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21)
- 2023(20224)
- 2022(17322)
- 2021(16124)
- 2020(13709)
- 2019(31372)
- 2018(31140)
- 2017(60180)
- 2016(32599)
- 2015(36595)
- 2014(36241)
- 2013(35842)
- 2012(32751)
- 2011(28824)
- 2010(29395)
- 2009(27634)
- 2008(27114)
- 2007(23885)
- 2006(21130)
- 2005(19021)
- 学科
- 济(133835)
- 经济(133646)
- 业(113211)
- 管理(109082)
- 企(99802)
- 企业(99802)
- 方法(61650)
- 数学(50647)
- 数学方法(49858)
- 财(41950)
- 农(40116)
- 业经(37010)
- 中国(33668)
- 制(29231)
- 务(28664)
- 财务(28568)
- 财务管理(28488)
- 农业(27486)
- 企业财务(27001)
- 地方(25356)
- 学(25117)
- 理论(24601)
- 技术(23678)
- 和(22445)
- 贸(22304)
- 贸易(22288)
- 易(21640)
- 划(21022)
- 体(20757)
- 银(20002)
- 机构
- 学院(461053)
- 大学(457892)
- 管理(185253)
- 济(184644)
- 经济(180637)
- 理学(159690)
- 理学院(157985)
- 管理学(155080)
- 管理学院(154211)
- 研究(145585)
- 中国(113434)
- 京(97759)
- 财(90599)
- 科学(88310)
- 农(72583)
- 所(71959)
- 财经(71502)
- 江(69628)
- 中心(67751)
- 业大(66359)
- 经(64825)
- 研究所(64346)
- 北京(61053)
- 范(58535)
- 师范(58048)
- 农业(56421)
- 州(56050)
- 经济学(55181)
- 院(53139)
- 财经大学(52858)
- 基金
- 项目(306954)
- 科学(243373)
- 研究(227155)
- 基金(223832)
- 家(193274)
- 国家(191592)
- 科学基金(166958)
- 社会(143931)
- 社会科(136339)
- 社会科学(136300)
- 省(120321)
- 基金项目(118038)
- 自然(108652)
- 自然科(106148)
- 自然科学(106127)
- 教育(105320)
- 自然科学基金(104209)
- 划(99916)
- 编号(93318)
- 资助(92568)
- 成果(75399)
- 重点(68135)
- 部(67867)
- 创(64993)
- 发(64407)
- 课题(63727)
- 创新(60212)
- 教育部(58995)
- 国家社会(58864)
- 制(58640)
- 期刊
- 济(207285)
- 经济(207285)
- 研究(136977)
- 中国(90441)
- 财(75054)
- 管理(72255)
- 农(66904)
- 学报(66815)
- 科学(62836)
- 大学(52305)
- 教育(50038)
- 学学(49259)
- 农业(45730)
- 技术(42953)
- 融(40432)
- 金融(40432)
- 业经(35710)
- 财经(35336)
- 经济研究(32299)
- 经(30322)
- 问题(27300)
- 业(25293)
- 技术经济(23857)
- 财会(22665)
- 版(21418)
- 现代(21381)
- 统计(21318)
- 图书(21282)
- 理论(21272)
- 科技(20606)
共检索到686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尹维劼 许江波 焦枫 刘红梅 陈菲 孙士霞
针对传统内部审计在为组织直接增加价值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本文探索性地提出内部审计增值的"价值链观",即内部审计以组织一系列的价值创造、价值增值活动和相应的业务流程为主要审计对象,通过内部审计的确认和咨询职能来优化组织的价值链,改进增值作业的效率,提高关键流程的管控水平,以达到增加组织价值的目标。在价值链观的指导下,本文聚焦于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内部审计,运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供应链审计能否成为增值型审计的新兴领域以及如何构建供应链的运行机制并加以有效实施,以充分发挥其增值功能。
关键词:
价值链 制造业企业 供应链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娜 张薇
随着审计观念的转变和内部审计的发展,增值型内部审计日益受到实务界的重视。作为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领域,供应链审计旨在通过供应链的作业流程审计找出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以对供应链流程活动审计为基础、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等特点,其理论基础为受托责任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制度仍停留在表面,进而导致传统供应链审计对企业价值增值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结合价值链相关理论,重点对案例企业增值型供应链审计的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企业实务应用开拓新思路。
关键词:
价值链 增值型供应链审计 内部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颖 柳芝
当前企业生产的复杂度日益提高,内部审计尤其是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此,审计部门需与时俱进,提高增值型内部审计水平,改善企业效益,实现价值增加。本文以内部审计和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上海通用为分析对象,研究对其供应链的生产环节,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建议。研究发现增值型审计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监督职能,而是扩展到评价和咨询职能,旨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供应链各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内部审计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审计技术。
关键词:
价值链理论 内部审计 上海通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颖 柳芝
当前企业生产的复杂度日益提高,内部审计尤其是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此,审计部门需与时俱进,提高增值型内部审计水平,改善企业效益,实现价值增加。本文以内部审计和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上海通用为分析对象,研究对其供应链的生产环节,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建议。研究发现增值型审计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监督职能,而是扩展到评价和咨询职能,旨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供应链各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内部审计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审计技术。
关键词:
价值链理论 内部审计 上海通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阳 李曼竹 冯银虎
文章基于价值网络嵌入视角,以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制造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直接和间接同群效应的产生动因,实证检验了直接和间接同群效应的模仿路径及异质性。结果发现:目标企业倾向于跟随行业内绿色供应链管理绩优企业而触发结果模仿路径下的直接同群效应,在频率模仿及特征模仿路径下则表现出显著的“反同群效应”;绿色供应链管理同群效应会通过提升供应商所在行业竞争程度而间接促进目标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提升,即存在以行业竞争程度为中介的间接同群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结果模仿路径下,高融资约束企业、高高管薪酬企业以及大型企业更易受到同群效应影响。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管理 同群效应 价值网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兰素英 于敏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视角,探讨了OPM战略、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通过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统计推断方法估计出现金周转期的门限值,以此作为是否实施OPM战略的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OPM战略、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实施OPM战略、缩短生产和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都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和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但是否实施OPM战略和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的交互项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原因是实施OPM战略的企业,其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和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骆温平 张季平 高永琳
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多边联动,不仅能够改善制造企业供应链绩效,而且还能够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文章运用了社会网络理论、企业资源理论和战略联盟理论,探讨了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多边联动,不断改善制造企业供应链绩效的机理,并且构建了信任、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189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企业的直接客户(制造企业)对物流企业的信任,将显著影响收货方对物流企业的信任;直接客户(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信息共享的效果,必将影响收货方
关键词:
供应链 物流企业 制造企业 多边联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美
文章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结合两业互动中具体企业的不同地位,以不完全信息互动博弈的概念剖析为基础,进行了基于博弈论框架的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供应链合作的机制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倩 张睿涵
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成本的中介作用,探讨了服务型制造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绩效的影响,构建了"服务型制造—供应链核心企业成本—供应链核心企业绩效"模型,基于对我国600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型制造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2)供应链核心企业成本的降低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3)供应链核心企业成本在服务型制造影响供应链核心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烁 李清
共享审计是外部审计的一种新的方式。从企业创新角度切入,以沪深两市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与供应链上下游交易对象共享审计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并探究融资约束和供应链集中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共享审计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具体表现为共享审计能够促进实质性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不对战略性创新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和供应链集中度在共享审计对企业创新水平以及实质性创新水平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只有当公司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水平较高、在交易中担任卖方角色时,上述共享审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才会存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宏波 刘子鹏 彭继宗 韩蓄
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实现制造业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诸多挑战,从供应链配置角度考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借助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探讨了供应链配置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配置集中化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渠道看,供应链配置集中化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非高技术行业、非国有以及拥有较低市场地位的制造业企业中,供应链配置集中化作用效果更显著,且作用效果主要出自供应链配置上游集中化,并作用于企业混入式服务化。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程度对上述结果具有调节作用,且主要作用于企业混入式服务化。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和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同时为企业供应链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茜茜 高翔 黄建忠
工业机器人凭借其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广泛应用已成为提升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战略工具。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工业机器人数据,从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双侧视角,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对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采用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策略和进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显著;具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从影响机制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通过资本深化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生产率效应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影响中的来源风险、断裂风险和行业扩散效应。本文为运用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中国制造业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文章运用系统协同理论,深入分析了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多边合作中供应链系统自组织的五大控制参量和两组序参量。研究发现控制参量是由供应链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决定(外部因素),序参量则取决于供应链自身的互补性资源与能力(内部因素),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会使供应链中互补性资源与能力产生不同的组合(涨落)。可以较好地解释在开放式复杂供应链系统中,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间非线性相互关系经多边合作形成协同,使整个供应链系统从无序态转向有序态的一般规律。文章构建了基于流程协同的供应链多边合作模型,有助于揭示在互补性资源与
关键词:
物流企业 流程协同 价值创造 物流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文章运用系统协同理论,深入分析了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多边合作中供应链系统自组织的五大控制参量和两组序参量。研究发现控制参量是由供应链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决定(外部因素),序参量则取决于供应链自身的互补性资源与能力(内部因素),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会使供应链中互补性资源与能力产生不同的组合(涨落)。可以较好地解释在开放式复杂供应链系统中,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间非线性相互关系经多边合作形成协同,使整个供应链系统从无序态转向有序态的一般规律。文章构建了基于流程协同的供应链多边合作模型,有助于揭示在互补性资源与能力的驱动下,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如何通过信息共享实现流程协同,最终实现多边合作方式下彭罗斯租金的获取。
关键词:
物流企业 流程协同 价值创造 物流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文章运用系统协同理论,深入分析了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多边合作中供应链系统自组织的五大控制参量和两组序参量。研究发现控制参量是由供应链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决定(外部因素),序参量则取决于供应链自身的互补性资源与能力(内部因素),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会使供应链中互补性资源与能力产生不同的组合(涨落)。可以较好地解释在开放式复杂供应链系统中,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间非线性相互关系经多边合作形成协同,使整个供应链系统从无序态转向有序态的一般规律。文章构建了基于流程协同的供应链多边合作模型,有助于揭示在互补性资源与
关键词:
物流企业 流程协同 价值创造 物流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