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0)
- 2023(15589)
- 2022(12612)
- 2021(11715)
- 2020(9877)
- 2019(22176)
- 2018(21983)
- 2017(42308)
- 2016(22320)
- 2015(24864)
- 2014(23941)
- 2013(23302)
- 2012(20480)
- 2011(17831)
- 2010(17674)
- 2009(16244)
- 2008(15807)
- 2007(13983)
- 2006(11875)
- 2005(10607)
- 学科
- 业(95679)
- 济(95065)
- 经济(94972)
- 企(87642)
- 企业(87642)
- 管理(82779)
- 方法(43579)
- 数学(34629)
- 数学方法(34231)
- 业经(31928)
- 财(30989)
- 农(29587)
- 中国(25009)
- 技术(22552)
- 务(22531)
- 财务(22483)
- 财务管理(22453)
- 企业财务(21275)
- 农业(20769)
- 贸(19437)
- 贸易(19426)
- 易(19006)
- 制(17838)
- 理论(17786)
- 和(16558)
- 划(16472)
- 策(16354)
- 地方(16070)
- 技术管理(14825)
- 体(14144)
- 机构
- 学院(305719)
- 大学(299281)
- 济(132149)
- 管理(130908)
- 经济(129991)
- 理学(113291)
- 理学院(112347)
- 管理学(110806)
- 管理学院(110229)
- 研究(88629)
- 中国(71214)
- 财(60582)
- 京(60388)
- 科学(50252)
- 财经(48454)
- 江(45660)
- 经(44181)
- 农(43770)
- 中心(42563)
- 业大(41093)
- 所(40610)
- 经济学(40209)
- 商学(36474)
- 研究所(36446)
- 北京(36433)
- 经济学院(36413)
- 商学院(36155)
- 财经大学(35829)
- 州(35813)
- 范(35509)
- 基金
- 项目(207066)
- 科学(168296)
- 研究(156015)
- 基金(154124)
- 家(131113)
- 国家(129958)
- 科学基金(116662)
- 社会(103819)
- 社会科(98736)
- 社会科学(98715)
- 省(82075)
- 基金项目(81722)
- 自然(73718)
- 自然科(72193)
- 自然科学(72180)
- 教育(71576)
- 自然科学基金(70974)
- 划(66676)
- 编号(62717)
- 资助(60756)
- 创(49138)
- 成果(48108)
- 部(46064)
- 重点(45256)
- 创新(45014)
- 发(44671)
- 国家社会(43709)
- 业(42271)
- 课题(41288)
- 人文(41169)
- 期刊
- 济(142580)
- 经济(142580)
- 研究(85280)
- 中国(56339)
- 管理(54898)
- 财(51429)
- 农(40668)
- 科学(38538)
- 学报(36621)
- 技术(31625)
- 大学(30472)
- 教育(29135)
- 学学(28785)
- 农业(28215)
- 融(26698)
- 金融(26698)
- 业经(26318)
- 财经(24381)
- 经济研究(22775)
- 经(21092)
- 问题(19080)
- 技术经济(18208)
- 业(18123)
- 贸(15823)
- 财会(15679)
- 商业(15444)
- 现代(15414)
- 科技(15052)
- 策(13984)
- 世界(13773)
共检索到445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盛玉雪 刘秉镰 丁明磊
本文结合区域产业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利用两阶层线性模型,实证价值链片段化背景下知识溢出对提升企业创新的作用,认为区域多样化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低层级扎堆式"聚集和"锁定效应",区域专业化倾向于抑制企业创新,且生产与研发的错位会使摆脱"锁定效应"变难;研发环节知识溢出通过提高企业知识积累的产出弹性,生产环节知识溢出通过提高研发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促进创新。
关键词:
知识溢出 价值链片段化 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珊
引入创新价值链分析框架,利用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区域知识溢出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归纳区域知识溢出特征设计区域知识溢出指数,采用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知识溢出效应作用最明显。将创新价值链区分为两个阶段后,发现区域知识溢出对自主创新的正向推动作用主要集中在创新研发阶段;而在创新应用阶段,由于受到企业运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非国有企业受区域知识溢出的影响更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仁桥 宋莹 钱丽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2008—2015年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产出均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在绿色科技研发阶段,R&D经费支出对相邻地区绿色专利产出正溢出效应明显,产学研合作会显著促进本地区新产品项目产出的提升;在绿色成果转化阶段,绿色专利申请量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绿色GDP产出的提升,环保投入、政府支持对相邻地区绿色GDP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绿色专利申请量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两阶段价值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任重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呈现新的特点,领导企业的并购是更为常见的并购扩张形式,其在全球范围的跨国并购具有代表性。在一个连续双寡头的价值链结构中,引入技术溢出参数,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全球价值链中领导企业的横向一体化行为、技术溢出对创新激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市场需求规模扩大、并购成本降低,行业内技术溢出水平较高情形下,领导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兼并行为来获取价值链中的租金。全球价值链中,较高技术溢出水平不利于领导企业的创新投资,横向一体化行为也不利于价值链纵向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的创新投资激励。启示是,以激励机制引导全球价值链中的本土龙头企业通过"跨价值链的学习"逐步提高技术创新的领先优势,增强其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对价值链的综合管理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有德 孟醒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分价值链统计的OFDI存量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的研发、制造和营运机构是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而非经营性机构和原料获取机构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溢出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主要依靠研发机构的溢出,中西部地区主要依靠制造和营运机构的溢出,而在西部地区,贸易机构也是逆向技术溢出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东中部地区,FDI仍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只有在西部地区,OFDI才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导;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与境内资本的研发效率呈现出替代关系;货物进出口贸易对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陶锋
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内知识溢出的效果受到组织间社会资本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中国转型期特定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影响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代工制造业的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显性知识溢出仅对渐进式技术改良具有促进作用,而隐性知识溢出还对企业参与产品开发设计(即ODM)具有促进作用;社会资本不仅对技术创新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还在隐性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溢出的效果更依赖于社会资本;与传统行业相比,高技术行业涉及更多隐性知识,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也更重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易巍 龙小宁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加快推进其知识溢出对于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匹配中国高校专利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专利数据,构造企业与本省份高校的"技术距离"指标,利用2008—2015年2472家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高校知识溢出对异质性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科研投入每增加1%,与其"技术距离"越近的本省份上市企业的研发产出将增加约2%,高校知识溢出强度与校企间"技术距离"呈倒U型关系。高校主要通过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与合作研发等知识溢出途径促进企业创新。利用各省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政策中的科研人员收益分成占比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与民营企业相比,高校知识溢出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更大;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企业从高校知识溢出中获益最大;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地区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越大。最后,本文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创新引领作用与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知识溢出 企业创新 技术距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培育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企业是集群中最活跃的行为主体,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关键要素。首先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要素,明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当前集群企业的现实,从吸收能力视角提出了知识溢出支撑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进行了分析,知识溢出
关键词:
知识溢出 集群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阁 庞瑞芝
将数据要素纳入企业创新决策模型,并将企业创新分为高端创新与低端创新,从理论上阐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及其“低端锁定”的影响。基于此,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而且有助于改善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由于数据知识溢出对高端创新的成本抑减效应更大,因而数字化转型对具备更强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企业的高端创新作用更大;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改善作用在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业以及国企、非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胜 梁靓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通过数字化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区域创新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利用面板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究数字经济激励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科技成果的价值转化效率。通过测算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运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差异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且提升效果在技术创新阶段强于在成果转化阶段;数字经济对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技术创新阶段表现明显,在成果转化阶段存在一定的数字隔离;数字经济的创新激励效应因地理位置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具有异质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有更多的数字经济创新溢出红利,其数字化程度越高,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越大,但会阻碍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区域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良性市场机制的构建和创新活力的培育;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创新激励效应,合理搭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间的桥梁,探索更高效的技术成果价值实现途径,构建国内大循环自主可控创新链;针对不同地理位置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采取异质性措施,增强区域创新的协调性和联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包耀东 张悟移 程林 王海船
应对产业升级,物流企业迫切需要进行服务模式创新。本文简述了知识价值链及物流企业知识价值链,提出了基于知识价值链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型,对物流服务理念创新、物流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知识价值链 物流服务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陶锋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代工制造业实现了规模的急剧扩张,但由于吸收能力弱,代工制造业创新绩效和国际竞争力低下,并在金融危机中遭遇重创。本文在全球价值链国际代工联盟知识溢出的框架内,分析了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机制,并构建吸收能力指数,利用珠三角代工制造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代工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正的调节效应,即吸收能力增强了外部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与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相比,在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中,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更重要;在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中,隐性知识溢出对代工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重要,而在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中,显性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