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55)
2023(22620)
2022(19068)
2021(17594)
2020(14715)
2019(33783)
2018(33436)
2017(64014)
2016(34473)
2015(38822)
2014(38292)
2013(38075)
2012(35052)
2011(31456)
2010(32051)
2009(29920)
2008(29011)
2007(25885)
2006(23115)
2005(20942)
作者
(98292)
(81735)
(81089)
(77189)
(52281)
(39085)
(36947)
(31797)
(31225)
(29309)
(27951)
(27801)
(26067)
(26028)
(25159)
(25131)
(24179)
(23914)
(23519)
(23457)
(20454)
(19960)
(19772)
(18820)
(18315)
(18220)
(18211)
(18086)
(16451)
(16104)
学科
(144308)
经济(144125)
(114203)
管理(110466)
(98747)
企业(98747)
方法(59347)
数学(48464)
数学方法(47844)
中国(42678)
(42653)
(41990)
业经(39902)
地方(34606)
(33442)
(30355)
金融(30350)
(30103)
银行(30058)
农业(29240)
(28895)
(27904)
财务(27814)
财务管理(27764)
(27224)
企业财务(26337)
理论(25701)
(25158)
贸易(25134)
技术(24849)
机构
学院(486276)
大学(484428)
(197684)
经济(193273)
管理(192783)
理学(164712)
理学院(162895)
研究(161809)
管理学(160226)
管理学院(159302)
中国(128395)
(104318)
科学(96977)
(95411)
(80269)
(78059)
(77272)
中心(75352)
财经(74444)
研究所(72131)
业大(69310)
(67499)
北京(65810)
(63917)
师范(63309)
(60727)
农业(60412)
(59178)
经济学(59154)
财经大学(55049)
基金
项目(321702)
科学(254296)
研究(239157)
基金(232877)
(201096)
国家(199300)
科学基金(172865)
社会(151800)
社会科(143793)
社会科学(143755)
(126495)
基金项目(122935)
自然(110823)
教育(109546)
自然科(108227)
自然科学(108203)
自然科学基金(106272)
(104968)
编号(98546)
资助(95277)
成果(80060)
重点(71740)
(70762)
(70651)
(67939)
课题(67822)
创新(63007)
国家社会(62226)
教育部(60972)
(60827)
期刊
(227641)
经济(227641)
研究(146912)
中国(102233)
(76820)
管理(76014)
(71712)
学报(70894)
科学(67035)
大学(55274)
教育(55024)
(54740)
金融(54740)
学学(51735)
农业(48580)
技术(44973)
业经(38886)
财经(37119)
经济研究(34589)
(31939)
问题(29499)
(26920)
图书(26905)
技术经济(24545)
现代(23009)
理论(22821)
科技(22196)
商业(22162)
(21976)
(21641)
共检索到747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玉英  李雪兰  陈静蕊  
本文从价值链整合视角出发,探究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思路,构建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模型,并针对制造业发展困境与金融服务缺位,提出了提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措施。同时以夹江县造纸业为例,研究金融服务业和造纸业的融合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夹江县支行课题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茹莉  
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全球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河南要实现向工业强省迈进的目标,也必须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从经济基础、资源、市场等方面来看,河南已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并且面临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机遇;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资源集聚、大力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等措施的实施,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提高产业整体合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洪群联  王晓红  
闵行区是上海市近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徐汇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高科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近年来,两区都出现了工业增速下滑、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二业融合")加快的情况。一、融合发展的情况与成效(一)二业融合发展,有力地支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简晓彬  陈伟博  
文章基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和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C-D)函数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能够降低制造业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但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制造业的实证检验发现:从行业整体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小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度;从行业细分看,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但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动力效应并不显著。基于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可通过创新效应、制度效应、配置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四大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空间上主要通过直接效应表现出来。邻近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对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负向溢出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向的直接效应,这主要与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及发展阶段有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娟  张鹏  
利用2002—2016年我国27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探究全球生产网络下服务内容嵌入方式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我国制造业服务转型过程中,不同类型行业中服务内容嵌入结果不同,明确服务要素嵌入重点、形成新动能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产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仍然更偏向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当前"服务化陷阱"依然存在,相对于高端技术产业,中低端制造产业问题更为严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当前高端制造业发展,服务素质偏低降低了制造业经济增长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丰富和完善了二者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洁  李雪源  陈海波  
本文从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指标入手,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性进行了测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分别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和制造业行业进行归类,最后提出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成东  李安琦  蔡渊渊  
将产业融合因素引入产业GVC攀升评价体系之中,基于资源稀缺性,从效率视角揭示产业融合对产业GVC攀升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评价体系,并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在实证研究时段内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GVC价值位势攀升效率波动不大,但各细分行业GVC价值位势攀升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性;产业融合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业GVC价值位势攀升效率具有直接和间接双重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产业融合可促进产业GVC价值位势的攀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赵龙双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特点,对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问题进行研究,将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在产品价值链上的融合分成4种方式,即发现环节的融合、设计环节的融合、生产环节的融合以及销售环节的融合;并对影响因素和融合效应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步双  郭逸鹭  袁婷婷  徐洁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并结合江苏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偏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在全球化视角下,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未能在二者的发展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就此对促进江苏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高寿华  
文章根据浙江省199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VAR),并利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还是自我增强作用,二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融合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