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4)
- 2023(15875)
- 2022(13567)
- 2021(12585)
- 2020(10690)
- 2019(24518)
- 2018(24191)
- 2017(47244)
- 2016(25267)
- 2015(28423)
- 2014(27935)
- 2013(27561)
- 2012(24929)
- 2011(21937)
- 2010(21636)
- 2009(19865)
- 2008(19500)
- 2007(16881)
- 2006(14529)
- 2005(12573)
- 学科
- 济(106462)
- 经济(106344)
- 业(98402)
- 企(89154)
- 企业(89154)
- 管理(87482)
- 方法(52454)
- 数学(42781)
- 数学方法(42158)
- 业经(32621)
- 财(32613)
- 农(31851)
- 务(24691)
- 财务(24618)
- 财务管理(24584)
- 中国(23781)
- 企业财务(23333)
- 农业(22559)
- 技术(21129)
- 理论(19932)
- 和(19088)
- 学(18737)
- 制(18736)
- 地方(18304)
- 划(17688)
- 贸(17299)
- 贸易(17292)
- 易(16798)
- 策(16720)
- 环境(15578)
- 机构
- 学院(358463)
- 大学(354033)
- 管理(151310)
- 济(143627)
- 经济(140757)
- 理学(131772)
- 理学院(130499)
- 管理学(128265)
- 管理学院(127630)
- 研究(108050)
- 中国(82406)
- 京(73901)
- 科学(67014)
- 财(65616)
- 农(56879)
- 财经(53632)
- 业大(53587)
- 所(52152)
- 江(51281)
- 中心(50115)
- 经(48878)
- 研究所(47497)
- 北京(45696)
- 农业(44591)
- 范(43393)
- 师范(42993)
- 经济学(42292)
- 州(41481)
- 商学(40465)
- 商学院(40071)
- 基金
- 项目(248675)
- 科学(197739)
- 研究(182635)
- 基金(182164)
- 家(157257)
- 国家(155888)
- 科学基金(137094)
- 社会(115655)
- 社会科(109747)
- 社会科学(109719)
- 省(97901)
- 基金项目(97088)
- 自然(90248)
- 自然科(88255)
- 自然科学(88236)
- 自然科学基金(86662)
- 教育(83842)
- 划(80982)
- 资助(74904)
- 编号(74710)
- 成果(57842)
- 部(54627)
- 重点(54570)
- 创(53861)
- 发(52227)
- 课题(49874)
- 创新(49690)
- 科研(47733)
- 国家社会(47432)
- 教育部(47272)
- 期刊
- 济(153709)
- 经济(153709)
- 研究(99449)
- 中国(60286)
- 管理(58590)
- 财(53363)
- 学报(51688)
- 农(51623)
- 科学(49647)
- 大学(40458)
- 学学(38453)
- 农业(36321)
- 教育(35172)
- 技术(34904)
- 业经(27992)
- 融(26362)
- 金融(26362)
- 财经(25851)
- 经济研究(23693)
- 经(22140)
- 业(20624)
- 技术经济(20073)
- 问题(20011)
- 财会(17409)
- 现代(17323)
- 科技(17312)
- 统计(16825)
- 商业(16582)
- 理论(16579)
- 图书(16206)
共检索到505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玉菊
本文认为能力是商誉的内在支撑,商誉是能力的外在表现,其价值是可以降低市场交易双方的风险和成本。根据商誉与能力的内在联系,可通过对能力进行评价,实现对商誉计量的目标。并提出基于能力的商誉指数和商誉价值计量方法。
关键词:
能力 商誉指数 商誉价值 计量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庄怡 乔丽君 崔森
商誉自19世纪末引起会计职业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并开始出现在企业会计账面上,用来记录企业交易过程中实际交易价格与企业账面价值的差价。现如今,资本市场日益活跃,更多企业通过并购方式扩大规模加速发展,而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必须通过会计核算处理。
关键词:
合并商誉 企业并购 确认与计量 会计处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明琪 陈利叶 马宁
文章以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引入合创商誉的概念,研究了战略型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估值,并构建了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整体框架。研究表明,合创商誉是由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资产,它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应计入目标企业的价值估值中,这使得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更准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永平 钟洁晴
在对商誉后续计量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Wind数据库提供的商誉数据,结合手工收集的年报数据,分析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2007~2018年)我国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商誉的形成、减值情况,结合减值测试法与系统摊销法各自的优点,设计出三种新的后续计量方法,并代入行业真实数据进行验证和对比,发现采用前3年系统摊销、3年后并行的方法更能缓解市场波动并抑制盈余管理。
关键词:
商誉 后续计量 减值测试 系统摊销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姚良怀 潘自强
近年来,我国迎来了企业并购潮,并购数量逐年增加。根据中国并购库数据,2018年,中国企业境内并购和出境并购共发生11531单,同比增长15.1%。与此同时,并购价格通常会高于被并购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而产生了商誉。面对市场总体商誉的不断增加,减值改摊销是否可以缓解商誉价值过高问题?本文以华谊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卫东 郑海英
并购商誉,是企业并购活动中最为棘手且又绕不开的话题,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本文以并购商誉定义与分类为研究起点,围绕把商誉嵌入到现行会计体系这个命题,论述了并购商誉与并购协同效应的关系,分析了现行企业并购商誉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并购商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商誉价值估值机制以及反映并购商誉权属财务报告,以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全面反映企业价值,为经济决策服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芳 贺曲夫
近年来,商誉减值引起的上市公司业绩"暴雷"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在于高溢价并购形成了商誉泡沫,导致了超额商誉,然而超额商誉产生原因及其经济后果尚有待深入探究。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超额商誉的形成原因,采用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其中间机制。结果表明:超额商誉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当年以及未来三年的盈利能力,并且这种影响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负向影响企业市场开拓以及增加企业融资约束等中间机制来实现。
关键词:
超额商誉 盈利能力 中间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必荣
本文以企业能力理论中的“核心能力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与商誉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商誉的本质,商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应根据其是否包含被并购企业核心能力以及并购后被并购企业核心能力的变化情况来决定。
关键词:
核心能力 商誉 外购商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德萍
一、国外企业购并中商誉 常用的处理方法 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异常活跃的并购交易伴随着商誉的产生,而且商誉金额显著增加。由于资本市场对并购这一主旋律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因而并购形成的高商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在追溯前人对商誉理论和商誉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商誉产生前后盈利能力和风险变化的视角,结合商誉基本理论和有关会计准则,研究并购商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希望能够对企业并购中重视商誉问题有所作用。
关键词:
并购商誉 企业价值 企业并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禾,曹建安
本文在对商誉性质进行探讨及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购并商誉的会计确认、计量及会计处理方法 ,同时对目前争论激烈的“负商誉”的性质提出了一定的看法。认为如果坚持商誉的超额收益论 ,负商誉是不存在的 ;若企业不存在“负商誉” ,兼并时价格差额也不代表商誉或负商誉的价值。
关键词:
企业 商誉 性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唐海成
在国家经济呈现"L"型走势的背景下,企业的重组、兼并成为常态化。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负商誉越来越受到关注。就目前来看,各个国家的理论界对于负商誉的实质、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方式观点繁多,其理论研究依旧处于发展阶段。
关键词:
负商誉 会计处理 公允价值 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鲍盛祥
关于商誉的构成要素,学界对此众说不一,本文以企业清算为研究背景,对企业清算中未予评估处理的无形资本进行了分析介绍,认为企业清算中损耗的无形资本包括:依附于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的组织资本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并认为这些无形资本是构成企业商誉的要素,为理解商誉的价值源泉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关键词:
清算人力资本 组织资本 社会资本 商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昌权 邹懿
商誉是企业所拥有和控制,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无法具体辨认的资源。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需要一次性支付任何款项给某人的能使企业获得未来超额盈利的无形经济资源。自创商誉是由企业或个人创造的,与特定主体相联系,不能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目前,由于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金明 林润雨 袁一辰
文章基于企业成长压力理论,手工收集受产业政策支持的目标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目标企业产业政策支持与并购商誉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并购目标企业受产业政策支持时,主并企业确认的商誉更高,发生商誉减值的可能性更大、计提减值规模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并购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产生的商誉在主并企业成长压力越大时会越高,但后续并未明显改善未来业绩;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未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主并企业,受支持的企业并购受支持的目标企业会产生更高的商誉,但是两者在商誉减值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