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2)
- 2023(15201)
- 2022(12567)
- 2021(11378)
- 2020(9890)
- 2019(22023)
- 2018(21746)
- 2017(41784)
- 2016(22145)
- 2015(24681)
- 2014(24363)
- 2013(24051)
- 2012(22213)
- 2011(19787)
- 2010(19930)
- 2009(18726)
- 2008(18267)
- 2007(16310)
- 2006(14671)
- 2005(13501)
- 学科
- 济(116528)
- 经济(116408)
- 业(90625)
- 企(82822)
- 企业(82822)
- 管理(81498)
- 方法(46484)
- 数学(37416)
- 数学方法(36981)
- 业经(33161)
- 财(31829)
- 农(29270)
- 中国(24360)
- 务(23395)
- 财务(23349)
- 财务管理(23315)
- 地方(22803)
- 企业财务(22155)
- 农业(21237)
- 学(20583)
- 制(19937)
- 技术(19444)
- 理论(18535)
- 和(18276)
- 策(17285)
- 划(16793)
- 体(16095)
- 贸(15432)
- 贸易(15420)
- 易(14921)
- 机构
- 学院(324351)
- 大学(321582)
- 济(144066)
- 经济(141566)
- 管理(132087)
- 理学(112711)
- 理学院(111682)
- 管理学(110092)
- 管理学院(109485)
- 研究(104282)
- 中国(82166)
- 财(66270)
- 京(66142)
- 科学(60877)
- 财经(52617)
- 农(52309)
- 所(51249)
- 江(50752)
- 中心(49412)
- 经(47667)
- 研究所(45925)
- 业大(45211)
- 经济学(44403)
- 农业(41036)
- 北京(40855)
- 经济学院(39734)
- 州(39552)
- 财经大学(38656)
- 范(38030)
- 师范(37591)
- 基金
- 项目(211209)
- 科学(168813)
- 基金(156412)
- 研究(154505)
- 家(135292)
- 国家(134107)
- 科学基金(117814)
- 社会(101700)
- 社会科(96593)
- 社会科学(96570)
- 省(82738)
- 基金项目(81860)
- 自然(75718)
- 自然科(74052)
- 自然科学(74028)
- 自然科学基金(72788)
- 教育(70294)
- 划(67897)
- 资助(63911)
- 编号(61384)
- 成果(48940)
- 重点(47136)
- 部(46798)
- 创(46400)
- 发(45925)
- 国家社会(42951)
- 业(42819)
- 创新(42728)
- 课题(40930)
- 教育部(40818)
- 期刊
- 济(166148)
- 经济(166148)
- 研究(95918)
- 中国(60235)
- 财(56358)
- 管理(55297)
- 农(47523)
- 学报(46239)
- 科学(43979)
- 大学(35849)
- 学学(33808)
- 农业(32367)
- 技术(31980)
- 融(29473)
- 金融(29473)
- 财经(27718)
- 教育(27222)
- 经济研究(26742)
- 业经(26657)
- 经(24066)
- 问题(21072)
- 技术经济(19781)
- 业(19351)
- 图书(17079)
- 统计(16193)
- 世界(16133)
- 财会(15995)
- 贸(15721)
- 现代(15593)
- 理论(15409)
共检索到494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敏
面对新经济改头换面的挑战,传统企业信息失真失衡,不但无法反映真实的经济现象,反而可能误导管理层和投资者进行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决策。立足经济学的视野,尝试从金融信息产权、金融信息披露中的道德问题以及信息的均衡与管制方面探讨经济学的作用机理,以挖掘出影响企业信息的真正根源所在,淘滤和组合完善企业信息的路径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莺 史晋川
本文基于信息披露外部性的模型,分析了对企业信息披露进行监管的经济缘由,指出监管的主要收益在于促使单个企业将其信息披露的社会价值内部化。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对企业信息披露进行监管以改善社会福利的空间,但问题是针对所有企业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并不一定有效、对各个企业制定不同的标准虽然有效却不切实际,而分行业的监管能克服以上两种监管方法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整体福利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达沙 戴长淮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目前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分析了我国企业在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充分性以及会计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从促进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出发 ,提出一些改进我国企业财务报告制度的建议 ,以使在面临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形势下 ,我国的企业报告制度尽快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
企业 信息披露 改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进广
一、国企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一)非上市国企与上市国企纳入统一信息披露体系问题关于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多数学者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前提下,结合国企行业实际,分类研究上市与非上市国企的信息披露,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绩。将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分类,原因在于上市与非上市国企在参与市场竞争模式、市场完善程度、
关键词:
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国企 信息披露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金柱 吴战勇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市场良序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2011—2020年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和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制度环境和区域异质性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制度环境对二者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差异,而且这种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研究不仅完善了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而且对政府部门强化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艳
本文从经济学观点出发 ,剖析了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两种不同观点 :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代理理论、信号理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性支持着会计信息的自愿性披露 ;而市场失灵和市场可能会背离社会目标则需要强制性披露来防止出现会计信息的供给不足和垄断性定价。显然 ,主张自愿性和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观点代表了两种极端情况 ,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笔者认为 ,信息披露方式应该朝着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而如何寻求两者结合的契合点 ,如何适度地披露会计信息 ,则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军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企业信息披露问题,即企业应该为谁提供信息,如何提供信息,提供信息的内容以及提供到什么程度,一直为会计理论界、经济理论界所关注。具体涉及到电信企业,就需要我们去了解电信会计的一些特点,然后方可进行其产权经济学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岩 杨天啸
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企业,如何有效促进企业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章将从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通过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融资约束更高的企业以及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低的企业更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对数字经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后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后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柯琼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被认为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最佳机制。经济活动无须受政府管制。然而,当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受到阻碍时,市场价格并不能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时,出现的市场失灵通常需要借助于政府的管制力量来予以纠正。尽管关于管制与自由的效率得不到真实的比较,但人们毕竟看到管制确实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发挥了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傅樵 韩蓓
当前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的新经济模式和新经济业态得以迅猛发展,但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价值衡量模式也随之发生变革,传统的信息披露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以及相关利益方的信息需求,亦无法充分展示企业新商业模式变化的特点以及市场价值,平台经济时代亟须更科学和全面的信息披露。而共赢增值表可以披露新经济下的价值创造动因和价值创造结果,同时满足相关利益者的信息需求,为平台企业创新优化信息披露模式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实践经验。未来平台企业应当基于“生态平台”的视角扩大披露内容,反映新的价值创造动因和价值创造过程,同时细化披露内容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建立新经济下的信息披露体系,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动态、相关且全面的信息。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恒 齐保垒
由健康、环境、社会发展等议题引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正在重塑企业的经营理念。为探析企业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能否促进经济与环境的相容发展,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有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体表现为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数量、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以及改善企业绿色创新结构。异质性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在成长期企业、低碳试点城市企业、弱环境敏感型企业以及中国南方企业中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ESG信息披露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强化企业外部监督的途径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研究还发现,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信息披露的门槛效应,分维度的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有所差异,ESG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可以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绩效的双重价值。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ESG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而且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经验证据,也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以及形成广泛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德芳 李良伟 王梦凯
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策。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否发挥治理效应,进而规制信息披露违规、助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替代核心变量、滞后数据、控制高阶固定效应等检验,实证结果依旧稳健。(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内部控制质量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进而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在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独立董事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披露违规的相关文献,还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治理、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构建数字经济体系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运陈 陈玉梅 罗华伟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矛盾之一表现为投资者对高质量信息披露的"美好需要"与上市公司高质量信息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中小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本文着重从治理机制角度考察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供给质量。研究发现:(1)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2)高管持股有助于内部控制功能的发挥,进而促进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3)超额薪酬激励会削弱内部控制对信息披露供给质量的提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要增加高质量信息供给,有必要继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同时,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显著影响内部控制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高管激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国鼎 鲁桐
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迫切要求培养和扶植一大批高科技、高成长和创新性强的企业。中小企业具有成长快、不确定性高、资产轻等特点,决定了其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而资本市场能够为投融资双方提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因而成为推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的重要平台。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市场")和地方股权交易中心(下称"四板市场")为主体的场外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英梅 邓同钰 张彩虹
现有企业信息披露研究侧重于其对股东决策的影响,然而供应商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也会依赖于企业信息披露而调整商业信用策略。利用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考核来表征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实证考察了企业不同信息披露质量对商业信用的影响,以及外部市场环境对两者关系的进一步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获取的商业信用越多,说明公司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违约风险和信用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竞争更为激烈的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信息披露质量对商业信用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商业信用正面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市场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