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6)
- 2023(13540)
- 2022(11210)
- 2021(10359)
- 2020(8859)
- 2019(20046)
- 2018(19789)
- 2017(38776)
- 2016(20438)
- 2015(22725)
- 2014(22291)
- 2013(22027)
- 2012(19569)
- 2011(17170)
- 2010(17057)
- 2009(15984)
- 2008(15804)
- 2007(14006)
- 2006(12081)
- 2005(11001)
- 学科
- 业(91521)
- 济(90240)
- 经济(90108)
- 企(84595)
- 企业(84595)
- 管理(80480)
- 方法(41889)
- 数学(33113)
- 数学方法(32750)
- 财(31858)
- 业经(31152)
- 农(28208)
- 务(23270)
- 财务(23226)
- 财务管理(23195)
- 企业财务(22010)
- 制(21825)
- 中国(20036)
- 农业(19885)
- 技术(19220)
- 划(16696)
- 体(16614)
- 和(16263)
- 策(15835)
- 理论(15823)
- 贸(15481)
- 贸易(15474)
- 易(15102)
- 体制(14405)
- 地方(14120)
- 机构
- 学院(290774)
- 大学(284702)
- 济(127802)
- 经济(125618)
- 管理(124107)
- 理学(107467)
- 理学院(106562)
- 管理学(105230)
- 管理学院(104659)
- 研究(84294)
- 中国(67894)
- 财(61571)
- 京(56855)
- 财经(48897)
- 科学(46464)
- 经(44518)
- 江(43521)
- 农(42245)
- 中心(40352)
- 业大(39215)
- 所(38930)
- 经济学(38922)
- 财经大学(36252)
- 经济学院(35296)
- 商学(35029)
- 商学院(34720)
- 研究所(34575)
- 北京(34284)
- 州(33502)
- 经济管理(33359)
- 基金
- 项目(194430)
- 科学(157773)
- 研究(146002)
- 基金(145530)
- 家(123503)
- 国家(122433)
- 科学基金(109868)
- 社会(97049)
- 社会科(92309)
- 社会科学(92291)
- 基金项目(77534)
- 省(76349)
- 自然(69964)
- 自然科(68454)
- 自然科学(68439)
- 自然科学基金(67264)
- 教育(66787)
- 划(62129)
- 编号(58253)
- 资助(58192)
- 成果(44728)
- 创(44198)
- 部(44160)
- 制(42636)
- 重点(42634)
- 发(41251)
- 国家社会(40785)
- 创新(40543)
- 业(40492)
- 教育部(39213)
- 期刊
- 济(141634)
- 经济(141634)
- 研究(82151)
- 财(52573)
- 管理(52101)
- 中国(51806)
- 农(39644)
- 科学(36177)
- 学报(34025)
- 技术(29051)
- 大学(28730)
- 学学(27641)
- 农业(27218)
- 融(26356)
- 金融(26356)
- 业经(25720)
- 财经(24987)
- 教育(22302)
- 经济研究(21650)
- 经(21512)
- 问题(18827)
- 技术经济(16973)
- 业(16502)
- 财会(15901)
- 现代(15023)
- 商业(14331)
- 贸(14057)
- 世界(13594)
- 理论(13166)
- 会计(13087)
共检索到422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骅 刘睿洁
针对"一园区多产业"缺乏集聚效应和利益协同的多业态工业园区,文章通过下列途径构建集聚机制:为了使企业跨园区合作趋于长期稳定后,集聚度较弱的园区企业可以迁移至集聚度较强的园区中,笔者构建了企业间带有惩罚性质的跨园区互动竞合机制,再通过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迁移补偿契约模型以补偿企业因迁移带来的损失,降低企业风险,促进迁移,最终达到企业集群的优化状态。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工业园区 竞合 集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缉慈
在"产业集群"风靡我国的时候,两种倾向尤为显著:一是将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发展,二是在城市或区域内打造和拉伸产业链。这引发了两个基本的问题,其一,企业的地理邻近是否一定有利于企业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其二,产业链是否一定要在本区域中打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分析了我国的实例后提出,为提高区域和城市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不仅要重视企业的地理邻近,更重要的是促进产业联系的形成和增强,既包括近距离的联系,也包括关系邻近而地理距离遥远的产业联系。那种简单地把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混淆,以及把产业集群发展看成本地产业链的打造都是有害的。
关键词:
邻近 集聚 产业集群 工业园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昌升 胡碧玉 梁玉冰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能够促使企业由地理邻近向组织邻近和制度邻近转变的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企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链是企业集群的生命力。四川丘陵地区的遂宁、资阳、眉山和乐山等地工业园区的发展实践表明,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的纵向关联产业链延伸的市场化发展思路,对于四川丘陵地区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企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式。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企业集群 产业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志军 金志芳
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生态工业园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企业之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废料得到充分利用,具有生产成本优势。企业进驻生态工业园区,并在资源的使用、信息交流和副产品利用方面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共生网络,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获取交易费用优势。生态工业园区企业还具有资源集成共享优势及企业创新优势。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共生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霜 周凤娇 张金龙
生态工业园区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突破资源困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借鉴"势"的定义,本文主要从主客观因素和合作主体之间能力结构匹配性及耦合性两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了完整的工业企业合作的企业生态势模型,得出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最优选择战略,并结合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企业生态势 企业合作 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晶 屈挺 王宗忠 罗浩 黄国全
工业园区动产质押业务中,针对融资企业的质押物种类多、出入库频繁等高动态特性,而导致的企业资质及动产难以评估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统一授信模式下金融物流企业与传统模式下银行开展动产质押业务时风险管理策略的不同,构建了包含融资企业资质和质押物担保能力双重因素在内的企业资质评估ANP模型和基于盯市策略的动产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应用,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工业园区金融物流企业开展动产质押业务提供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冰
生态工业园企业关系具有典型网络性特征,园区内企业间关系表面上呈现为一种经济交易行为,而这种经济交易行为是否高效率的深层次原因却是经济交易行为所嵌入的区域社会关系网络。文章试图从企业间贸易关系、社会关系(非贸易关系)的角度,深层次、全面论述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关系治理的结构安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子舟 贺昌政
工作场所学习,是指发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者与专家、同事互动,为取得对组织与个体有意义的结果,而习得工作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的过程。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人们思考、行动就是在学习,如工人练习操作是学习,了解组织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人力资源开发 情境学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宏玲 李双海
随着大型企业不断解构以及企业间跨流程整合越来越复杂,领导企业平台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发重要。本文从生产范式和交易范式两个层面,分析了多边协调功能领导企业平台的动力机制,并以产品内分工视角进行了理论解释,提出了产品内分工—企业间关系结构模型,为分析和总结中国工业园区企业间关系以及领导企业平台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指出了适合我国工业园区领导企业平台的企业间科层和企业间市场两种协调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建华
工业园区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融资难是当前影响园区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限制园区企业对县域经济促进作用,进而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剖析了县域经济中园区企业的融资障碍及其产生原因,并据此提出化解障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企业融资 障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喻春光 刘友金
本文从分析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探讨了工业园区概念的基本内涵及政府设立工业园区的主要动因,分析了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指出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并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战略思路。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 工业园区 发展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以工业园区为集聚平台,可为中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大批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产生较强的内部规模效应。本文在研究江西工业园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效,以及对当前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开展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构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园区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以及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工业园区 发展战略 政策支持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衡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和最具有竞争力的工业园区之一。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数量众多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大特色。本文主要说明苏州工业园区常驻代表机构的基本情况、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日常征管中存在的难点,并结合《企业所得税法》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苏州工业园区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 免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武尚
园区规划不实、基础建设开发存有缺陷,信贷政策限制、中小企业融资受到歧视,抵押制度刚性、企业融资条件过于苛刻,担保运作不畅、难为融资提供足额保证,是园区企业融资障碍的突出表现。导致这些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利益攀比园区建设,行业政策抽血县域金融,监管过度抑制园区发展,行政手段梗阻中介作用。要创新园区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改革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园区企业 融资障碍 化解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