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9)
2023(18186)
2022(15126)
2021(13985)
2020(11639)
2019(26713)
2018(26270)
2017(50232)
2016(27025)
2015(30333)
2014(30099)
2013(29132)
2012(26292)
2011(23321)
2010(23052)
2009(20990)
2008(20045)
2007(17274)
2006(14942)
2005(12778)
作者
(76081)
(63360)
(62496)
(59882)
(40220)
(30231)
(28567)
(24963)
(24151)
(22194)
(21536)
(21333)
(20027)
(19779)
(19676)
(19230)
(18905)
(18760)
(18092)
(17993)
(15538)
(15427)
(15362)
(14549)
(14160)
(13968)
(13838)
(13795)
(12643)
(12516)
学科
(106580)
经济(106462)
管理(77582)
(73386)
(60944)
企业(60944)
方法(48354)
数学(41902)
数学方法(41294)
(31987)
中国(29679)
(27132)
业经(25987)
(23888)
地方(21627)
农业(21285)
(19466)
理论(18731)
(17383)
贸易(17373)
(16892)
(16825)
财务(16805)
财务管理(16770)
(16454)
技术(16184)
环境(16063)
企业财务(15874)
(15619)
银行(15573)
机构
大学(373789)
学院(372479)
管理(147826)
(143928)
经济(140771)
理学(128981)
理学院(127552)
管理学(124977)
管理学院(124317)
研究(122426)
中国(89333)
(79235)
科学(77408)
(65276)
(61289)
(59759)
业大(57394)
中心(55841)
研究所(54841)
(53842)
财经(52837)
(50998)
师范(50472)
北京(49057)
(48181)
农业(47772)
(45492)
(43440)
经济学(43008)
师范大学(40859)
基金
项目(265024)
科学(209184)
研究(193100)
基金(192613)
(168310)
国家(166923)
科学基金(144265)
社会(121895)
社会科(115373)
社会科学(115343)
(103890)
基金项目(102149)
自然(94398)
自然科(92256)
自然科学(92233)
自然科学基金(90513)
教育(89483)
(87301)
编号(78991)
资助(78168)
成果(62967)
重点(59191)
(57600)
(55877)
(54977)
课题(54276)
创新(51212)
科研(50736)
国家社会(50357)
教育部(49539)
期刊
(153397)
经济(153397)
研究(106015)
中国(70120)
学报(61382)
(56667)
科学(55586)
管理(53738)
(49991)
大学(47166)
教育(44849)
学学(44201)
农业(39082)
技术(33754)
(27962)
金融(27962)
业经(27135)
财经(25002)
经济研究(24681)
(21327)
问题(20312)
图书(20211)
(19625)
(18705)
科技(18103)
技术经济(17050)
理论(16730)
商业(16238)
现代(16141)
业大(16049)
共检索到531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韬  
传统城乡空间演化是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认为城乡空间的拓展和变迁是二三产业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的现象,源于中心-外围理论的产业集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农村一致被认为是城市的腹地,从属于城市的控制。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跟企业一样,都属于经济组织,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城乡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因来自于城乡价值链的空间重组、调整和转移。城乡空间演化的过程必然会伴随城乡空间价值链的增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珂  李震  周建  
在简要分析我国目前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现状与空间价格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如何将空间价格均衡理论应用于城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与分析的研究框架,最后给出了一个具有典型群落结构的城乡农产品供应链网络分析的具体研究实例,以深化对此框架的说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福英  
随着IT信息技术的成熟,财务管理软件得到广泛的运用,企业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引入"价值链"模型,以北信源为例,将财务与业务信息一体化的理念,基于ERP管理软件的形式具体实施运用。同时对北信源主营业务价值链的主要环节的利润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财务价值变化背后的业务行为,弥补传统会计报表存在的缺陷,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福英  
随着IT信息技术的成熟,财务管理软件得到广泛的运用,企业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引入"价值链"模型,以北信源为例,将财务与业务信息一体化的理念,基于ERP管理软件的形式具体实施运用。同时对北信源主营业务价值链的主要环节的利润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财务价值变化背后的业务行为,弥补传统会计报表存在的缺陷,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文革  吴妹  
增加值出口指标、区域价值链指标和VSS指数等分析研究表明:金砖国家彼此间的增加值出口量不断扩大,价值链融合程度逐步增强,产业间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国间增加值出口和价值链融合程度有显著促进作用;金砖区域贸易潜力可分为潜力再造型、开拓型和巨大型三种,建立以金砖国家为主的多边自由贸易区将会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促进金砖国家一体化大市场的构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文革  吴妹  
增加值出口指标、区域价值链指标和VSS指数等分析研究表明:金砖国家彼此间的增加值出口量不断扩大,价值链融合程度逐步增强,产业间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国间增加值出口和价值链融合程度有显著促进作用;金砖区域贸易潜力可分为潜力再造型、开拓型和巨大型三种,建立以金砖国家为主的多边自由贸易区将会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促进金砖国家一体化大市场的构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金林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对"两型社会"内涵与本质的分析入手,探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淑梅  高敬云  
21世纪以来,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代表的巨型区域贸易协定竞相施加系统性和全球性影响:通过制定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深化其区域一体化程度,在解构现有价值链的同时,正在试图重构全球价值链。在分析后TPP时代区域一体化特征的基础上,从TPP边境后新规则视角,探究不断深化的区域一体化正在如何重构全球价值链。通过分析得出,借助整合和创新区域价值链上各经济体的经贸规则,不断深化的区域一体化在促进区域内经贸活动的自由化、便利化、标准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淑梅  高敬云  
21世纪以来,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代表的巨型区域贸易协定竞相施加系统性和全球性影响:通过制定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深化其区域一体化程度,在解构现有价值链的同时,正在试图重构全球价值链。在分析后TPP时代区域一体化特征的基础上,从TPP边境后新规则视角,探究不断深化的区域一体化正在如何重构全球价值链。通过分析得出,借助整合和创新区域价值链上各经济体的经贸规则,不断深化的区域一体化在促进区域内经贸活动的自由化、便利化、标准化和协调化的同时,正逐渐割裂即有价值链分工格局,进而可能彻底破坏现有价值链,从而达到重构全球价值链的目的。不管未来TPP的命运如何,西方发达经济体以TPP规则力图重新改写全球经贸规则的事实无法改变。中国要从世界制造中心发展为世界创造中心,必须彻底摆脱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面临"低端锁定"和"高端封锁"的困境。因此,从如何深化区域一体化提出了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华斌  袁奇峰  宋凤  
现行的城乡规划和管理单一强调建设用地,忽视了对整个区域起生态支撑作用的非建设用地,对城乡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提出应重新审视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探索相应的规划思路。总结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乡非建设用地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其原因。在辨析城乡非建设用地的用地类型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城乡非建设用地的识别方法。最后,基于城乡一体化理论,探索了城乡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新萍  
如何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首要任务。然而长期的城乡分割体制不仅严重阻碍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导致城市化滞后,而且也是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扩大、阻碍统一劳动力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此直接制约了城乡就业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尽快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和刺激内需,是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丰华  白永秀  吴振磊  
测度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是科学合理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从具有明确内涵与清晰外延的城乡社会一体化概念出发,文章构建了包含27个基础指标的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2006-2012年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呈现东部与东北水平较高,中、西部水平较低的状态;城乡社会一体化"中等水平集团省份"已经形成。2006-2012年,除少部分省份外,大部分省份城乡社会一体化排位基本稳定。据此,我们应做好三个相结合,提升我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吉迎东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一些地方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明显甚至有继续扩大之势。要从根本上化解这一矛盾,必须寻找新的城乡空间整合与优化方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进而推动城镇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业苗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和谐社会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核心内容和首要价值导向是维护社会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我国既往的城乡公共服务有失公允,国家包揽了城市所有的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却要农民自己承担。因此,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构建,一要纠正农村公共服务的不公正制度安排,二要制定具体的惠及农村社会的措施,并最终消除农村公共服务的盲区和灰色地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佘高红  王锦  
分析传统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格局,找出阻碍城乡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全球化为契机,提出通往城乡一体化这一理想境界的门径是地区城市(RegionalCity)———一种新型的城市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