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3)
2023(16083)
2022(13275)
2021(12315)
2020(10430)
2019(23835)
2018(23263)
2017(44953)
2016(23495)
2015(26143)
2014(25389)
2013(25310)
2012(22910)
2011(20397)
2010(20076)
2009(18588)
2008(18302)
2007(15780)
2006(13614)
2005(12295)
作者
(64183)
(54011)
(53490)
(50869)
(34130)
(25426)
(24292)
(20900)
(20373)
(18771)
(18219)
(18204)
(16870)
(16805)
(16575)
(16316)
(16036)
(15455)
(15398)
(15351)
(13079)
(12945)
(12878)
(12384)
(12070)
(12035)
(11713)
(11305)
(10541)
(10408)
学科
(113183)
经济(113074)
(93991)
(85003)
企业(85003)
管理(81756)
方法(50632)
数学(41631)
数学方法(41245)
业经(33561)
(31689)
(30773)
中国(29075)
(23414)
财务(23376)
财务管理(23352)
企业财务(22198)
农业(21888)
技术(20940)
地方(20069)
(19806)
贸易(19796)
(19269)
(18955)
(18176)
(17589)
理论(16973)
(16816)
环境(15604)
(15535)
机构
学院(338550)
大学(334615)
(153871)
经济(151359)
管理(142629)
理学(123848)
理学院(122658)
管理学(121033)
管理学院(120399)
研究(108257)
中国(85325)
(69163)
(67940)
科学(61218)
财经(55523)
(50949)
(50769)
中心(49825)
(48275)
(48082)
经济学(47565)
研究所(46186)
业大(44728)
经济学院(43094)
北京(42862)
财经大学(41402)
(39792)
商学(39618)
(39574)
商学院(39268)
基金
项目(230337)
科学(187964)
基金(175163)
研究(168832)
(150790)
国家(149603)
科学基金(133186)
社会(114164)
社会科(108688)
社会科学(108664)
基金项目(93492)
(86901)
自然(85685)
自然科(83898)
自然科学(83883)
自然科学基金(82458)
教育(75357)
(72898)
资助(70075)
编号(65509)
(52237)
重点(51021)
(50906)
(49987)
成果(49392)
国家社会(48984)
创新(46904)
教育部(45840)
人文(45335)
(44301)
期刊
(164651)
经济(164651)
研究(97824)
管理(56848)
中国(56836)
(54679)
科学(45637)
(42952)
学报(41132)
大学(33371)
学学(32033)
技术(31264)
农业(30052)
财经(27946)
(27684)
金融(27684)
业经(27479)
经济研究(27079)
(24301)
问题(23312)
教育(22477)
技术经济(20012)
(19243)
(18099)
现代(17536)
世界(17246)
统计(16682)
商业(16369)
(16073)
国际(15890)
共检索到488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娅风  郭建科  董梦如  郭姝  
采用2018年中国沿海城市企业跨区域投资数据建立城际产业投资网络,通过刻画产业网络的联系特性,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各产业网络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依据产业投资和城市出入度,将中国沿海城市划分为资本输出型、综合型和资本输入型三类。受基础设施和规模效益的影响,城市投资类型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集聚特征,跨区投资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和热点城市。(2)各产业联系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也出现了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集聚。一般传统产业倾向于在邻近区域进行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则倾向于跨区域投资。(3)长三角沿海城市群内部产业联系最为密切,形成的城市网络最为复杂,产业资本活跃程度高;珠三角沿海城市群内部产业联系次之;环渤海沿海城市群内部产业联系相对较弱。产业网络空间联系分化较为严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会明  叶明确  祝影  
利用2016年上海市教育机构的相关数据,运用连锁网络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了上海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整个网络具有较强的集聚性,节点中心性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小世界效应的特征。②网络层级鲜明,五角场街道、徐家汇街道为上海教育网络的集聚中心,处于城市网络的最高层级。整个城市网络呈现四边形架构的空间格局,五角场街道—徐家汇街道—张江镇—江川路街道为网络的核心架构顶点。③通过QAP回归分析发现,人口因素、地理距离、交通通达性、产业集聚、名牌效应以及商务经济发展水平是上海城市网络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城市教育网络的扩展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王云靓  樊杰  
利用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数据建立起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的城市网络,研究了生产分割环境下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及其发育机理。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城市网络的关联程度显著增强,但是网络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路径依赖和分层结构特征,导致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呈现"核心—边缘"模式的演化过程;经济规模、政治权力、知识资本、网络设施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出度扩张效应、入度聚敛效应、出度聚敛效应深刻影响着城市网络度中心性格局的生长发育,互惠链接、2-路径、传递性三方关系、历史上形成的关系格局也是城市网络链接关系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择优链接、网络闭合和网络邻近机制是城市网络复杂性和有序性的基础,路径依赖机制倾向于强化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网络关联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的铁路客运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GIS空间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揭示了该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整体联系和局部联系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上看,该网络大致形成"三纵二横"格局,五条客流带的走向同主要铁路干线基本一致;(2)从整体联系上看,该网络较为密集,但城市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呈现两极分化特征,其中北京—济南一带连接性和可达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3)从局部联系来看,大致形成辽宁、京津冀、山东西部和山东半岛四个子群,子群间联系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的铁路客运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GIS空间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揭示了该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整体联系和局部联系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上看,该网络大致形成"三纵二横"格局,五条客流带的走向同主要铁路干线基本一致;(2)从整体联系上看,该网络较为密集,但城市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呈现两极分化特征,其中北京—济南一带连接性和可达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3)从局部联系来看,大致形成辽宁、京津冀、山东西部和山东半岛四个子群,子群间联系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军  孙翔宇  毛文峰  
企业市场互动网络是城市网络的重要表现形式。基于全国海量工商企业信息数据库,以中国四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数据匹配方法,构建了城市群企业跨城投资有向加权网络,并对投资网络的空间结构与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2010—2019年,四大城市群投资网络规模与密度均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在空间格局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呈现以石家庄—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倒“V”型结构,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以上海为核心的多轴式发展,珠三角城市群呈菱形结构稳定发展,成渝城市群呈现出成都—重庆双核联动、成都单核辐射的空间格局。从城市层级来看,四大城市群投资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明显,但城市节点层级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学广  窦鹏  
随着世界城市网络的逐步形成,以多中心城市区域为代表的城市空间形态已经成为世界高度城市化地区的重要特征和普遍现象。"多中心"实质包括形态多中心和功能多中心,文章选取山东沿海城市带城市间每日公路长途客运班次作为城市间客运交通功能联系的替代数据,从县区尺度、城镇组团尺度和城市尺度三个尺度分析空间单元之间联系强度、节点关系和区域多中心性。研究发现山东沿海城市带在功能联系上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向心性和内化性特征。从多中心性角度分析,山东沿海城市带是具有尺度敏感性、地区差异性、变化同向性等特征的多中心结构,初步形成了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旭  余方正  徐良佳  
论文通过对230家"新三板"文化产业挂牌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关联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文化产业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比较文化产业城市网络与其他类型城市网络的差异性,并探索影响文化产业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的经济社会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文化产业挂牌企业地理分布呈现出地域分散但数量集中的特点,城市网络空间分布高度不均衡,并未表现出常见的"菱形结构";②网络核心节点以东中部发达城市以及少数具有特殊资源的城市为主,多数城市的对外输出能力有限;③城市网络扩散以核心节点城市间的等级扩散为主,邻近城市间的扩散效应不明显,同时本地网络(即城市内部网络)对文化企业组织结构的贡献度低于跨地域网络;④不同类型文化产业在网络结构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反映其市场需求和发展条件的不同;⑤地方政府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文化产业企业布局和网络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则较为不明显,反映出中国文化产业的独特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耀军  任正委  
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越大,同时,沿海地区聚集的人口也越多。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变化的市别差异较大,个别城市出现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态势,总体上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显著高于内陆城市,人口迁移流入集中于24个沿海城市,约占沿海城市总数的一半。借助GIS技术,应用空间聚类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重心向西南略微移动;人口分布趋于均匀,从人口密度方面看,2010年较2000年在空间上人口聚集程度有所下降。提出了优化沿海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俊  谭传凤  常旭  
在阐述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及城市带功能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应加强沿海城市带的建设。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出中国东部沿海已基本具备了城市带发展条件的结论。最后,提出中国沿海城市带分段培育的基本构想,并对北部哈大城市带、中部京沪城市带和南部粤南城市带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慕强  谢沂志  麦宇航  杨程玲  
外资企业为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外资企业的空间演化及升级路径对于中国更好吸引高质量外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企业动态演化的视角,以1992—2022年新加坡在华投资企业(以下简称“新资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估计、局域Getis-Ord G_i~*指数和Apriori数据挖掘算法分别探讨了新资企业在华的时空演化特征及产业升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新资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演化方向上呈现出自北向南、由环渤海地区向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聚集的趋势。(2)新资企业进入热点向长三角地区集聚,而退出热点则集中在环渤海和福建沿海地区,同时投资趋势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高附加值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产业。(3)长三角地区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软件信息、科学研究、商业及法律服务和房地产的产业关联强度较为稳定且紧密度上升,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关联在整体上发展较为均衡但没有关联稳定且保持紧密的产业集群,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稳定性较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建科  何瑶  侯雅洁  
沿海港口是"一带一路"海陆双向通道的交汇点,航运网络则是港口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载体,其空间联系及一体化水平是港口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对2005年与2015年航运网络联系进行定量刻画和空间分析,探讨近10年来中国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的空间联系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具有较高的集聚系数与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整体服从小世界模型。各港口间的网络可达性与中转衔接功能差异性较小,各地的区域性枢纽港较为稳定。(2)基于社会网络分析(UCINET)呈现的最强联系航运网络看,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网络演变为全国性的轴—辐空间网络,航运网络的一体化程度显著提升。(3)从区域差异来看,四大区域港口间的联系强度增强,台湾地区各港口的最强联系区域由珠三角变为长三角,其网络可达性及中转衔接功能有所提升,并形成以高雄港为区域性枢纽的区域性网络。整个台湾地区港口与大陆其他区域的联系强度上升79.46%,而香港港虽保持了与深圳港的最强联系,但与大陆港口的整体联系强度却下降了22.99%,从全国性枢纽港弱化为珠三角区域性枢纽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聪  
借助连锁网络模型、残差分析模型等方法综合分析了长三角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演化格局,包括节点城市的层级变化、网络格局的空间演化和城市功能的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具有显著的层级特征,但层级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2)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呈现出明显的位序关系,但传统的核心区域正在向外扩散,扁平化趋势加强。(3)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分布特征差异明显,除了法律、广告功能,其他服务功能分布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网络连接更为充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骏  王改芹  
为检验环境规制能否推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从正式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关系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直接影响入手,采用我国沿海33个城市2007—2016年动态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U"型关系,拐点值为0.4452,环境规制强度小于拐点值时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越过拐点值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目前33个城市的环境规制强度均已越过拐点值且东部沿海地区最高;非正式环境规制中,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水平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人口密度、外商投资和贸易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向作用且显著性存在区域差异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博  陆玉麒  潘颖  舒迪  
基于微观企业视角,选取100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和长江经济带100个空间单元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城市网络研究方法以及复杂网络理论,探索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网络的等级体系、空间格局、网络联系以及网络复杂性特征。研究表明:节点城市的网络组织能力差距明显,已形成区域性、次区域性、地方性以及次地方性4个层级所构成的金字塔型等级结构;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特征,形成三大核心区,联系网络总体呈现出从长三角地区向长江中、上游地区逐渐拓展的趋势;同时整体网络结构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连通性,且复杂网络特征与城市网络地位具有显著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