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6)
- 2023(13362)
- 2022(11914)
- 2021(11230)
- 2020(9375)
- 2019(22036)
- 2018(21839)
- 2017(42593)
- 2016(22710)
- 2015(25634)
- 2014(25483)
- 2013(24976)
- 2012(22712)
- 2011(20163)
- 2010(19696)
- 2009(17767)
- 2008(17264)
- 2007(14643)
- 2006(12457)
- 2005(10372)
- 学科
- 济(92081)
- 经济(91990)
- 管理(65843)
- 业(61503)
- 企(51379)
- 企业(51379)
- 方法(47302)
- 数学(41448)
- 数学方法(40883)
- 贸(24679)
- 贸易(24668)
- 农(24316)
- 易(23929)
- 财(22827)
- 中国(20900)
- 地方(19520)
- 业经(19470)
- 学(17966)
- 农业(15615)
- 务(15529)
- 财务(15460)
- 财务管理(15428)
- 理论(14961)
- 企业财务(14298)
- 环境(13997)
- 技术(13916)
- 和(13793)
- 制(13371)
- 划(12006)
- 融(11160)
- 机构
- 大学(315441)
- 学院(314609)
- 管理(129597)
- 济(127815)
- 经济(125249)
- 理学(114149)
- 理学院(112950)
- 管理学(110843)
- 管理学院(110295)
- 研究(98938)
- 中国(71751)
- 京(65290)
- 科学(61301)
- 财(54879)
- 所(47530)
- 业大(47442)
- 农(47201)
- 中心(45907)
- 财经(45754)
- 研究所(43685)
- 江(42803)
- 经(41733)
- 北京(40288)
- 范(40206)
- 师范(39854)
- 经济学(38111)
- 农业(37156)
- 院(36845)
- 州(35308)
- 经济学院(34771)
- 基金
- 项目(226022)
- 科学(177908)
- 基金(165223)
- 研究(165005)
- 家(143402)
- 国家(142293)
- 科学基金(123241)
- 社会(103736)
- 社会科(98451)
- 社会科学(98425)
- 基金项目(88631)
- 省(87120)
- 自然(81341)
- 自然科(79464)
- 自然科学(79446)
- 自然科学基金(77965)
- 教育(75804)
- 划(73287)
- 资助(68260)
- 编号(67726)
- 成果(52690)
- 部(50206)
- 重点(49926)
- 发(47446)
- 创(47043)
- 课题(44841)
- 创新(43881)
- 科研(43770)
- 教育部(43404)
- 人文(42733)
- 期刊
- 济(127306)
- 经济(127306)
- 研究(86631)
- 中国(49189)
- 学报(47820)
- 管理(44900)
- 科学(44072)
- 农(41253)
- 财(41195)
- 大学(37046)
- 学学(35049)
- 教育(30715)
- 农业(29471)
- 技术(27835)
- 业经(21673)
- 融(21114)
- 金融(21114)
- 财经(21071)
- 经济研究(20966)
- 问题(17936)
- 经(17903)
- 理论(17249)
- 贸(17219)
- 实践(16173)
- 践(16173)
- 图书(16024)
- 技术经济(15109)
- 业(15045)
- 科技(14711)
- 商业(14385)
共检索到435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阳萍
以中部6省1994年~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期,利用价格指数法对中国国内贸易成本进行测算,发现中部地区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都有了较大程度提升,开展国内贸易的成本逐步下降,并且其贸易成本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必然关系;相比较而言,山西省国内贸易成本最高,安徽省国内贸易成本最低,而造成国内贸易成本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地区市场化程度、交通运输成本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区域贸易 贸易成本 价格指数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建
本文运用中国内地1994~2010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价格指数法对中国国内贸易成本进行测算,并对四个贸易区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国内贸易成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必然关系;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国内贸易成本,但仍存在公路高昂收费问题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对外开放会大大限制了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东部和南部贸易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内贸易成本具有正向影响,地方保护对贸易成本影响较低;西北贸易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未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地方政府保护较为严重。
关键词:
贸易成本 交通基础设施 地方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段玉婉 方萱 陈斌开 吴利学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本文建立多地区多行业且囊括行业间生产网络的量化空间模型,结构式估计了中国省际生产端和消费端贸易成本,量化分析两类贸易成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收入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从商品贸易成本的角度探究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济与福利效应以及其中的关键堵点,并提出地区层面实际收入变动的分解公式,清楚剖析了贸易成本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渠道。结果表明:地区间贸易成本带来了较大的效率损失;2007-2012和2012-2017年国内地区间贸易成本普遍呈下降趋势,有效促进了中国实际收入增长和地区间收入差距下降。当下降幅度相同时,生产端贸易成本下降的经济效应显著高于消费端,前者能有效促进实际收入增长,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劳动力要素跨地区流动对贸易成本的经济效应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结论说明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消除地区间中间品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障碍,能有效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建 许统生 涂远芬
采用1994-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FGLS模型考察了中国国内贸易成本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都有了较大程度提升,开展国内贸易的成本逐步下降;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显著降低了空间距离所带来的地理阻隔,但不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同,铁路网密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贸易成本,但公路网密度的提高却未能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地方政府保护仍是影响中国国内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国内贸易成本 交通基础设施 地方保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霞
量化评估"全球化效应"是贸易研究领域亟待突破的重要现实问题。在包含"时变距离变量"的结构引力模型中纳入国内贸易成本因素以全面考量"全球化"对跨国贸易成本和国内贸易成本的影响,使用时变距离效应估计系数的变化率(即"距离效应变化率")捕捉1997—2018年期间全球化对全球具有较强工业竞争力的国家之间制造业贸易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在引力模型贸易效应估计中引入国内贸易成本因素是解决"距离之谜"的关键,能够更为准确地捕捉全球制造业贸易中的"全球化效应";全球制造业贸易中的"全球化效应"具有明显的行业和国家异质性,其中行业视角下的经验估计揭示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化"慢化"的趋势,国家视角下的经验估计揭示了金融危机后全球化效应的逆转、深化、慢化、显现等四种不同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令羽
国内贸易(INTERNALTRADE)和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共同构成了贸易(TRADE)这一概念。贸易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进行商业活动”,即进行区别于生产,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英文中贸易的解释与中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海
中国的国内贸易行业,按照目前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所管理的范围划分,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批发零售、佣金代理等商品流通业;二是餐饮、旅店、理发、照相、洗染、修理等服务业;三是由商品流通行政部门所管理的肉类屠宰、企业加工、酒类酿造、调味品生产和商用机械等加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介跃建 李国辉
本文利用 SAS 软件对1985年~1995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的国内贸易(8项主要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中的类平均法进行分析,分析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国内贸易中的作用,分析结果为有关部门的决策者调查、统计经济资料提供依据,加大政府对落后地区的投资,促进国内贸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国内贸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铮 马新平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最新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非限定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相应分析,对我国国内贸易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进口、出口三者存在惟一的协整关系,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对外贸易中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相互影响较大,而进口、出口对国内贸易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微乎其微的,但在长期内影响却是显著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楚仁 赵红军
本文收集1997~2002年中国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对交易效率、硬交易效率和软交易效率进行了度量,并搜集这30个省市的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和人均GDP数据,对各省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与交易效率之间的演进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都随着交易效率的演进而演进,且在1997~2002年间,软交易效率比硬交易效率对贸易的影响更大。这表明,要推动我国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从多方面对交易效率进行改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贸易 交易效率 主成分分析 面板数据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冉净斐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之间关系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技术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对我国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是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主要由于是我国国内市场分割造成的。
关键词:
国内贸易 国际贸易 协整 因果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敏 孙慧
文章构建损益偏离指数探讨经济内循环视角下国内贸易中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内循环中经济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湖南、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受损地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吉林及西部等资源密集地区;省际贸易引致隐含碳转移规模差异显著,隐含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转移在空间上分离,有逆向转移的特征,印证了"损益偏离"现象;通过进一步的损益偏离分析发现中国省际贸易中普遍存在损益偏离现象,偏离程度以中度和轻微偏离为主;高度偏离关系发生在东部与中部省区之间、东部省区内部及东部与西部省区之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敏 孙慧
文章构建损益偏离指数探讨经济内循环视角下国内贸易中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内循环中经济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湖南、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受损地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吉林及西部等资源密集地区;省际贸易引致隐含碳转移规模差异显著,隐含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转移在空间上分离,有逆向转移的特征,印证了"损益偏离"现象;通过进一步的损益偏离分析发现中国省际贸易中普遍存在损益偏离现象,偏离程度以中度和轻微偏离为主;高度偏离关系发生在东部与中部省区之间、东部省区内部及东部与西部省区之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柳思维 赵锋 徐志耀
本文系统地对"十一五"以来国内贸易经济学科研究的主要进展与代表性成果进行了审视与剖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十二五"期间学科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十一五” 贸易经济 研究进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平 江康 贾瑞 周海川
在碳减排目标下,推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明确贸易隐含碳的排放问题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借助于CiteSpace对2005—2019年CNKI贸易隐含碳研究文献进行了发文量统计和共现网络分析,系统阐述了该领域研究力量合作网络分布、热点及演变趋势等。结论如下:一是发文量经历了“相对平稳增长—快速增长—相对平缓略有下降”几个阶段,符合技术成熟度理论“S型曲线”描述;二是研究群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合”态势,其中以闫云凤和杨来科及方修琦、魏本勇等为代表的作者群网络连接较强,但各作者群间的链接程度不高,且部分新兴作者研究网络独立;三是中科院和社科院系统居于研究主导地位,部分财经类和综合型高校表现突出,但总体上国内研究力量布局区域上不平衡,较多集中于东部;四是研究主要围绕贸易隐含碳的形成、现实意义、作用机制、测算及影响因素展开,具体包括隐含碳对贸易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贸易碳排放转移及碳减排机制,贸易隐含碳与低碳经济的联系,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碳关税与碳足迹等,并于2009—2012年间文献激增,此后发文量在高位运行且相对稳定,贸易环境规制、碳转移、全球价值链参与的碳减排效应等成为主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