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4)
- 2023(15755)
- 2022(13725)
- 2021(12884)
- 2020(10742)
- 2019(24616)
- 2018(24329)
- 2017(46872)
- 2016(24967)
- 2015(28038)
- 2014(27359)
- 2013(26441)
- 2012(23723)
- 2011(21105)
- 2010(20690)
- 2009(18939)
- 2008(17815)
- 2007(14913)
- 2006(12577)
- 2005(10277)
- 学科
- 济(94100)
- 经济(94002)
- 管理(72079)
- 业(67753)
- 企(57428)
- 企业(57428)
- 方法(47662)
- 数学(41158)
- 数学方法(40587)
- 贸(25511)
- 贸易(25500)
- 农(25231)
- 易(24749)
- 财(24125)
- 中国(23322)
- 业经(21600)
- 学(19728)
- 地方(18307)
- 理论(17244)
- 农业(16351)
- 务(16346)
- 财务(16270)
- 财务管理(16239)
- 和(15311)
- 企业财务(15243)
- 技术(15067)
- 环境(15013)
- 制(14895)
- 划(13125)
- 银(12536)
- 机构
- 学院(339235)
- 大学(337763)
- 管理(137561)
- 济(133465)
- 经济(130744)
- 理学(121207)
- 理学院(119959)
- 管理学(117641)
- 管理学院(117045)
- 研究(105325)
- 中国(75786)
- 京(69147)
- 科学(65906)
- 财(57949)
- 业大(50659)
- 所(50202)
- 农(50117)
- 中心(48263)
- 财经(48182)
- 研究所(46274)
- 江(46054)
- 范(44758)
- 师范(44363)
- 经(43987)
- 北京(42361)
- 经济学(39756)
- 院(39545)
- 农业(39402)
- 州(37992)
- 财经大学(36166)
- 基金
- 项目(244257)
- 科学(192683)
- 研究(179764)
- 基金(177520)
- 家(153815)
- 国家(152572)
- 科学基金(132445)
- 社会(112936)
- 社会科(107007)
- 社会科学(106982)
- 省(95725)
- 基金项目(94534)
- 自然(86879)
- 自然科(84877)
- 自然科学(84859)
- 教育(83618)
- 自然科学基金(83277)
- 划(80066)
- 编号(74519)
- 资助(72702)
- 成果(58125)
- 重点(54387)
- 部(53641)
- 发(51511)
- 创(51288)
- 课题(49789)
- 创新(47750)
- 科研(47170)
- 教育部(46501)
- 项目编号(46291)
- 期刊
- 济(135166)
- 经济(135166)
- 研究(92554)
- 中国(54344)
- 学报(51579)
- 管理(48308)
- 科学(47221)
- 农(44478)
- 财(43768)
- 大学(39793)
- 教育(37672)
- 学学(37587)
- 农业(31812)
- 技术(30252)
- 业经(24872)
- 经济研究(22904)
- 融(22429)
- 金融(22429)
- 财经(22081)
- 经(18830)
- 问题(18408)
- 贸(17593)
- 图书(17193)
- 商业(16438)
- 业(16248)
- 科技(16090)
- 理论(15541)
- 版(15420)
- 技术经济(15305)
- 实践(14427)
共检索到465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涛
中国加工贸易面临国内外双重困境,重新布局势在必行。从价值链重构的视角出发,分析认为加工贸易布局需要在保证加工贸易规模的同时实现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攀升。采用系统GMM法,通过对中国2004年~2015年各省份加工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并不能一下子从东部地区全部转移到西部地区,应采取渐进式转移,逐级向外扩散。同时,东部地区发展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价值链攀升;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互呼应,构建我国国内价值链。
关键词:
加工贸易布局 价值链重构 系统GMM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涛
中国加工贸易面临国内外双重困境,重新布局势在必行。从价值链重构的视角出发,分析认为加工贸易布局需要在保证加工贸易规模的同时实现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攀升。采用系统GMM法,通过对中国2004年2015年各省份加工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并不能一下子从东部地区全部转移到西部地区,应采取渐进式转移,逐级向外扩散。同时,东部地区发展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价值链攀升;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互呼应,构建我国国内价值链。
关键词:
加工贸易布局 价值链重构 系统GMM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译匀
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加工贸易行业的现状和困境,阐述产业转移升级的必然性以及苏州加工贸易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工贸易分工模式下企业的升级能力;提出重构国际—国内价值链,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价值链 加工贸易 产业转型 升级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娜 刘希宋 王发银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以系统的产业价值链的视角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形势,提出加大政策引导、把握转型方向,有节有度的针对性的凹透镜转型升级策略。
关键词:
产业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汤碧 陈莉莉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入转型升级的调整阶段。文章分析了近10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政策变化的取向,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工业增值率、进口中间投入比率、生产环节变化和出口复杂度指数(EXPY)来研究中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升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价值链视角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水军 袁凯华
受制于"两头在外"的嵌入弊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直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利用OECD-ICIO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过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含量,1995—2011年期间的出口利得实现了由22%到42%的快速攀升;并且这种价值攀升路径并非单纯的微笑曲线或哭泣曲线,而是以制造为支撑、以服务为动力,逐步实现由哭泣曲线到微笑曲线的转型变迁。不过受限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嵌入不足,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能陷入"低端服务—低端制造"的恶性循环。因此,未来价值攀升必须迈向链条上游并兼顾制造环节,才能真正"微笑"于全球价值链两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本文在阐释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研发能力与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人力资本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外商直接投资次之;而贸易开放度则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得出,中部六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顺利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中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本文在阐释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研发能力与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人力资本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外商直接投资次之;而贸易开放度则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得出,中部六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顺利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中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振东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价值创造的再构,全球价值链逐渐形成。本文结合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东莞面临的相关方面升级的各种困境和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和模型的支撑,提出东莞在全球价值链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的建议。
关键词:
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国林 江华
从全球价值链这个研究视角分析,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处于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中,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要在两个方面实现产业耦合,一方面要与国内支柱产业耦合,发展产业影响力和关联效应大的加工贸易;另一方面要与国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耦合,即通过功能升级、高新技术化并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等形式实现产业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 产业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子先
加工贸易的出现和发展是战后全球范围内产品内公司内分工深化的结果。从理论层面看,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等构成了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石。从实践层面看,综观欧美、港台等经济体的历史经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内容,加工贸易由"进"到"出"的过程是必然规律,加工贸易升级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实现,政府宜选择正面鼓励为主的政策导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剑亮
通过全球社会分工和价值创造重构,逐渐构建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世界各国企业只有依靠自身比较优势,才能更好提升竞争能力,有效融入全球价值链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渐对接了全球价值链,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展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技术研发对其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没有合理发挥劳动力、外资等因素的相关作用。在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大发展的现实状况下,我国今后需要在自主技术创新、吸引外资等方面下大力气予以积极推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燕梅
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巨大生存压力。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以山东省加工贸易企业为例,深入分析了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困境,同时结合山东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实际,研究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而提出了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艳 王诏怡
本文利用OECD-WTO最新国际投入产出表,通过测算19952011年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部门的GVC地位指数,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结果发现: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存在明显差异,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但大体呈上升趋势,而非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高但大体呈下降趋势;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悬殊很大,电子及光学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及皮革制鞋业等出口主导产业国际分工地位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高。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分工地位 加工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燕梅
加工贸易是山东省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对山东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山东省加工贸易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由价值链中间向两端拉伸的链条内升级,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调整的链条间升级和加工贸易经营主体转型升级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配套产业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推进本土内资企业发展、加快培养引进人才等促进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