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75)
2023(20839)
2022(17552)
2021(16256)
2020(13750)
2019(31486)
2018(31189)
2017(59956)
2016(32605)
2015(36584)
2014(36671)
2013(36354)
2012(33951)
2011(30726)
2010(31094)
2009(29253)
2008(29290)
2007(26611)
2006(23782)
2005(21879)
作者
(95763)
(79841)
(79761)
(75917)
(51183)
(38390)
(36195)
(30958)
(30358)
(28852)
(27342)
(26984)
(25795)
(25730)
(25203)
(24707)
(23832)
(23765)
(23283)
(23242)
(19953)
(19894)
(19748)
(18464)
(18045)
(17938)
(17907)
(17882)
(16154)
(15938)
学科
(141994)
经济(141812)
(110687)
管理(106155)
(96156)
企业(96156)
方法(59250)
数学(48134)
数学方法(47542)
(42902)
(42636)
中国(38314)
业经(38166)
(31667)
地方(30458)
农业(28645)
(27987)
贸易(27966)
(27548)
财务(27472)
财务管理(27411)
(27212)
企业财务(25978)
(25487)
技术(23809)
理论(23727)
(23265)
银行(23212)
(23071)
(23010)
机构
学院(472549)
大学(468438)
(197064)
经济(192867)
管理(182373)
研究(161264)
理学(154784)
理学院(153098)
管理学(150593)
管理学院(149710)
中国(126191)
(100002)
科学(96618)
(96373)
(82283)
(82278)
(75791)
中心(74555)
财经(74241)
研究所(73695)
业大(68430)
(67198)
农业(64419)
北京(63297)
(60507)
师范(59837)
经济学(59287)
(59241)
(58288)
财经大学(54537)
基金
项目(302594)
科学(238804)
研究(221226)
基金(219344)
(190825)
国家(189132)
科学基金(162774)
社会(140622)
社会科(133345)
社会科学(133310)
(119911)
基金项目(115134)
自然(105273)
自然科(102816)
自然科学(102784)
教育(102046)
自然科学基金(100987)
(100066)
资助(91113)
编号(89710)
成果(73208)
重点(68318)
(68140)
(67016)
(64265)
课题(63012)
创新(59643)
科研(58085)
国家社会(57827)
教育部(57388)
期刊
(229229)
经济(229229)
研究(141386)
中国(99832)
(78319)
(76062)
管理(73144)
学报(70611)
科学(67064)
大学(54305)
农业(51417)
学学(51247)
教育(50105)
(49220)
金融(49220)
技术(43437)
业经(38529)
财经(37329)
经济研究(35506)
(32127)
问题(29933)
(29301)
(25568)
技术经济(24752)
理论(22364)
国际(22288)
统计(22273)
世界(22179)
(22045)
现代(21835)
共检索到734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纲  
以一个上游企业和两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二级产业链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价格机制和水平溢出对下游企业研发产出及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下游企业选择独立研发或合作研发时,水平溢出对下游企业研发产出以及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种影响不会因为上、下游企业之间价格机制的改变而变化;在两种价格机制和两种研发策略的策略组合中,最优共赢策略是下游企业与上游企业采取固定价格机制,并与其他下游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在这种策略下,下游企业的研发产出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利润都会随着水平溢出效应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鑫榕  
在二级产业链内下游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固定价格和浮动价格策略下的整体研发效果,并讨论了水平溢出对整体研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价格策略下,下游企业研发产出和最终产品产量,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利润都会随着水平溢出的增加而增加;与浮动价格策略相比,在固定价格策略下,下游企业的研发产出效果更优,最终产品产量更大,上、下游企业利润更高;水平溢出效应越大,选择固定价格策略对上下游企业越有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凯  王健  
在传统研发溢出效应假设基础上,通过技术差距将溢出效应与产品差异有机联系起来,并通过构建双寡头企业两阶段博弈模型对研发卡特尔、生产卡特尔、完全合作等不同形式合作联盟的均衡水平和福利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证实:当企业间技术差距较小时,完全合作或研发卡特尔能有效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而当技术差距较大时,研发阶段的合作不仅无法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还会抑制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此外,与完全合作相比,局部合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在产品差异程度较大的情况下,研发卡特尔最为稳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静   赵丽君   范婧  
近年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然成为一种战略需求,ESG为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审计质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降低企业信息风险和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这种促进作用在财务绩效高、市场竞争度高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此外,对审计质量的行业溢出效应进行了拓展研究,并探究了这种溢出效应产生的后果,发现高质量审计能够促进全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而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加就业岗位和战略性慈善捐赠以及提升绿色创新水平。研究结论丰富了审计质量的经济后果和ESG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为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经验证据,为政府、会计师事务所引导和激励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白茜   韦庆芳   蒲雨琦   蔡卫星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果在当前阶段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的独特场景,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首先,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溢出效应,底线估计大致相当于产业政策直接效应的40%左右,以往研究只关注直接效应而忽视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产业政策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的实际效果。其次,文章提出并识别了知识溢出效应和财务溢出效应两个潜在影响路径,进一步发现知识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大,而财务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更大。再次,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供应商-下游企业地理距离较近、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以及地区制度质量较好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这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机制逻辑。最后,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促进下游企业创新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文章从供应链溢出效应视角进一步丰富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对更全面地评估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创新激励效果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陶长琪  
本文研究了两个寡头IT企业在同时进入和序贯进入情形下的技术溢出与技术研发机理。分析结论表明,在两个IT企业同时进入或序贯进入市场的情况下,不管双方在市场能力上的差距如何,均选择知识外溢将是占优战略;同时,在保证一定的投资效率下,双方都进行R&D的不断投入也同样是双方的占优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静美  
企业购并是一项技术性、策略性很强的经济活动,由于购并程序较为复杂繁琐、牵涉方面多,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主并企业的购并计划内容、步骤和绩效改善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外部环境(I-M-L维度)、链接要素(I-S-M维度)以及内部要素(I-E-G维度)三个层面的综合性研究框架,针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对框架中可能造成购并失败风险的诸多层面和纷繁因素做一个对比和分析,对于一些可能对购并实践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的问题廓清,并提出对策性意见,以期对我国购并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降低企业购并失败率提供理论上的诠释和实践上的参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群  宋长鸣  
本文选取生猪与肉鸡产业分别作为家畜养殖与家禽养殖业的典型代表,基于2000~2014年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AR-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畜禽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环节的价格溢出效应。研究证实:第一,生猪与肉鸡产业链的4个环节价格间都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其中,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且存在更多双向溢出效应的配对关系;第二,畜禽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存在自身和彼此之间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就显著性水平而言,肉鸡产业链不同环节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彩虹  
技术溢出的高低受到企业间创新技术接近程度的影响,技术溢出并非仅仅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单方选择的结果,而是企业双方技术路径选择组合的结果。基于"企业间的技术越兼容,技术溢出越高"的假设,将创新技术决策引入传统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企业创新技术选择的动机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合作模式还是非合作模式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会选择相同或相似的创新技术;而社会最优技术差距高于利润最大化的技术差距。因此,在技术溢出较高的行业,非合作模式可能会导致较低的社会福利,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形成创新联盟或专利联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来军  魏守华  
针对技术溢出程度的不确定,建立了三阶段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最优研发路径的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一致性以及政府的财税政策在纠正两目标差距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技术溢出较小时,企业选择的最优研发路径能使两者目标一致;当技术溢出较大时,企业的最优研发路径会使两者目标不一致,此时政府需要对企业进行引导以促进协同创新,其中差异化补贴政策能有效纠正目标差距,政府减免企业所得税能有效缩小目标差距。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玉昌  郑江淮  冉征  
内部研发、委托外单位研发和购买技术是企业研发支出的主要用途,技术水平不同的企业研发支出决策也存在差异。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企业研发支出决策的内生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自身研发效率和生产率水平是企业研发支出决策的决定因素,研发效率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提升内部研发支出、降低外部研发支出,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会增加其内部研发支出而非购买外部技术的支出;企业外部合作的协调成本也是影响企业研发支出边界差异的重要因素。另外,基于全国企业创新活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研发效率和生产率与企业研发支出决策的关系,发现企业研发效率和生产率水平与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外部环境干扰对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也存在影响,不同企业选择的技术进步方式存在企业异质性。通过分析不同企业研发支出决策差异的内在机制和决定因素,为研究企业研发资源配置和优化企业研发支出决策提供了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俊  陈信元  
针对企业集团这一普遍存在于新兴市场的经济组织,本文基于我国经济转轨的实际,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考察了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提高企业研发的效应乘数及降低融资成本,集团化经营促进了企业研发,具体表现为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基于制度环境的分析显示,在产权保护越弱的地区,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研究证实,集团内部研发投资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即集团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研发投入,也受惠于其他成员企业的研发投资,而且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使得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与其他成员企业的现金流相关联。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植璟涵  张光宇  
在综合考虑技术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两方面因素情形下,研究两家寡头企业之间的研发投入量、产量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博弈过程,以期获得竞争企业的R&D最优竞争战略。通过将传统AJ模型拓展为动态微分博弈模型,该新模型所蕴涵的丰富动力学内涵有利于对寡头企业R&D竞合机理的探索。借鉴微分对策的思想,结合最优控制理论中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分析给出了新微分博弈模型的均衡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通过对均衡解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得到了知识溢出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对R&D竞争策略的影响。为竞争企业通过选择不同的R&D竞合战略来达到自身效益最大化或者成本最小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实现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昱  刘美凤  饶竞  
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一个逐步衰退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价值理论为依据,以研发投资为研究对象,利用技术密集型企业研发投资的面板数据,检验企业研发费用与绩效的关系,以及这个逐步衰退过程的影响周期和情况。通过实证探究中日两国创新企业投资效应的差异,了解中日两国的创新环境,就企业的研发策略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福利  郑迪  
考虑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分别为斯坦克尔伯格跟随者和领导者,研究合作研发情形下企业的研发水平、产品价格、产量和获利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非合作研发情形相比,合作研发能够提高上下游企业的研发水平,降低产品价格,增加产量和供应链利润,而且通过收益分配契约和相应的惩罚机制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合作研发情形下,上下游企业的研发水平和供应链利润均随着技术溢出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