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1)
2023(15288)
2022(12572)
2021(11579)
2020(9548)
2019(21578)
2018(21269)
2017(41039)
2016(21563)
2015(23980)
2014(23563)
2013(23171)
2012(21088)
2011(18806)
2010(18838)
2009(17140)
2008(16800)
2007(14912)
2006(13125)
2005(11780)
作者
(59001)
(49277)
(49233)
(46243)
(31476)
(23462)
(22239)
(19211)
(18765)
(17553)
(16717)
(16559)
(15505)
(15503)
(15063)
(15061)
(14776)
(14261)
(14123)
(14055)
(12050)
(12038)
(11918)
(11428)
(11032)
(11001)
(10881)
(10854)
(9772)
(9742)
学科
(102064)
经济(101970)
(91425)
(82951)
企业(82951)
管理(77624)
方法(41414)
业经(33187)
数学(32466)
数学方法(32085)
(30759)
(28940)
中国(27458)
地方(23869)
农业(22231)
(21667)
财务(21618)
财务管理(21588)
技术(21192)
企业财务(20463)
(18451)
(18029)
(17032)
贸易(17018)
(16926)
理论(16846)
(16512)
(16475)
(14640)
银行(14627)
机构
学院(305551)
大学(296775)
(132353)
经济(129980)
管理(127308)
理学(109265)
理学院(108238)
管理学(106803)
管理学院(106205)
研究(96162)
中国(76149)
(61605)
(60053)
科学(54864)
财经(47680)
(46873)
(46498)
(45953)
中心(45284)
(43314)
研究所(41143)
业大(41034)
经济学(39212)
北京(38309)
(37246)
(37011)
师范(36677)
农业(35896)
经济学院(35397)
(35288)
基金
项目(201698)
科学(162803)
研究(152498)
基金(147440)
(125797)
国家(124618)
科学基金(110764)
社会(99340)
社会科(94483)
社会科学(94463)
(81029)
基金项目(78064)
自然(69934)
教育(69358)
自然科(68402)
自然科学(68386)
自然科学基金(67202)
(66193)
编号(61967)
资助(58907)
(48356)
成果(47741)
(45970)
重点(44698)
(44432)
创新(42123)
课题(42015)
(41379)
国家社会(41077)
发展(39402)
期刊
(151366)
经济(151366)
研究(88119)
中国(60783)
管理(54130)
(49525)
(43906)
科学(39444)
学报(36487)
技术(31787)
农业(30470)
教育(30310)
大学(29899)
(29459)
金融(29459)
学学(28385)
业经(28318)
财经(23755)
经济研究(23141)
(20574)
问题(19626)
(18363)
技术经济(17976)
现代(15722)
商业(15700)
科技(15257)
(14922)
财会(14645)
世界(14531)
经济管理(13602)
共检索到460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振   史占中   杨亚琴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 ,高科技企业集中的科技园区处于焦点地位。现有的科技园区粗放的发展格局 ,造成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需要新的发展思路来定位。集群战略从企业间关系出发 ,构造区域创新网络获取竞争优势而倍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企业集群的创新效应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并通过两个例证 ,将企业集群战略引入到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中 ,提出了集群式科技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新锋,杜跃平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以企业集群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园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作者从企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了科技园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集群与科技园发展的关系,然后阐述了建设企业集群的途径,以此促进科技园获得整体竞争优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良忠  史占中  
斯坦佛工业园的建立,是现代硅谷的真正开始;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因特网四个阶段;硅谷主要是小企业集群,研究型大学、风险投资、独特的文化、气候与生活质量、社会结构形成了硅谷小企业集群成长和发展的支撑体系;小企业集群使硅谷构成了网络型的产业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上海科技园区中小企业集群化程度偏低,推动企业集群化成长,将成为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静芬,史占中  
本文以入园企业“集群化程度”为切入点,从产业组织角度对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化不足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借鉴国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以达到提高企业自组织(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自繁育(衍生新企业),营造区域合作创新环境的目标,促进园区的快速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志强  刘禹宏  
目前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产权不清、创新动力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定位不准、重物质投入、轻科技创新等问题。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而探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功能建设及其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阐释了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最后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的互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平  
加速建设中关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技术进步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审时度势提出的,是面向21世纪国家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重大战略性决策,是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要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就必须首先为中关村地区的发展制定一个一流的规划,作为有计划、有步骤开发和建设的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伴随着世界性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 ,全球兴起一股建设科技园区的热潮。本文在探讨科技园区发展经验、模式及其战略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科技园区的战略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灏  曾刚  
通过对创新理论以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理论的回顾,指出了客观存在的各种创新中心以及创新网络的生命周期特征。集群能够促进创新行为的出现,但在集群成长的不同阶段,创新的内容和主体有所不同。结合张江高科技园区中软件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软件产业创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软件园区中集群创新网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形成了以国外大型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和国内独立自主型中小企业为核心的初级网络模式,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其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铧,谢蓓  
从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入手,揭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理论动因,并借鉴国外发展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总结出发展产业集群所要求的三大要素,为我国培育产业集群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一些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利君  
科技园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促进地区科技进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最后基于战略分析结果提出了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耀辉  林正雨  刘强  何鹏  常洁  李晓  
[目的]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各级政府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村相融和产业脱贫方面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数量和规模增加迅速,对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园区盲目扩张问题也比较突出。而目前针对园区发展战略的研究仍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因此应用更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定园区发展战略极具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四川省平昌县为案例,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即SWOT-AHP分析法,首先筛选出对园区发展影响较高的12个因素进行SWOT定性分析、并通过AHP分析对各影响因素赋予系数,进而以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宁  杨闩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宁凌  马乃毅  赵方园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构建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AHP-FCE)方法建立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对广东省15个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粤东西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科技园区,粤东3个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略高于粤西3个城市科技园区。提出采取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及营造良好环境等措施实现广东省科技园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