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3)
- 2023(13179)
- 2022(10917)
- 2021(10116)
- 2020(8655)
- 2019(19599)
- 2018(19321)
- 2017(36767)
- 2016(19637)
- 2015(21682)
- 2014(21161)
- 2013(20571)
- 2012(18353)
- 2011(15978)
- 2010(16024)
- 2009(14554)
- 2008(14209)
- 2007(12576)
- 2006(10744)
- 2005(9565)
- 学科
- 业(89142)
- 企(82191)
- 企业(82191)
- 济(81390)
- 经济(81296)
- 管理(74637)
- 方法(38220)
- 数学(30044)
- 数学方法(29636)
- 业经(29305)
- 财(27731)
- 农(26949)
- 技术(21897)
- 务(21256)
- 财务(21218)
- 财务管理(21195)
- 中国(20294)
- 企业财务(20086)
- 农业(19386)
- 理论(17525)
- 制(16791)
- 划(15252)
- 策(15186)
- 和(14838)
- 技术管理(14036)
- 地方(13563)
- 贸(13016)
- 贸易(13005)
- 体(12931)
- 经营(12737)
- 机构
- 学院(267052)
- 大学(259342)
- 管理(114992)
- 济(112846)
- 经济(110822)
- 理学(99245)
- 理学院(98438)
- 管理学(97135)
- 管理学院(96622)
- 研究(75323)
- 中国(60881)
- 财(52842)
- 京(52094)
- 科学(42162)
- 财经(42101)
- 江(41765)
- 农(39145)
- 经(38301)
- 中心(37593)
- 业大(36044)
- 所(34135)
- 经济学(33584)
- 州(32473)
- 商学(32046)
- 商学院(31770)
- 北京(31634)
- 财经大学(31082)
- 范(31014)
- 经济管理(30933)
- 师范(30744)
- 基金
- 项目(179429)
- 科学(145570)
- 研究(137104)
- 基金(131602)
- 家(111514)
- 国家(110453)
- 科学基金(99636)
- 社会(89247)
- 社会科(84795)
- 社会科学(84778)
- 省(73126)
- 基金项目(70068)
- 教育(64705)
- 自然(63399)
- 自然科(62099)
- 自然科学(62086)
- 自然科学基金(61050)
- 划(59032)
- 编号(55585)
- 资助(52040)
- 创(44095)
- 成果(42392)
- 创新(40177)
- 部(40068)
- 重点(39601)
- 业(38836)
- 发(38690)
- 课题(37682)
- 国家社会(36810)
- 制(36367)
- 期刊
- 济(123495)
- 经济(123495)
- 研究(75370)
- 中国(53068)
- 管理(49461)
- 财(45709)
- 农(36369)
- 科学(32560)
- 教育(31986)
- 学报(30754)
- 技术(30306)
- 大学(25933)
- 农业(25150)
- 学学(24363)
- 融(23823)
- 金融(23823)
- 业经(23193)
- 财经(21229)
- 经济研究(18417)
- 经(18403)
- 技术经济(16461)
- 业(16311)
- 问题(16063)
- 财会(14615)
- 科技(13693)
- 现代(13382)
- 商业(12892)
- 会计(12298)
- 策(12278)
- 理论(11659)
共检索到394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金石
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创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出资提供办学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在企业内部设立专业的教学机构和技能鉴定机构,出台在职员工继续教育的优惠制度,鼓励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学历进修和专业技能培训,获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要共同出资设立奖学金,组建订单班,并将企业特有文化、国际运营理念、专业技能要求等融入其中,以培养出适合企业创新创业需要的国际化高技能专业人才。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技能人才 教育国际化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坤在《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第7期撰文分析了创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服务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提出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创业实践等要素系统构建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产业升级是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创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纵技能,在工作实践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坤
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根据对产业升级的实质分析,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服务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创业实践、创业服务、质量评价等要素系统构建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磊
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的特点,介绍了在电力企业中开展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情况,结合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实践和成效,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为加快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企业 高技能人才 培养与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小其
高技能人才凭借掌握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解决操作性的问题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专业人员。本文从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考察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构建的前提、核心和基础。针对理论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地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的思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 理论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益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从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这对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职院校应进一步突破办学瓶颈,完善能力为本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跟踪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适应技术更新和产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炳雄
企业制学院是近年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之一。以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例,企业制学院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比较优势,主要是:理念优势,企业制学院的内涵创新;机制优势,互利共赢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规范;课程优势,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资源优势,高效丰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文化优势,共享共融的企业制学院文化的确立。
关键词:
企业制学院 技能型人才 培养机制与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乐天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聊城,这里曾是古运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液,江北一都会"。因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湖一体,又被称作"江北水城"。这里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深厚,曾孕育了孙膑、武训、傅斯年、季羡林、孔繁森等无数贤良志士。2000年,聊城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聊城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决策,合并三校一所,成立聊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平 胡家秀
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质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构建了由"创新教育课程平台"、"学生技能竞赛与创新实践平台"、"创新素质师资平台"和"社团活动平台"构成的"四平台"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培养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三个途径加以实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创新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未能实现很好对接。对此,文章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许艳丽、王岚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9期中撰文,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莹 吴娟 金轶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电力企业已进入高度需要人才、高度依赖人才的发展阶段,一线技能工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现状,本文以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将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理论的在职技能人员与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经验的青年员工结成团队共同培养的"互师互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SN供电公司的实践,进一步阐释了"互师互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轶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卷烟工业企业应积极响应中央精神,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增强生产一线岗位的吸引力和归属感,从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激励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海岳
在理论层面,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界定不宜过泛;在操作层面,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划分与使用不必拘泥于已获得的职业资格等级。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但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及其成长规律决定了其只能培养合格的"半成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可替代。企业高技能人才使用与培养二律背反现象表明,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形成政府主导,院校、社会和培养对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培养 企业主体作用 机理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