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2)
- 2023(16219)
- 2022(14053)
- 2021(13200)
- 2020(11051)
- 2019(25242)
- 2018(24960)
- 2017(48397)
- 2016(25975)
- 2015(28918)
- 2014(28053)
- 2013(27295)
- 2012(24688)
- 2011(22016)
- 2010(21615)
- 2009(19535)
- 2008(18724)
- 2007(16120)
- 2006(13534)
- 2005(11317)
- 学科
- 济(97011)
- 经济(96908)
- 管理(77545)
- 业(74855)
- 企(64414)
- 企业(64414)
- 方法(48218)
- 数学(41677)
- 数学方法(41087)
- 财(25892)
- 中国(25028)
- 农(24943)
- 业经(22878)
- 学(21658)
- 技术(21130)
- 地方(18513)
- 理论(18243)
- 务(17499)
- 财务(17426)
- 财务管理(17397)
- 贸(17236)
- 贸易(17227)
- 制(16992)
- 农业(16854)
- 易(16747)
- 企业财务(16556)
- 和(15851)
- 环境(14993)
- 银(14671)
- 银行(14629)
- 机构
- 大学(352781)
- 学院(351560)
- 管理(144190)
- 济(136532)
- 经济(133663)
- 理学(126608)
- 理学院(125259)
- 管理学(122938)
- 管理学院(122284)
- 研究(110670)
- 中国(80369)
- 京(73165)
- 科学(69954)
- 财(61525)
- 农(53543)
- 业大(53168)
- 所(53088)
- 中心(51142)
- 财经(50612)
- 江(49249)
- 研究所(48974)
- 范(46345)
- 经(46287)
- 师范(45903)
- 北京(45137)
- 农业(41938)
- 经济学(41128)
- 院(41118)
- 州(40386)
- 财经大学(38163)
- 基金
- 项目(252939)
- 科学(200664)
- 基金(184899)
- 研究(184299)
- 家(160925)
- 国家(159596)
- 科学基金(138979)
- 社会(116953)
- 社会科(110811)
- 社会科学(110784)
- 省(99489)
- 基金项目(98596)
- 自然(91512)
- 自然科(89480)
- 自然科学(89457)
- 自然科学基金(87843)
- 教育(85754)
- 划(83499)
- 资助(75028)
- 编号(74530)
- 成果(58771)
- 重点(56117)
- 创(56086)
- 部(55537)
- 发(52915)
- 创新(51753)
- 课题(50591)
- 科研(48669)
- 国家社会(48147)
- 教育部(48102)
- 期刊
- 济(138894)
- 经济(138894)
- 研究(97064)
- 中国(63052)
- 学报(55875)
- 管理(52624)
- 科学(51458)
- 财(47254)
- 农(46967)
- 大学(42952)
- 教育(41554)
- 学学(40392)
- 农业(33017)
- 技术(31932)
- 融(25982)
- 金融(25982)
- 业经(24031)
- 财经(24014)
- 经济研究(22868)
- 经(20502)
- 图书(19363)
- 科技(18771)
- 问题(17745)
- 业(17491)
- 技术经济(17178)
- 版(16518)
- 理论(16469)
- 商业(15627)
- 实践(15225)
- 践(15225)
共检索到488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滢 孙启贵
破坏性创新是兴起于国外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项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它没有科技上实质性的突破,却能够成为快速实现技术跨越的新途径,目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认同。文章主要是从价值网络视角分析破坏性创新,首先概述破坏性创新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接着比较了持续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的价值网络并分析适合破坏性创新成长的新环境;最后通过新价值网络的研究来解决破坏性创新过程中的困难。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价值网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志渔 孙婧
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及"低成本"的特点能够开辟出新的发展机遇,深入透视客户需求。本研究基于深刻的理论分析,结合企业实践,构建起新兴企业破坏性创新模式的过程机制。破坏性创新是新兴企业实现颠覆性成长的可行路径,对破坏性创新路径和机理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新兴企业 企业成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建华 倪自银
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成功应用,必须围绕破坏性创新产品价值主张制定业务成长计划和商业运作模式,构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高绩效价值网,在此过程中,互补性资产起决定作用。在破坏性创新商业化过程中互补性资产决定着创新绩效的获取能力,互补性资产的创新为破坏性创新构筑了更多的产业壁垒,增强了对破坏性创新保护力度,构建了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在价值网构建过程中,产品价值来源与价值网的绩效决定于互补性资产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而价值属性排序和衡量标准又为互补性资产选择提供了依据,价值网的特性为互补性资产活动能力提出了要求,进而完善和提升了互补性资产。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价值网 互补性资产 产品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平
破坏性力量总是推动着新的发展浪潮,因为它可以促使很多的人购买和消费。"破坏性创新"是企业探寻未来的利润源泉,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锐 吴云 王军
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一种非连续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低端破坏和新兴市场等独特价值进入非主流市场,建立起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改变了行业既有的竞争规则,破坏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本文首先对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技术和商业层面分析了比亚迪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比亚迪所存在的突出优势和弱点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比亚迪 创新战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强 汪波 吕荣胜
环渤海地区以其明显的综合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庞大的港口群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相对落后的港口整合力度和战略合作水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环渤海港口战略合作问题进行探讨,有较大现实意义。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港口战略合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有效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将成为今后该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模式。
关键词:
战略合作 环渤海地区 破坏性创新 港口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纯 张毅 李秋
传统建筑设计类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技术革新平稳性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问题,本文从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建筑设计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思路:内生方面包括顶层意识更新与组织架构调整;外生方面包括生态圈营建与市场探索,并结合实践案例具体阐释,希望为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建筑设计企业 数字化转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宇 张英华 张继林
企业对优势技术固有的依赖性和初期形成的思维、行为惯性导致了企业在遭遇破坏性创新时丧失了执行力,最终造成了企业的失败。而破坏性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对破坏性创新条件下企业执行力的演化轨迹进行了研究,从而为企业获取持久竞争优势提供思路。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执行力 突变理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泽建 周艳兰
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后发企业追赶提供了跨越式发展途径。通过对后发企业追赶和破坏性创新理论相关文献的梳理,基于后发企业视角重新阐释破坏性创新内涵,从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技术及政策的多维角度整合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继而从破坏性创新的时机选择和路径两个方面总结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实现方式,探索性地构建基于后发企业视角的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最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出高端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定量研究的研究趋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金辉 张玉利 王革
产业中的领导者被新进者取代式的破坏性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案例方法分析创新者如何实施低阶破坏性创新与新市场破坏性创新;市场领导者如何对抗应对这两种破坏性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强 袁媛 王丽平
投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往往只关注短期和现实收益,忽视了长期和潜在效果,而破坏性创新对提高企业长期和潜在收益具有重大影响。文章通过整合现有投资决策方法与破坏性创新理论,构建了一套基于破坏性创新的项目投资决策指标体系,并采用三角模糊数多指标决策问题的理想点法对其可行性、科学性进行了验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投资决策方法。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投资决策 三角模糊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振刚 陈一华 尚钰
关于破坏性创新价值创造与捕获的跨组织边界互动机制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存在理论缺口和实践必要性。本文从开放商业模式视角进行纵向单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破坏性创新扩散是一个依赖开放商业模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存在破坏性创新与其侵入策略的适应性,又存在破坏性创新侵入策略与价值创造和捕获策略的动态协调。第二,破坏性创新扩散依赖于商业模式开放度调整,并且在破坏性创新扩散的三个阶段,要求现有价值网络后发企业沿着“内向型→耦合型→平台型”路径提高价值创造的开放度,沿着“互利导向→互补导向→共生导向”路径提高价值捕获的开放度。第三,破坏性创新的演进日益依赖开放度更高的价值创造和捕获机制,这有助于后发企业深度嵌入更广泛的创新系统并颠覆已有主导逻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在现实的企业创新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基于"成本-主流性能"的组合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创新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的创新侵入市场的模式。持续性创新在本质上具有高端侵入的特征,而破坏性创新则注重从市场的低端侵入,从侵入模式来分析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也为"在位企业"和新进企业的创新策略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春培 潘亚丽 赵冠希 余传鹏
组织心理惯性被认为对企业破坏性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得到充分阐释。基于组织心理和权变视角,利用316份中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组织心理惯性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组织心理惯性负向影响企业自我替代能力和破坏性创新;自我替代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并在组织心理惯性和企业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组织心理惯性与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兰剑
对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三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是依据创新的程度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类。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连续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延伸。破坏性技术创新理论是从对原有的市场是否产生威胁和替代角度展开的研究。
关键词:
渐进性 突破性 破坏性 创新 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