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09)
2023(16816)
2022(14323)
2021(13308)
2020(11218)
2019(25767)
2018(25519)
2017(49471)
2016(26358)
2015(29271)
2014(28783)
2013(28451)
2012(25671)
2011(22711)
2010(22479)
2009(20581)
2008(20079)
2007(17523)
2006(15215)
2005(13148)
作者
(72781)
(60686)
(60203)
(57161)
(38637)
(28945)
(27304)
(23721)
(23016)
(21423)
(20676)
(20283)
(19059)
(19015)
(18594)
(18298)
(18156)
(17825)
(17366)
(17228)
(14790)
(14637)
(14527)
(13953)
(13455)
(13426)
(13378)
(13333)
(11953)
(11938)
学科
(109531)
经济(109415)
(100809)
管理(91100)
(91066)
企业(91066)
方法(51604)
数学(41879)
数学方法(41340)
业经(33838)
(33008)
(32847)
中国(26346)
(24433)
财务(24364)
财务管理(24330)
技术(23171)
农业(23129)
企业财务(23067)
理论(20625)
地方(20311)
(19945)
(19499)
(18808)
(18482)
贸易(18469)
(18215)
(17900)
(17182)
环境(16671)
机构
学院(368617)
大学(364608)
管理(155857)
(149005)
经济(145996)
理学(135316)
理学院(133995)
管理学(131876)
管理学院(131192)
研究(112327)
中国(86437)
(76231)
科学(68704)
(68004)
(57030)
财经(55031)
业大(53961)
(53830)
(53360)
中心(52326)
(50217)
研究所(48928)
北京(47300)
(45080)
师范(44675)
农业(44536)
经济学(43923)
(43243)
商学(41700)
(41393)
基金
项目(254684)
科学(202856)
研究(188647)
基金(186215)
(160362)
国家(158957)
科学基金(139954)
社会(119926)
社会科(113792)
社会科学(113761)
(100568)
基金项目(99280)
自然(91271)
自然科(89245)
自然科学(89226)
自然科学基金(87665)
教育(86229)
(82873)
编号(76968)
资助(75681)
成果(59855)
(56885)
重点(55910)
(55843)
(54055)
创新(52394)
课题(51468)
国家社会(49173)
教育部(48503)
科研(48354)
期刊
(161650)
经济(161650)
研究(103840)
中国(66162)
管理(61928)
(55031)
(52036)
学报(51595)
科学(50384)
大学(40702)
学学(38550)
教育(37917)
农业(36528)
技术(36054)
业经(29444)
(28866)
金融(28866)
财经(26646)
经济研究(24849)
(22881)
(21335)
问题(20931)
技术经济(20457)
科技(18781)
现代(17999)
商业(17432)
财会(17230)
图书(17084)
理论(17083)
(16184)
共检索到527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饶扬德  
创新平台是由创新网络、知识库、技术基础设施等组成的核心层与由学习型组织及创新型文化等组成的支撑层所构成的创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的个体和组织创新资源以及内外创新资源的互动,推动组织学习和个体学习的持续进行,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世爵  叶伊倩  刘毅  
"互联网+"背景下,龙头企业利用开放式创新平台这一新型创新组织模式进行高效的持续创新,日益受到重视。以国内外3类开放式创新平台(非定向研发协作模式、定向研发协作模式以及孵化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开放式创新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三者运作模式和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梳理出龙头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运行机理和动力模型;同时,基于案例和运行模型分析,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企业利用开放式创新平台进行创新活动,以及政府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提供一些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闯  李贺  彭丽徽  祝琳琳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平台是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窗口。基于链接分析深入了解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的运行状况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以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12家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8种链接指标和人均页面访问量次数、网页排名等构建新的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谷歌搜素引擎和站长之家相关工具搜集到平台的链接数据,运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12家开放式创新平台网络影响力进行排序。[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网络影响力有待提高且存在长尾效应,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的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整体网络影响力相对落后。本研究提出了完善平台结构、拓宽链接渠道、打造创新生态等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网络影响力优化的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林  
本文以珠三角产业集群企业为对象,对集群内部集群知识创新平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群知识创新平台对集群企业创新具有正向影响;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群社会资本与集群知识创新平台正相关。但除了信任维度外,关系维度和文化维度并不直接影响集群企业绩效,而是通过集群知识创新平台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集群社会资本→集群知识创新平台→集群企业创新绩效"链中,集群知识创新平台是提高集群企业对知识吸收的有效性和创新性,提升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新民  宋红汝  范柳  
基于创业企业与创业环境、创新平台的交互作用视角构建区域创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我国3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计算各区域创业吸引力的综合评分。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建设、服务绩效、基础设施、金融支持、商务环境、教育培训、开放程度以及政府政策是影响区域创业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创新平台建设对区域创业吸引力的影响作用最大;各区域的创业吸引力存在异质性,整体上呈现从东到西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格局。因此,为提高我国各区域的创业吸引力,必须采取相应的针对性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虎翼  邓文星  姚心仪  李晋章  
以技术成熟度等级为依据,结合创新型制造企业中技术系统部门的特点,对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分类,建立其理论模型。从机制、运营、人才、成果共四方面,探究其运营模式和建设成效。对目前国内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褚景春  王建峰  秦明  
当前是风电制造业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发展动力需要转换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2016年,国电联合动力将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塑造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新动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动力")拥有风电设备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雪原  李天娇  刘娜  
区域创新平台旨在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支持。鉴于当前平台服务功能设计忽视其服务对象——企业实际需求的研究,本文在揭示企业创新实质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创新资源种类,结合生命周期理论,确定处于不同阶段企业的创新资源拥有与需求情况及创新资源间交互与耦合变动情况,基于此提出不同阶段企业任务重点及区域创新平台提供支持的策略与服务特点。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小婷  
从知识溢出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创新平台对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集聚效应以及平台的集聚是否对区域企业技术进步产生了溢出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对面板数据进行测算,获得Malmquist技术进步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的GMM分析对高技术产业在促进地区产业技术进步中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平台的集聚对地区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十分显著;创新平台集聚企业的多样化发展、波特溢出效应、人力资本集聚都对产业技术进步有明显的溢出。此外,制度环境以及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也起到显著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富国亮  只海平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是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由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微企业共同组成的创新实体。高职院校应通过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长效运行体制机制、发挥多方协同优势等措施来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瞿海东  陈慰浙  
1999年至2004年,浙江大学在校研究生规模从6624人发展到16646人,增长了2.5倍。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研究生教育资源日趋紧张,研究生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研究生培养环境难以适应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要求。 新形势下,国家推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作为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它以立项的形式确立研究生创新目标,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从而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003年6月,在学院申报和研究生院审核的基础上,我校组织了对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申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本文对共性技术的内涵特点和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在科研院所转制后所出现的共性技术研发断层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我国在共性技术开发上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官产学研”合作来组织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思想,并对其组成主体的行为和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组织运作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组建共同参与管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创新平台的中心实验室以及充分利用创新平台人力资源的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雅彦  孟晓哲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航空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融合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具有超强的产业连带作用。中国目前航空产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自国外先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创新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具有网络协同、技术引领和制度创新的机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次制度创新的环境下,多元主体的系统协同创新将加快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由技术追随向技术引领的跨越。建立航空产业创新平台,将有利于推动航空产业的产业创新和动态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建新  田文颖  
以广东省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象,探讨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吸收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广度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深度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吸收能力抑制产学研合作广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强化产学研合作深度对双元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解晓晴  张镒  刘祎  周国林  
高度不确定环境下,新创企业进驻创新平台已成为新创企业破除资源约束的关键手段,然而鲜有文献考察创新平台赋能对新创企业跨界搜索的影响。本文基于即兴能力和环境不确定性视角,构建创新平台赋能通过即兴能力影响新创企业跨界搜索的概念模型,并采用451家企业的一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创新平台赋能对新创企业跨界搜索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在即兴能力的维度中,即时性能力与创造性能力均在创新平台赋能与新创企业跨界搜索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即时性能力与新创企业跨界搜索之间的关系,但在创造性能力与新创企业跨界搜索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文将创新平台赋能研究拓展到创新平台赋能条件下的新创企业创新创业研究,为揭示创新平台赋能对新创企业跨界搜索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