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64)
2023(18348)
2022(15684)
2021(14537)
2020(12254)
2019(28188)
2018(27846)
2017(53852)
2016(28966)
2015(32594)
2014(32152)
2013(31725)
2012(28742)
2011(25740)
2010(25576)
2009(23708)
2008(23420)
2007(20760)
2006(18236)
2005(16278)
作者
(82089)
(68511)
(67797)
(64614)
(43681)
(32698)
(30842)
(26751)
(25934)
(24344)
(23256)
(23122)
(21683)
(21655)
(20916)
(20889)
(20500)
(20262)
(19679)
(19587)
(16673)
(16672)
(16481)
(15776)
(15244)
(15198)
(15166)
(15146)
(13754)
(13399)
学科
(120455)
经济(120283)
(105876)
管理(100305)
(94786)
企业(94786)
方法(55465)
数学(45220)
数学方法(44638)
(37832)
(36024)
业经(35648)
中国(28960)
(26604)
(26388)
财务(26305)
财务管理(26265)
企业财务(24917)
农业(24813)
地方(22504)
技术(22326)
理论(21923)
(21705)
(20986)
(20747)
贸易(20736)
(20091)
(19878)
(19662)
(18528)
机构
学院(414034)
大学(412580)
管理(170178)
(167536)
经济(164042)
理学(147213)
理学院(145695)
管理学(143325)
管理学院(142524)
研究(129727)
中国(99120)
(86164)
(80461)
科学(78661)
(65497)
财经(64172)
(63181)
(60967)
业大(60146)
中心(59752)
(58459)
研究所(57042)
北京(53473)
(51347)
农业(51128)
师范(50862)
经济学(50300)
(48816)
财经大学(47883)
(47440)
基金
项目(281171)
科学(223591)
研究(206993)
基金(206439)
(178090)
国家(176586)
科学基金(154706)
社会(132377)
社会科(125519)
社会科学(125489)
(109602)
基金项目(109597)
自然(100688)
自然科(98423)
自然科学(98401)
自然科学基金(96640)
教育(95069)
(91104)
资助(84464)
编号(84074)
成果(66953)
(62298)
重点(62076)
(60308)
(58776)
课题(56854)
创新(55791)
国家社会(54576)
(54517)
教育部(54129)
期刊
(185389)
经济(185389)
研究(120333)
中国(76489)
管理(66850)
(65151)
学报(60784)
(60559)
科学(57548)
大学(47661)
学学(45036)
教育(42214)
农业(41697)
技术(38058)
(35593)
金融(35593)
业经(32376)
财经(31837)
经济研究(28628)
(27309)
问题(24204)
(23144)
技术经济(21545)
现代(19879)
图书(19525)
理论(19364)
科技(19358)
财会(19052)
(18908)
商业(18852)
共检索到604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思  曾刚  李刚  
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发展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方式。在装备制造业集聚过程中,产业集群内部逐渐通过企业网络组织的形式加强联系,不断地形成区域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从企业网络组织的角度,分析了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过程与效应,提出了建设装备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从规模化效应、技术扩散与知识外溢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和创新等四个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网络组织特征。研究发现:上海临港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大型装备企业为核心企业群体和以装备配套企业为外围企业群体形成的企业网络组织,但核心企业的本土根植性不强,装备产业集群仍处于孕育阶段。因此,建设公平交流平台,强化集群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集体学习,提高集群成员网络联系的强度和频度,应该成为未来装备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樊玉然  
企业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一体化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网络组织出现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相较于市场和一体化科层组织而具有的较高效率。充分发挥和利用这种较高效率使得研究该组织的稳定运行机制成为必要。本文以德阳重装基地为例,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框架内揭示出保证企业网络组织稳定运行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从降低机会主义收益和提高机会主义成本两方面探究了企业网络组织稳定运行的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晓琴  
本文基于现实网络化环境背景下,立足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环境压力和自身发展需要,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将网络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外部网络价值与机会、并通过建立和优化内外网络关系开发网络价值和机会的动态能力。同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组织内外管理视角将网络能力划分为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关系优化能力和内部协作能力四个维度,其中,网络愿景能力和内部协作能力可归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网络构建能力与关系优化能力可归为企业外部管理能力。并通过量表设计和数据收集,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实证检验了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祥荣  叶建亮  
企业网络是介于企业科层和纯市场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企业知识的溢出和外部性的相互给予会造成企业网络集聚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一方面不断吸引企业进入网络组织结构,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内知识的外部性又会导致竞争加剧和限制网络的扩展。存在一个均衡的网络规模和最优的知识溢出水平使得整个网络的集聚效率最大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晓霞  夏侯淑琴  
选取网络联结强度、位置中心度等涉及企业网络位势表达的解释变量,将105家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的网络嵌入度按其相似性聚类为高、中、低三级网络企业,并分别选择企业所有权性质、地域范围、前沿服务海域为控制变量加以分析与评估。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盛革  
以客户为中心的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是基于现代信息网络,建立在企业集群和区域性制造资源存量优势基础上,以产品合作开发生产项目为牵动的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的一种新型生产,是实现全球制造、敏捷制造、快速开发机遇产品、有效利用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和走向合作竞争的主要形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威  
产业集聚是提高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产业集聚的衡量指标体系 ,并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进行了定量分析 ,揭示了集聚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了集聚地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本文基于一项调查问卷的分析,对上海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阶段的基本性质与特征作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上海装备制造产业集聚仍以大规模量产为主要特征,但已具备了一定的根植性,正在向依靠服务、依靠综合竞争优势的较高发展阶段演进,但尚未进入创新引领的高级发展阶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传清  申雨琦  
根据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估算全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东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呈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降后升态势,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N型关系;研发投入强度、能源消耗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城市化水平、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应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绿色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博  陆玉麒  潘颖  舒迪  
基于微观企业视角,选取100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和长江经济带100个空间单元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城市网络研究方法以及复杂网络理论,探索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网络的等级体系、空间格局、网络联系以及网络复杂性特征。研究表明:节点城市的网络组织能力差距明显,已形成区域性、次区域性、地方性以及次地方性4个层级所构成的金字塔型等级结构;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特征,形成三大核心区,联系网络总体呈现出从长三角地区向长江中、上游地区逐渐拓展的趋势;同时整体网络结构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连通性,且复杂网络特征与城市网络地位具有显著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新才  王科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趋势。利用产业集中指数和产业集中率指标,对1994~200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及其变动进行测度,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体上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高,集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地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晓霞  
通过网络获取成长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成长的典型特征。尽管特定网络嵌入模式可能提供的资源优势不同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共识,然而这种网络资源联结的异质性对企业成长路径具有怎样的影响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综合现有研究基础上,以海洋装备制造企业为例,构建了资源联结各维度与企业网络化成长路径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运用大样本问卷调查和AMOS18.0工具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信息、关系、技术资源联结对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网络化成长路径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且这三种资源联结维度的作用路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学林  高成慧  
文章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在网络营销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主要问题表现在缺乏科学规划、网络营销前台系统建设存在缺陷、缺乏后台信息系统支撑、网络分销渠道与传统分销渠道缺乏整合和管理变革滞后等方面。制造业企业只有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发挥网络营销的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妮娅  陈潜  
基于经纬度坐标数据与DO指数方法,文章从静态与动态两个互补视角综合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在静态分析上研究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四位数)的集聚态势与空间特征;在动态分析上考察了中国制造业行业集聚的动态变化与布局模式。研究发现:(1)56%的制造业行业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集聚,且超过80%的行业集聚发生在50km的短距离上;(2)城市规划的土地功能分区政策并没有对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集聚造成较大影响;(3)小型企业是大多数行业集聚的主体,约半数行业的企业分布模式是小企业围绕大企业集聚;(4)在动态行为演进上,约64%的行业空间分布模式保持稳定,少数行业的新进企业趋向于在原有企业周围集聚,部分行业集聚区发生转移;同时发现,共聚行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而非知识密集型行业,这意味着中国的产业空间分布还处在一个由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成本驱动的集聚状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巍  杨开忠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16个城市企业调查报告,对纺织服装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否存在地方经济和城市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直接估计生产函数的方法判断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行业集聚经济的来源,即集聚经济的外部性是来自于产业内还是产业间,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方法,消除了内生性。研究表明,两个行业的企业均能受益于本地同行业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产业专业化则无益于知识溢出;电子设备制造业能受益于本地行业多样化,而在纺织服装业则不存在这种集聚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