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8)
2023(15054)
2022(12345)
2021(11379)
2020(9713)
2019(21602)
2018(21243)
2017(41485)
2016(21976)
2015(24072)
2014(23093)
2013(22762)
2012(20349)
2011(17801)
2010(17543)
2009(16089)
2008(15782)
2007(13833)
2006(11540)
2005(10121)
作者
(58927)
(49480)
(49171)
(46663)
(31475)
(23554)
(22127)
(19151)
(18626)
(17427)
(16706)
(16608)
(15501)
(15432)
(15188)
(15106)
(14710)
(14451)
(14223)
(14038)
(12038)
(11948)
(11903)
(11387)
(11020)
(10977)
(10965)
(10622)
(9730)
(9728)
学科
(97533)
经济(97448)
(93342)
(84575)
企业(84575)
管理(77330)
方法(44904)
数学(36015)
数学方法(35584)
业经(32481)
(29714)
(29576)
(22607)
财务(22572)
财务管理(22547)
中国(22382)
技术(22044)
农业(21905)
企业财务(21441)
地方(17858)
(17541)
理论(16743)
(16420)
(16235)
(15617)
(15034)
贸易(15026)
产业(14579)
(14567)
(14002)
机构
学院(305159)
大学(297359)
(132233)
经济(130047)
管理(128096)
理学(111645)
理学院(110589)
管理学(108893)
管理学院(108317)
研究(92485)
中国(71618)
(60008)
(59341)
科学(54989)
(48351)
财经(48227)
(44758)
(44004)
(43879)
业大(43819)
中心(43601)
经济学(40575)
研究所(39851)
农业(37886)
经济学院(36868)
北京(36178)
商学(35988)
财经大学(35867)
商学院(35672)
(35210)
基金
项目(211754)
科学(171761)
基金(158393)
研究(154111)
(136859)
国家(135713)
科学基金(120898)
社会(102528)
社会科(97652)
社会科学(97635)
基金项目(84776)
(84043)
自然(78677)
自然科(77014)
自然科学(76995)
自然科学基金(75687)
教育(69658)
(68736)
资助(62865)
编号(59691)
(49153)
重点(46930)
(46724)
(46093)
创新(45276)
成果(44586)
(43519)
国家社会(43513)
教育部(40739)
人文(40730)
期刊
(140989)
经济(140989)
研究(82396)
管理(52915)
中国(51984)
(49538)
(44217)
科学(41936)
学报(40449)
大学(32437)
学学(31346)
农业(30816)
技术(29914)
业经(25915)
(24939)
金融(24939)
财经(24141)
教育(22549)
经济研究(22438)
(20987)
(19295)
问题(18833)
技术经济(18206)
现代(15599)
商业(15344)
财会(15222)
科技(15114)
(14922)
统计(14839)
(13453)
共检索到431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建军  袁凯  陈国亮  
通过一个"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分析产业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发现:除传统的集聚力(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分散力(拥挤效应)外,微观企业的选择效应是产业空间分布的"第四动力"。其作用路径:一是企业层面,给定外部竞争水平,效率异质性可能是"外围"高效率企业向"中心"集聚的"向心力",也可能是"中心"低效率企业向"外围"迁移的"分散力";二是区域层面,给定现有产业空间结构和外部竞争水平,较高的区域平均生产率门槛值促使低效率企业更趋于集聚,以通过"抱团效应"抵消竞争压力;三是产业层面,给定企业个体特征,产业内企业异质性初始程度和边际变化的作用方向是有差异的,既可能是集聚力,也可能是向心力。基于企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雨兰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我国更加注重从供给角度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希望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等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对象便是企业。基于此,文章从企业性质角度探讨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通过构建的经济系统,针对企业效率这一要素是否会对产业空间布局和企业选择产生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率高的企业倾向于在区域中心布局,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倾向于边缘地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婉怡  方永恒  
基于文化产业微观主体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指数等方法,分析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藏羌彝走廊文化企业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表现出"自西向东""南北发散"的递增态势;(2)藏羌彝走廊在空间上主要以"枢纽城市"为单一集聚点,部分枢纽城市呈现多辐射集聚的特征;(3)通过对比五大枢纽城市发现,藏羌彝走廊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在文化企业空间集聚过程中所起的辐射作用明显大于西部地区,且集聚强度越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明显;(4)异质性文化企业主要呈现"小集聚,大分散""大集聚,小分散""规模不等集聚连绵区""规模相似连片集聚区"等4种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定星  
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估计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产率分布进行了比较,统计检验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利用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发现区位优势对生产率存在显著溢价;通过检验企业生产率分布情况,发现企业生产率分布是右偏的,大量的企业生产率处于低水平范围;利用伽马分布估计了省级层面的生产率分布参数,发现伽马分布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逐渐变大;在此基础上,利用估计出来的参数构造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市场化程度与分布参数显著正相关,但对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的影响程度不一样,这间接解释了我国区域间生产率差异为什么持续存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辉  刘鹏  于涛  安虎森  戚安邦  
如何借助金融力量促进产业的均衡布局,是中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区域金融的地理空间基础上,从金融从业者规模、知识异质性、信息扩散等经济空间核心要素出发,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下,对金融空间分布差异下的资本区位选择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集聚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金融从业者规模所引起的集聚效应能促进产业集聚,但是其边际作用会随着金融从业者知识异质性程度和信息扩散强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相反,贸易自由度的提升则会强化这一边际促进作用。其理论解释为,金融异质性程度与信息扩散强度的提高能够强化区际金融协作,增强金融服务的溢出效应,从而有效克服资本在区位选择上所...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高丽娜  何斌  
以Baldwin和Okubo的异质性企业自由资本模型为基础,探讨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与资本支出规模、贸易自由度和迁移企业的生产率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在引导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时应综合考察区域的资本支出规模、企业生产率的差异与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合理引导企业进行迁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沛  葛玉辉  
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夺取市场份额的新法宝。企业高管团队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绩效。然而,以往研究结果呈现出较多分歧,且研究中大多忽略了高管团队权力分布并不均衡这一重要事实。鉴于此,本研究采用2013-2015年沪深两地A股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公开数据,研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高管团队权力分布这一调节变量,对高管团队权力分布在高管团队异质性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性别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璘琳  
基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并探讨产业性质对创新绩效提升企业价值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绩效与市场业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企业创新绩效会推动市场业绩增长,反之,持续良好的市场业绩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有益于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和市场业绩共同作用,显著影响企业价值。产业性质不会改变创新绩效和市场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影响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正相关性,但作用路径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应结合产业性质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打造企业核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骥  蒋伏心  
我国风险投资表现为空间区位的集聚性与分散性、产业分布的集中化与多元化并存。这种异质性特征主要是由于我国历史上对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错误认识所造成的。应尊重风险投资的基本规律,推动风险投资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Moran’s I指数和LIsa指数的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各主要指标在省域层面上都呈现出空间相关性,且相关密切程度和相关范围在逐步扩大;制造业空间地理加权生产函数表明,资本对制造业产出影响程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资本对产出影响程度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劳动要素对制造业产出影响程度较大的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南和西南等人口密度普遍较大的地区;制造业分位数回归生产函数表明,在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资本要素对产出的影响远高于劳动要素而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资本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在逐渐的减小而劳动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在逐渐加大,在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劳动要素对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秀峰  高伟  王全景  
在理论分析海外投资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0~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前沿性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海外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海外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2)文化距离、经济发展水平等东道国异质性特征影响海外投资对创新的作用效果;(3)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海外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海外投资提升中国企业创新水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敬水  丁宁  
文章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绩效越好、创新能力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外资参与度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出口企业与体制内企业存在明显的技能工资溢价。(2)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男性占比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技能型员工占比与技术型员工占比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人力资本异质性进一步扩大了性别技能工资差距。(3)劳动力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交互项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技能型员工占比扩大了狭义技能工资差距,技术型员工占比进一步扩大了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大于狭义技能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庄子银  贾红静  李汛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完善创新资源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关键制度手段,对全面激发我国企业创新活力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的匹配面板数据,在企业创新能力和互补性资产异质性框架下,以产权性质、出口贸易和企业规模为视角,实证检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总体创新水平具有激励效应,但是针对不同创新能力或互补性能力主体其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相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国有控股企业和出口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均更强。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水平也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大型企业的创新活动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边际促进效应较强,中小型企业相对较弱,小微型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并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效应的异质性研究理论,对于政府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有效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文妮  曹玉瑾  纪珽  
本文在Melitz(2003)及Bilbiie、Ghironi和Melitz (2012)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考虑企业异质性并内生化企业进入和出口选择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行业进入壁垒和出口成本的下降如何影响生产率和其他经济变量。研究发现行业进入壁垒和出口壁垒下降冲击带来整体企业数目和出口企业数目增加,并进一步提高了实际工资水平、消费、产出,改善了社会福利。值得注意的是,行业进入壁垒下降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效率,对于生产效率分布更分散的行业福利改善更大。而出口壁垒下降则是降低了出口企业平均生产效率,对于生产效率分布更集中的行业福利改善更大。将行业进入成本冲击和出口成本冲击标准化后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进入壁垒下降在福利改善方面要优于出口壁垒下降,这在行业生产率分布分散时更加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空间动态外部性和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出口决定的影响。我们分别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企业出口倾向与出口强度进行估计,经验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指标包括企业规模、经营年限、创新水平、人力资本、外资属性均对企业出口决定有显著正影响。MAR外部性对企业的出口决定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空间外部性因素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决定的作用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