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49)
- 2023(20573)
- 2022(17207)
- 2021(15926)
- 2020(13258)
- 2019(30209)
- 2018(29901)
- 2017(57057)
- 2016(30521)
- 2015(34155)
- 2014(33885)
- 2013(33493)
- 2012(30954)
- 2011(27859)
- 2010(28247)
- 2009(26193)
- 2008(25858)
- 2007(23020)
- 2006(20642)
- 2005(18918)
- 学科
- 济(145297)
- 经济(145119)
- 业(104585)
- 管理(100697)
- 企(91588)
- 企业(91588)
- 方法(54449)
- 数学(44333)
- 数学方法(43770)
- 农(39510)
- 财(39003)
- 业经(38303)
- 中国(36828)
- 地方(33609)
- 制(29267)
- 农业(27496)
- 务(25944)
- 财务(25881)
- 财务管理(25833)
- 学(25611)
- 企业财务(24495)
- 技术(22996)
- 和(22637)
- 贸(22392)
- 贸易(22372)
- 理论(22298)
- 易(21580)
- 体(21451)
- 银(21055)
- 环境(21030)
- 机构
- 学院(438683)
- 大学(434510)
- 济(187893)
- 经济(184107)
- 管理(170643)
- 研究(149259)
- 理学(145288)
- 理学院(143640)
- 管理学(141370)
- 管理学院(140506)
- 中国(116087)
- 京(92488)
- 财(89232)
- 科学(88043)
- 所(74364)
- 农(69746)
- 财经(69580)
- 江(68799)
- 中心(68599)
- 研究所(66587)
- 经(62926)
- 业大(60653)
- 北京(58243)
- 经济学(57436)
- 范(57200)
- 师范(56683)
- 州(55406)
- 院(54510)
- 农业(53869)
- 经济学院(51336)
- 基金
- 项目(285769)
- 科学(227549)
- 研究(212065)
- 基金(208323)
- 家(180020)
- 国家(178436)
- 科学基金(155076)
- 社会(137302)
- 社会科(130100)
- 社会科学(130065)
- 省(112450)
- 基金项目(110337)
- 自然(98556)
- 教育(96778)
- 自然科(96235)
- 自然科学(96208)
- 自然科学基金(94494)
- 划(93597)
- 编号(85162)
- 资助(84002)
- 成果(68894)
- 发(64785)
- 重点(64406)
- 部(63305)
- 创(61250)
- 课题(59550)
- 国家社会(57063)
- 创新(56737)
- 制(55756)
- 教育部(54783)
- 期刊
- 济(223214)
- 经济(223214)
- 研究(134633)
- 中国(91325)
- 财(72751)
- 管理(69238)
- 农(64656)
- 科学(60749)
- 学报(60738)
- 大学(47856)
- 学学(45141)
- 教育(44945)
- 农业(43935)
- 融(43523)
- 金融(43523)
- 技术(41818)
- 业经(36329)
- 财经(35477)
- 经济研究(34514)
- 经(30634)
- 问题(28934)
- 业(25287)
- 技术经济(24265)
- 贸(21692)
- 现代(21339)
- 世界(20979)
- 统计(20361)
- 资源(20203)
- 商业(19930)
- 版(19780)
共检索到678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加伟 袁丰 吕卫国 牟宇峰
开发区是城市招商引资和发展制造业的主要载体,对推进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开发区空间资源趋紧和土地低效利用的结构性矛盾,本文从制造业企业用地角度,从实际用地效益、潜在用地效益、用地存在效益三个维度构建开发区用地效益理论模型,并从企业投入产出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用地布局效益与企业发展前景等五方面建立开发区用地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泰州经济开发区制造业企业用地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外资企业、设备与医药制造企业用地效益相对较高,而多数民营企业、石化与轻工企业用地效益相对较低,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区内企业提出了差异化的优化调整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章建豪 王兴平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区产业空间的布局现状与存在问题,建立一个基于多因子的评价体系,并剖析其对传统开发区产业空间规划的影响。同时,通过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常州市天宁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探讨,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玲玲
武汉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位居我国中西部22个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榜首,承担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然而,就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这类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促进经济开发区的转型和升级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武汉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着重探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和路径,从而实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长远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宏婷
以扬州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开发区孤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通过借鉴国家级开发区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此类开发区转型普遍适用的四大策略,从而使其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快速、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开发区 新城 转型 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继军
本文通过课题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专利数、专利转化率和自主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增加值)差异明显。金融对阜阳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方式较少和支持总量严重不足,且对阜阳经济开发区六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方式和支持总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金融支持低下也间接地阻碍了阜阳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阜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支持 高新技术 自主创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熊浩宇
城镇土地合理利用需要正确处理与自然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质量、国民经济发展等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地绝对量已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和有效利用,保证土地相对增量,一直是解决人地关系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掘城镇内部闲置土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效益,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同时通过对不同确定权重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方向,提供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关键词:
集约利用 GIS 城镇 潜力评价 湖北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田雨
衢江经济开发区西片区具有低效企业量多而质低的典型特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500多家企业,分析出西片区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低效企业整治的对策措施,为深入推进衢江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指导衢江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低效企业 产业转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海波 张敏莉
为优化经济开发区用地结构,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构建以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对扬州市广陵经济开发区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具体的科学、可行的用地结构优化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用地结构 优化模型 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庆梅
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松花江北岸,是哈尔滨市的北部门户。该开发区现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为了遏制开发区用地盲目扩张,提高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近期,我们选取开发区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其用地结构、特点、效益等进行调查分析,事实证明,典型企业节约集约用地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江苏扬州邗江经济开发区是沿江开发的重要开放窗口,是扬州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为南园、北园、西园和汊河片区。已开发建设14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32.9亿元。目前,开发区现有工业企业350家。招引项目总投资210亿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存芳 张晓旭 王青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开发区如何克服现行发展方式的不足,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基于江苏省经济开发区的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探究了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孵化器、中介机构、开发区管委会等组织是开发区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主体(节点);各个主体(节点)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协作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科技创新网络系统,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动力机制的运作需要一定保障措施,可从加强规划和考核导向等四个方面着手设计。本研究为我国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存芳 张晓旭 王青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开发区如何克服现行发展方式的不足,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基于江苏省经济开发区的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探究了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孵化器、中介机构、开发区管委会等组织是开发区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主体(节点);各个主体(节点)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协作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科技创新网络系统,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动力机制的运作需要一定保障措施,可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东涛 魏守华
本文主要探讨中小型经济开发区两种战略模式:专业化和综合化战略。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经济开发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两种战略模式,并指出专业化战略是我国应选择的战略,最后,作者以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为例,指出临安经济开发区应由综合化战略转向专业化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立元 徐步深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的社会需求及其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位置日渐突出,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成为国税部门日常管理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下面笔者结合本辖区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实践,就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难点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阳涛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本文运用有序概率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企业职工延长退休年龄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个体和岗位因素对企业职工的延退意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家庭和单位因素的作用显著为负。具体到各观测变量上,学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的职工,其延退意愿越强烈;年龄越大、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周均工作时间越长,延退意愿越弱;担任职务、福利保险项数、工作满意度与职工是否愿意延退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职工的延退意愿在性别、婚姻状况、有无需负担的下一代、所在行业和企业类型上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延退意愿 企业职工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