- 年份
- 2024(8304)
- 2023(11374)
- 2022(9260)
- 2021(8525)
- 2020(7383)
- 2019(16702)
- 2018(16450)
- 2017(32095)
- 2016(16872)
- 2015(18547)
- 2014(17963)
- 2013(17658)
- 2012(15655)
- 2011(13309)
- 2010(13028)
- 2009(11811)
- 2008(11618)
- 2007(9924)
- 2006(8257)
- 2005(7157)
- 学科
- 业(83393)
- 企(77825)
- 企业(77825)
- 济(74346)
- 经济(74269)
- 管理(66725)
- 方法(37587)
- 数学(29728)
- 数学方法(29388)
- 业经(27455)
- 财(26976)
- 农(24243)
- 务(21945)
- 财务(21910)
- 财务管理(21883)
- 企业财务(20811)
- 农业(17907)
- 技术(17289)
- 中国(14983)
- 制(14089)
- 划(14045)
- 策(13726)
- 和(13721)
- 理论(13191)
- 企业经济(12321)
- 经营(12030)
- 贸(11537)
- 贸易(11531)
- 体(11420)
- 技术管理(11281)
- 机构
- 学院(233774)
- 大学(226321)
- 管理(102376)
- 济(100977)
- 经济(99411)
- 理学(89110)
- 理学院(88396)
- 管理学(87203)
- 管理学院(86770)
- 研究(63988)
- 中国(52805)
- 财(47257)
- 京(44503)
- 财经(38379)
- 农(37915)
- 科学(37215)
- 经(35066)
- 江(34072)
- 业大(33884)
- 中心(31795)
- 经济学(30532)
- 农业(29853)
- 所(29382)
- 商学(29113)
- 商学院(28871)
- 财经大学(28564)
- 经济管理(27995)
- 经济学院(27895)
- 研究所(26433)
- 北京(26356)
- 基金
- 项目(161588)
- 科学(131697)
- 基金(122069)
- 研究(118696)
- 家(104490)
- 国家(103550)
- 科学基金(93533)
- 社会(78441)
- 社会科(74712)
- 社会科学(74694)
- 基金项目(65374)
- 省(64285)
- 自然(61505)
- 自然科(60177)
- 自然科学(60166)
- 自然科学基金(59154)
- 教育(54106)
- 划(52258)
- 资助(48157)
- 编号(46619)
- 创(37767)
- 业(37097)
- 部(36051)
- 重点(35419)
- 创新(34469)
- 发(34386)
- 成果(34125)
- 国家社会(33178)
- 制(32120)
- 人文(31797)
- 期刊
- 济(106345)
- 经济(106345)
- 研究(60352)
- 管理(42444)
- 财(42273)
- 中国(37762)
- 农(34944)
- 科学(30654)
- 学报(29533)
- 技术(24253)
- 农业(24204)
- 大学(24122)
- 学学(23479)
- 业经(20415)
- 融(19941)
- 金融(19941)
- 财经(19257)
- 经(16596)
- 经济研究(16295)
- 业(15235)
- 财会(14811)
- 教育(14773)
- 技术经济(14510)
- 问题(14127)
- 现代(11915)
- 商业(11580)
- 会计(11576)
- 统计(10798)
- 策(10683)
- 版(10453)
共检索到326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海曦 黄静
<正>企业ESG表现应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财务报表形成互补,从更长期的视角向投资者提供风险评价和机遇识别信息,引导金融投资有效分配至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基于企业ESG表现进行资产配置,是指银行机构调整传统的聚焦企业信用风险的资产配置方式,在准入、产品配置、额度核定、定价、合同签订等方面对不同ESG表现的企业采取差异化措施。银行机构基于企业ESG表现进行资产配置,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的必要举措,也有助于银行机构从ESG风险的维度加强企业转型风险管理、把握“双碳”目标下的投资机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岩 付龑钰
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0—2022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ESG表现越好,其金融资产配置越少,且该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非污染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资源和治理效应,其中治理效应是保障企业金融资产配置随ESG表现提高而减少的关键。此外,企业在提高ESG表现的过程中,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出“脱虚向实”的趋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上官泽明 张媛媛
企业ESG表现是真心实意为了可持续发展还是助推自利行为的“漂绿”工具?文章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ESG表现越好时,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越高,即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了刺激效应;动机识别检验发现,投机套利是企业“漂绿”ESG以配置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基于“压力—机会—借口”的治理视角研究发现,在业绩表现好、环境规制弱(即“压力”小),内部控制质量高、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即“机会”寡),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低、国有产权(即“借口”少)的情形下,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刺激效应会受到抑制。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ESG表现影响金融资产配置的内在逻辑,对完善企业ESG评价体系、抑制企业“漂绿”现象,从而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有所启示。
关键词:
ESG表现 金融资产配置 投机套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鹏 单书进 杨昊峄
本文基于华证ESG评级数据,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与资产误定价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提高股票流动性、吸引分析师关注两条作用路径缓解资产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组、国有企业组中,企业ESG表现对资产误定价的缓解作用更强。本文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与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稳定资本市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永德 程悦 董淑兰
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实证检验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企业从消费者、投资者及政府等不同利益相关者渠道获取更多资源从而提高实业资产投资的逻辑思路。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会促进实业资产投资。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提高营业毛利率、降低融资约束、提高政府补助进而提高实业资产投资。经济后果研究后发现,ESG表现对实业资产投资的激励效应对企业短期绩效有抑制作用,对企业长期绩效有促进作用。研究厘清了企业ESG表现与实业资产投资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提高企业实业资产投资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企业ESG表现的经济价值提供了新证据,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浩然 管军
本文选取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OLS回归发现以下研究结论:较高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企业ESG表现的调节效应,发现在企业ESG表现更差时,更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保昌 刘益宁 李思慧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推动市场整合有助于高效发挥市场力量,加速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基于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机制检验表明,市场整合主要通过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改善信息披露提高企业ESG表现。此外,在财政透明度较高地区、非重污染行业、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非僵尸企业中,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市场整合在改善企业ESG表现中所发挥的竞争促进、资源配置和信息披露效应,为正确评价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以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睿 马融 马文杰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赋能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改善企业ESG表现,包括ESG综合表现以及E、S、G单项表现。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通过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代理成本降低促进企业内部成长改善企业ESG表现,又能通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优化外部环境改善ESG表现。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科技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缓解经营风险。
关键词:
金融科技 ESG表现 技术进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秋 徐雨露
利用201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韧性,使得企业在危机期间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细化ESG不同维度发现,相较于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对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声誉和抗风险能力四条路径提升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进而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增强作用在管理层决策视域较短、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说明ESG有助于解决管理者短视、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给企业带来的“生存性”难题,是企业于逆境中转“危”为“机”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倪志兴 陈嘉滢 李增福
作为中国股市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改善企业ESG表现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ESG表现,在进行稳健性及内生性处理后,该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加大研发创新、提高盈余质量,改善了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媒体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大,且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提高了企业效益。建议政府鼓励社保基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增强对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媒体关注度较低企业的关注;上市公司应完善对社保基金等投资者的联动响应机制,加强信息共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晓燕 曹金铭
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探究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效应、治理效应以及信息效应,能够通过促进信贷资源获取、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信息透明度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且媒体关注与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具有替代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法治化水平较高、金融监管较强地区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耀东 徐素波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环保考核政策为重污染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并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文章以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环保考核政策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保考核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促进作用呈现出逐步增强的趋势;当重污染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较高及环境规制较强时,环保考核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环保考核能够通过促使重污染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治理来提升企业ESG表现。研究表明,环保考核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及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银娥 李春燕 谭欢 汪亚楠
依据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量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正向影响显著,企业ESG表现越好,企业韧性越强,且在重污染行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良好的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两个渠道增强企业韧性。鉴于此,企业应努力提升自身ESG表现,政府主管部门要引导并鼓励企业加强ESG建设,各利益相关方发挥监督作用,强化企业韧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ESG表现 企业韧性 融资约束 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普玲 王建玲 屈国俊
以我国供应商企业前五大客户的ESG表现为样本,从供应链角度研究了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企业年报语调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客户的ESG表现越好,供应商企业的年报语调越积极,供应商创新投入在客户ESG表现与供应商年报语调间存在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语调与客户企业的ESG表现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议价能力相对较弱的供应商企业中更加显著。这一研究从供应链角度丰富了客户ESG表现的经济后果以及供应商企业年报语调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对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ESG表现 文本分析 供应链 年报语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伟忠 马永强 阳丹
防范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以保障劳工职业安全是企业ESG表现的重要方面。利用2007—202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安全事故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作场所安全事故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阻止企业工作场所发生安全事故。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优化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提高企业的智慧生产管理水平,从而可阻止企业工作场所安全事故。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安全事故的阻止作用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较高和转型成果应用于安全生产意愿较强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减少工作场所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还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