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7)
- 2023(12068)
- 2022(10001)
- 2021(9317)
- 2020(7960)
- 2019(17977)
- 2018(17736)
- 2017(34379)
- 2016(18076)
- 2015(19954)
- 2014(19403)
- 2013(19072)
- 2012(17061)
- 2011(14460)
- 2010(14711)
- 2009(13614)
- 2008(13065)
- 2007(11380)
- 2006(9798)
- 2005(8623)
- 学科
- 业(84225)
- 企(78011)
- 企业(78011)
- 济(78003)
- 经济(77815)
- 管理(70007)
- 方法(38267)
- 数学(29352)
- 数学方法(29017)
- 财(28297)
- 业经(28199)
- 农(26171)
- 务(21578)
- 财务(21541)
- 财务管理(21473)
- 企业财务(20329)
- 中国(18994)
- 农业(18774)
- 技术(18198)
- 制(15515)
- 和(15058)
- 策(14776)
- 理论(14726)
- 划(14655)
- 企业经济(12639)
- 审计(12217)
- 经营(12213)
- 体(12081)
- 地方(11931)
- 贸(11715)
- 机构
- 学院(246804)
- 大学(240439)
- 管理(107916)
- 济(106189)
- 经济(104399)
- 理学(93791)
- 理学院(92991)
- 管理学(91771)
- 管理学院(91291)
- 研究(67658)
- 中国(56225)
- 财(51841)
- 京(48816)
- 财经(41467)
- 经(37796)
- 江(37600)
- 科学(37411)
- 农(35399)
- 中心(33808)
- 业大(32492)
- 经济学(31830)
- 财经大学(30734)
- 所(30731)
- 商学(30676)
- 商学院(30428)
- 经济管理(29119)
- 北京(28929)
- 州(28915)
- 经济学院(28876)
- 农业(27311)
- 基金
- 项目(166230)
- 科学(135431)
- 研究(126030)
- 基金(124628)
- 家(105285)
- 国家(104283)
- 科学基金(94487)
- 社会(85182)
- 社会科(80142)
- 社会科学(80114)
- 基金项目(66722)
- 省(65574)
- 自然(60012)
- 自然科(58699)
- 自然科学(58687)
- 教育(57961)
- 自然科学基金(57700)
- 划(52850)
- 编号(50822)
- 资助(49155)
- 成果(38578)
- 创(38360)
- 部(37850)
- 业(36363)
- 重点(36263)
- 国家社会(35290)
- 发(35091)
- 创新(34941)
- 制(34096)
- 人文(34016)
- 期刊
- 济(116792)
- 经济(116792)
- 研究(70120)
- 中国(49170)
- 财(46355)
- 管理(44666)
- 农(32757)
- 科学(29843)
- 学报(27875)
- 技术(25191)
- 大学(23961)
- 农业(22732)
- 学学(22672)
- 业经(21583)
- 教育(21217)
- 财经(20917)
- 融(19969)
- 金融(19969)
- 经济研究(18111)
- 经(18071)
- 财会(15798)
- 问题(15144)
- 技术经济(14843)
- 业(14233)
- 会计(13783)
- 现代(12472)
- 商业(12031)
- 统计(11295)
- 策(11094)
- 理论(11062)
共检索到363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黎友焕 郭文美
审计作为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秩序得以维护和受托责任得以履行的一种社会控制与协调机制,必将要求在传统审计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建立一个新型的审计模式——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以期遏制由于忽视或者违背社会责任而导致违法现象的继续发生。因此,如何在企业社会责任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鹤章
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 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四平审计局、齐齐哈尔审计局最早开始实行厂长经理离任审计,主要围绕对企业领导离任以后怎么评价来进行审计。真正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是近两年的事。这几年,我国国有企业会计资料不真实,资产质量不高问题相当普遍,一些单位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行使国家赋予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在重大决策上缺乏民主决策程序或工作失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余效明
近日,我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人员的陪同下,到江苏、浙江两地就内部审计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调研中分别走访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地方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听取了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情况的介绍,并就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如何推动内部审计更好发展等话题交流了意见和想法,收获很大。总体感觉,江苏、浙江两地内部审计发展迅速、成果喜人。一方面,各单位各部门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文军 乐烨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潮流已不可逆转。企业由"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早超越了一种简单的身份变更模式,而是一种从理念至行为、彻头彻尾的蜕变。企业以责任财富观来力促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通过自觉地履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一些企业往往会抵不住利益的诱惑,用自身的永续发展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和谐。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福利经济学、社会责任会计学、企业所得税法和博弈论四个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并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 企业公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永平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创新理念、完善机制,进一步改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保驾护航,为促进国有企业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保驾护航。
关键词:
内部审计工作 审计标准 创新理念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石爱中
内部审计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历史上内部审计的发展有许多证据可考,但近代内部审计有据可查的起源是19世纪美国一些大公司的内部审计。当时的内部审计局限性比较大,审计内容主要是合规性。在审计方式上,流行过巡回审计(traveling audit),它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合规性审计,主要针对财务活动和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就是检查对法律、合同和公司内部政策与程序的遵守情况,这种内部审计比较简单。到了20世纪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继初
为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并及时、完整地披露其相关信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对策。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会计 信息披露 完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邢双艳
新时代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新要求。我国企业要想实现与社会的健康、和谐与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其中必须对其有足够的认识,重视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文章首先阐述了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分析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企业责任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新时代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新时代 企业 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红军 李伟阳 胡叶琳
"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是不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对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性问题,但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此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在梳理与反思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企业个体层次构建了三个维度(动力维度、能力维度、结果维度)、六大要素(追求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福利、关系优化、影响管理、保持透明、富有道德、制度安排)、三种视角(企业视角、社会视角、利益相关方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检验综合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命题进行了全方位检验。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完全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真命题,但需要具备六个方面的条件:由企业界转向企业个体、现代公司的组织模式、领导层心智模式的转...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真命题 伪命题 社会福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曾牧野 黎友焕 郭文美
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督和服务作用,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健全的审计监督和服务是实现社会和谐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因此,研究基于和谐社会理念的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卫卫 施生旭 郑逸芳
在系统分析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基础上,得出生态社会责任弱化或缺失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国民生态意识薄弱、国家法治体系不太健全,政府生态制度及体系设计不太合理等是造成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国民生态意识建设、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法治秩序、培育建设多元主体与健全内省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其目的是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建设之中。
关键词:
在华跨国公司 企业社会责任 生态理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耿建新 杜美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