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5)
- 2023(11878)
- 2022(10038)
- 2021(9615)
- 2020(8195)
- 2019(18771)
- 2018(18456)
- 2017(34587)
- 2016(18912)
- 2015(21838)
- 2014(21679)
- 2013(20464)
- 2012(18399)
- 2011(16348)
- 2010(16167)
- 2009(14723)
- 2008(14152)
- 2007(12523)
- 2006(10473)
- 2005(8967)
- 学科
- 济(69918)
- 经济(69838)
- 管理(59011)
- 业(55932)
- 企(49469)
- 企业(49469)
- 方法(37972)
- 数学(33658)
- 数学方法(33106)
- 财(22836)
- 中国(18685)
- 农(16836)
- 务(16781)
- 财务(16722)
- 财务管理(16690)
- 企业财务(16010)
- 制(15333)
- 业经(15076)
- 理论(14922)
- 学(13992)
- 教育(13289)
- 技术(13202)
- 体(11490)
- 和(11350)
- 地方(11254)
- 农业(11117)
- 贸(10770)
- 贸易(10766)
- 易(10490)
- 银(10213)
- 机构
- 大学(262405)
- 学院(257027)
- 管理(103574)
- 济(97642)
- 经济(95410)
- 理学(90701)
- 理学院(89763)
- 管理学(87794)
- 管理学院(87308)
- 研究(80073)
- 中国(57711)
- 京(54094)
- 科学(48956)
- 财(46164)
- 农(39382)
- 业大(38888)
- 所(37820)
- 中心(37661)
- 江(37629)
- 财经(37600)
- 研究所(34506)
- 经(34501)
- 范(34314)
- 师范(33910)
- 北京(33186)
- 农业(30862)
- 院(30232)
- 州(29805)
- 经济学(29351)
- 技术(28936)
- 基金
- 项目(182263)
- 科学(145275)
- 研究(133986)
- 基金(132665)
- 家(115302)
- 国家(114347)
- 科学基金(100062)
- 社会(84111)
- 社会科(79620)
- 社会科学(79601)
- 省(72691)
- 基金项目(69951)
- 自然(66098)
- 教育(65580)
- 自然科(64673)
- 自然科学(64652)
- 自然科学基金(63492)
- 划(61220)
- 编号(54565)
- 资助(54433)
- 成果(44278)
- 重点(41001)
- 部(40669)
- 创(39606)
- 课题(38011)
- 发(37275)
- 创新(36648)
- 大学(36424)
- 教育部(35570)
- 科研(35368)
共检索到368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隽萍 杨宏旭
本文基于系统论角度,从"点"、"链"、"网"3个层次,构建了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的价值形成体系,并通过价值体系的层层分析,明确价值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即是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新价值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 价值形成 价值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隽萍 蔡莉
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的价值形成机理是指导其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价值形成的关键影响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智力资本的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的价值形成机理,并形成理论模型;同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理论假设,并对实证结果做出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隽萍 蔡莉
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在这一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特征分析是探讨大学衍生公司价值形成机理的核心和基础;在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智力资本的各个维度对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价值形成的影响机理是未来研究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科技型大学衍生公司 智力资本 特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华夏 杨雪琳 刘梦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型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有效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内部控制,通过有效获取、整合和利用资源,稳定基础,提升效益,创造价值。为此,本文从价值创造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状况,设计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基于价值创造的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
关键词:
价值创造 内部控制 评价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蒋然 杨哲 封笑笑
受传统金融体系避险特性的影响,融资难成为长期制约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科技型企业的成长特征对现行信贷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优化,利用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5家科技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是合理有效的,可作为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评价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信贷评价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瑞琴 黄云婷
虽然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由于起步较晚,产品创新水平和程度不高,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明显的大背景之下,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势必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构建金融衍生市场风险预警体系,积极做好风险预警工作,为危机预测和金融监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颖 姜思博
基于知识基础观和企业成长理论,从情境、主体、内容、过程4个知识共享层面对科技型衍生创业企业知识共享的要素进行探究。以此为核心,构建基于共享情境的科技型衍生创业企业的知识共享模式,创业生存期-迁移式知识共享模式、快速发展期-协同式知识共享模式和成熟蜕变期-驱动式知识共享模式,为科技型衍生创业企业进行知识共享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琼琼 罗公利
企业的价值共创体系模型构建是对企业价值共创体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文章以超网络理论为工具在体现各类价值模块及属性复杂性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层级结构的企业价值共创体系超网络拓扑模型,并根据超网络特征定义了体系价值创造能力的几种关键指标,通过仿真分析对比了两种价值流转策略下指标的差异,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昕 高楠 丁黎黎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外汇衍生工具使用→企业治理效果调整→企业价值变化"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中国外汇衍生工具的使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工具的使用能够提高企业价值约3.3%;从作用路径来看,使用外汇衍生工具可通过减缓投资不足、代理成本下降和避免财务困境来提高企业价值,但节税收益增加的渠道未能通过中介效应检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子舟
我国产业工人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技能形成是农民工、传统产业工人、青年技术工人等群体转型发展的关键;加快推动技能形成,是国家长治久安、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技能形成体系存在培训政策取向工具化、雇主参与意愿偏低、劳动者学习风险偏高、认证机制失灵等问题。新时期构建新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要从技能投入、技能供应、技能使用、技能评价四个环节着手,分别构建多元的成本分担体系、持续的生涯教育体系、开放的劳动力用工体系、产出导向的质量评估体系。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性"三个关键词,推动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发力,着眼育人系统的结构性调整,促进技能形成体系的改革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志东 王立杰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影响的加深,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创新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对金融与经济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国际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变化趋势,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衍生金融工具创新风险监管体系。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创新 风险 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春枝 黄建丹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传统金融监管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提高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应从内部控制、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来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监管体系 构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辉
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性在国内外一系列金融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衍生金融工具正愈行愈近。为此,从我国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必须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吸取试点工作中的教训,正确认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全方位地构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管体系。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 监管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冬吾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可通过创业风险投资、科技支行、科技保险、资本市场等途径获取融资,然而,其金融服务体系却出现了创业风险投资短期行为严重、恶性担保、资本市场不健全、科技保险作用有限等诸多问题。应结合我国国情,从完善政策、发展多元化融资服务、创新产品和优化平台等方面,构建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
科技 中小微企业 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冬吾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可通过创业风险投资、科技支行、科技保险、资本市场等途径获取融资,然而,其金融服务体系却出现了创业风险投资短期行为严重、恶性担保、资本市场不健全、科技保险作用有限等诸多问题。应结合我国国情,从完善政策、发展多元化融资服务、创新产品和优化平台等方面,构建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
科技 中小微企业 金融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