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05)
2023(20165)
2022(16803)
2021(15709)
2020(13154)
2019(30568)
2018(30362)
2017(57738)
2016(31287)
2015(35057)
2014(34926)
2013(33963)
2012(30748)
2011(27411)
2010(27861)
2009(25779)
2008(24725)
2007(21565)
2006(18904)
2005(16895)
作者
(87349)
(72404)
(71990)
(68590)
(46021)
(34665)
(32822)
(28367)
(27710)
(25787)
(24718)
(24513)
(23136)
(22938)
(22413)
(22269)
(21611)
(21345)
(20748)
(20724)
(18006)
(17813)
(17676)
(16678)
(16330)
(16109)
(16101)
(16078)
(14587)
(14359)
学科
(123751)
经济(123600)
(105792)
管理(98450)
(94017)
企业(94017)
方法(57745)
数学(47823)
数学方法(46998)
(37539)
(37294)
业经(36206)
中国(36109)
(29165)
(28921)
金融(28918)
(27669)
银行(27622)
(26562)
理论(26141)
(26082)
财务(25998)
财务管理(25951)
农业(25834)
企业财务(24604)
地方(24119)
技术(22810)
(22028)
(21219)
(20351)
机构
学院(432529)
大学(428671)
管理(173245)
(171639)
经济(167791)
理学(149176)
理学院(147626)
管理学(144820)
管理学院(144021)
研究(137984)
中国(109878)
(90880)
科学(83651)
(82084)
(69391)
(67940)
(65055)
财经(64848)
中心(64845)
业大(62775)
研究所(61465)
(59037)
北京(57389)
(55830)
师范(55295)
农业(53889)
(52700)
经济学(51291)
(50549)
财经大学(48189)
基金
项目(291151)
科学(229768)
研究(216170)
基金(210066)
(181614)
国家(179989)
科学基金(156650)
社会(135169)
社会科(128141)
社会科学(128107)
(115344)
基金项目(110533)
教育(101786)
自然(101598)
自然科(99320)
自然科学(99297)
自然科学基金(97497)
(95865)
编号(89437)
资助(87162)
成果(71799)
重点(65077)
(64062)
(62419)
课题(61975)
(61802)
创新(57741)
教育部(55547)
项目编号(55341)
国家社会(55207)
期刊
(190246)
经济(190246)
研究(127863)
中国(88626)
管理(68482)
(66154)
(63598)
学报(63433)
科学(59386)
教育(55780)
大学(49982)
(47091)
金融(47091)
学学(46864)
农业(43528)
技术(43425)
业经(32703)
财经(31902)
经济研究(29527)
(27430)
(24696)
问题(23760)
技术经济(22374)
图书(20214)
理论(20092)
统计(20078)
现代(19931)
科技(19809)
(19741)
财会(19215)
共检索到645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熊盛武  范涛  
结合高校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利益共同体目标追求迥异、支撑载体缺失、长效机制缺乏等共性问题,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利益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支撑平台、构建运行机制进行制度设计,探索了校企协同遴选优秀人才、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方案、校企联动实施双向选择、校企联合实行双师指导、校企互动强化学生管理、校企协作创新质量评价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认为深化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大教育规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探索有效模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期待。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敏  于丽静  王海峰  
以需求导向理论及协同教育理论为支撑,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和校企合作融合度低等实际问题,重点在区域经济需求导向下的专业特色方向选择、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技能标准化与标准技能化协同育人路径、校企一体化"多维协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纯青  罗譞  易桂秀  
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全国各大院校重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立足我国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紧扣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师资、双平台、3S联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解决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部分导师责任意识淡薄、学生职业认知缺乏、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不到位三个突出问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敏  王坤  牟能冶  罗洁  龚迪  
面向新时代物流人才需求,首先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然后,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实施模型和创新机制,该平台具有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课程创新平台、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的集成功能。最后,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依托两个国家实验室正在打造的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及通过平台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盛晓娟  李立威  
以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围绕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创融合方面系统化设计了"六阶段+四维度"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创竞赛+专业实践+专业社团"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载体;探索了"教赛研一体、科教创贯通"的专创融合路径。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基于"社会服务—教学条件资源过程—师资"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最后,提出了打造基于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丽娜   武建鑫  
校企联合培养是高校与产业界强化合作关系的重要方式,在国家创新体系和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回顾美国合作教育历史、分析产业发展需求及梳理其政产学研体系的基础上,从培养主体角度提炼出美国校企联合博士生培养项目的三种类型,即政府主导、高校主导和企业(行业)协会主导,从培养方案角度归纳出三类培养模式,即协同式、合作式和分段式。总体而言,美国聚焦关键产业领域,依托产业研究中心和重大科技平台,通过多渠道且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出台政策规范并保障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的有效运行。借鉴美国校企联合博士生培养项目经验,建议推动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强化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的灵活性与规范性、激发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的积极性,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博士生联合培养的质量和有效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邵全卯  熊杰  吕华  
介绍了浙江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昌实践模式"。新昌实践模式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前置到企业与基层,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课题需求清单,以高校教授导师为课题责任人、企业导师配合指导、研究生团队为实施主体、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并提供运行保障,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产生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海涛  王艳丽  
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等方式实现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旅游类教育工作者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形成的"1346"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然后介绍其在旅游类专业中的实施路径,为有效提升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军  王海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政产企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最为核心而有效的途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在明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培养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以及健全人才培养运行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学院应用型内涵建设逐渐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校地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较为显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晓丽   朱倩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路径,也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性举措。产教融合型企业既有企业属性又有教育属性,能够打通产教融合育人“最后一公里”。以首批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目前虽形成了企业内生人才培养、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四种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但仍存在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待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育人体系待完善等问题。因此,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进一步发挥企业大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优化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邵培樟  梁美英  
现高校培养的企业法务人才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产教融合对企业法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培养目标契合、培养主体多元和培养路径系统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通过精准定位培养目标、组建实务导师队伍,以及依托政、司、律、校、企多方平台实施体系化实践教学,使企业法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相适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伟萍  李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文章以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近七年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的"0.5+2+4"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由此得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海林  王继山  
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好特色专业群的基础上,建立"校中厂"产教融合平台。通过制定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教学培养标准、打造双师教学团队和开发新型课程体系,探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海灵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尤为重要。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两个层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建议,以期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建奇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毕业生。贯彻"产教融合",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用"的合作机制。依据"三层次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以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来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土建类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日渐完善,社会对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工程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