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3)
- 2023(9366)
- 2022(8006)
- 2021(7531)
- 2020(6532)
- 2019(14838)
- 2018(14361)
- 2017(28657)
- 2016(15163)
- 2015(16838)
- 2014(16324)
- 2013(15721)
- 2012(14088)
- 2011(12175)
- 2010(11580)
- 2009(10513)
- 2008(10407)
- 2007(8609)
- 2006(7053)
- 2005(6019)
- 学科
- 济(60608)
- 经济(60531)
- 管理(52289)
- 业(51945)
- 企(47275)
- 企业(47275)
- 方法(35268)
- 数学(31496)
- 数学方法(31129)
- 财(23149)
- 务(18331)
- 财务(18298)
- 财务管理(18267)
- 企业财务(17651)
- 农(13511)
- 业经(13070)
- 中国(11909)
- 制(11273)
- 贸(10106)
- 贸易(10103)
- 易(9878)
- 学(9636)
- 技术(9164)
- 理论(8993)
- 和(8884)
- 体(8816)
- 农业(8785)
- 划(8769)
- 环境(8443)
- 地方(8137)
- 机构
- 大学(205598)
- 学院(204233)
- 管理(88823)
- 济(85200)
- 经济(83811)
- 理学(78689)
- 理学院(78031)
- 管理学(76913)
- 管理学院(76517)
- 研究(56356)
- 中国(43468)
- 财(41707)
- 京(39982)
- 财经(34703)
- 经(31925)
- 科学(31509)
- 中心(27646)
- 业大(27530)
- 江(26912)
- 财经大学(26582)
- 经济学(26528)
- 农(25857)
- 所(25223)
- 商学(25075)
- 商学院(24870)
- 经济学院(24178)
- 北京(23994)
- 范(23394)
- 经济管理(23165)
- 师范(23132)
- 基金
- 项目(145461)
- 科学(117694)
- 基金(110715)
- 研究(106365)
- 家(95046)
- 国家(94280)
- 科学基金(84141)
- 社会(70858)
- 社会科(67307)
- 社会科学(67287)
- 基金项目(59130)
- 自然(55349)
- 省(54759)
- 自然科(54161)
- 自然科学(54151)
- 自然科学基金(53215)
- 教育(50050)
- 划(46318)
- 资助(44721)
- 编号(41896)
- 部(33957)
- 成果(32127)
- 重点(31979)
- 创(31206)
- 教育部(30337)
- 国家社会(29890)
- 人文(29862)
- 发(29153)
- 创新(29100)
- 科研(28673)
共检索到274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甄红线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从公司创造价值和价值实现角度看,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研究了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和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公司治理两种模式,笔者认为两种治理模式都有其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依据,二者的分歧多源于对基本理念、概念和范畴理解上的差异。针对我国当前国企改革的实践,我国公司治理如果完全采用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模式,需要与之配套的成熟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以及比较健全的法制环境,即相对完善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在我国目前外部治理机制不成熟情况下,国有公司治理应借鉴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治理模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易可君
从博弈论来看 ,传统的价值取向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实现股东赢 ;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股东赢却演变和扭曲为“大股东赢和内部人赢”。因此 ,重塑上市公司价值观、构建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制度 ,使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实现利益相关者共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红星 金韵韵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2009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社会贡献值的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该自愿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值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经验证据表明:规模较大,盈利水平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披露社会贡献值;投资者能够积极地看待公司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贡献,该贡献值与股价显著正相关;当公司的盈利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时,投资者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贡献值的关注程度会有所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志刚
本文通过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比较了股东价值导向下管理人员基于激励合约设计的努力程度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下基于讨价还价合作博弈分享产出制度下的管理人员努力程度。我们证明,给定其他条件相同,如果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结合形式成为决定企业性质的关键,选择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激励合约设计将更为有效;如果人力资本之间的结合形式成为决定企业性质的关键,则选择基于讨价还价的控制权分享将更为有效。上述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多合伙制企业以基于讨价还价的控制权分享形式出现,而很多外部投资者聘请管理人员经营的现代公司则以激励合约设计形式出现的现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唐跃军 张贻燊
本文对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所做的评价显示:(1)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较低,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较为薄弱。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表现不如利益相关者和谐程度。中小股东参与和权益保护程度亟待提高。(2)2003、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相对样本总体较好。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显著高于样本中的其他上市公司,同时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高于2003年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但是利益相关者和谐程度则不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洪涛 沈艺峰
全球的公司治理模式简要分为两类:股东模式和相关利益者模式。以最大化股东利益为目标的股东模式在董事会、大股东和公司控制权市场这些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或失败。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发展导致了公司治理理论的现代演变。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从本质上说是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制衡关系的有机整合,其目标是最大化整个公司的财富创造。相关利益者公司治理成为可替代股东模式的公司治理形式。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东利益至上 相关利益者理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
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是近年来管理界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企业要求通过一定水平的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这涉及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价值。文章以COSO、普华永道、安永等机构的分析报告为研究背景,借助德勤的调查结果,从ERM与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关系出发,分析价值流失因素及原因,提出解决价值流失和创造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六项对策。
关键词:
企业风险管理 利益相关者 价值流失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芦亚伟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资本形式分为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和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本文以2012-2018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三年和并购后三年的经营业绩水平,评价其并购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德容 宋萌萌 黄鹏
一、引言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IRM)诞生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产物。面对日益稀缺的投资性资本的激烈竞争和股权文化的勃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认识到,吸引和留住投资者,并与其保持良好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如今的IRM已不仅仅局限在公司财务信息的简单披露上,而是作为一种双向的战略沟通机制,将重点放在改善与投资者的关系上。其中,沟通对象扩展到了分析师、券商、媒体乃至所有投资者;沟通内容涵盖了更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付代红 王竹泉
国际化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商业零售企业的竞争方式,传统的单一企业的竞争方式被更为激烈的供应链竞争所取代,传统的利润增长型价值成长模式也随之被供应链整合型的价值成长模式所取代。京东公司(以下简称京东)作为中国电商企业的杰出代表,面对电子商务领域的风云变幻,探索了一套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的价值管理模式,实现了自身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同成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艳 刘莹
一、投资者管理体系发展现状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奈登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由于当时美国的投资资源短缺,各上市公司对股权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维护企业的各股东的投资权益,各大企业纷纷引进了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以维护企业和各投资股东之间的关系。现阶段,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已成为上市公司发展外部资源的重要管理手段,随着管理体系应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世英
主流的企业契约或契约连接点理论对解释现代公司提供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规范性理由,尤其在与股东的关系方面。但契约理论本身并没有具体要求其研究的主体必须是股东还是利益相关者。更有甚者,该理论允许任何处于契约连接点的各方通过相互同意所达成的经济组织方式。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一个简单扩展,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作了进一步的比较,其结论可以缓解我们对这二者之间对立性的认识,并对现实的公司具体的激励机制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
企业的契约理论 股东 利益相关者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世权
本文针对理论上对价值创造相关问题仍存在分歧的现实,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视角对价值创造进行了解构。本文认为,价值创造的本原性质是以有效履约为目标的"创造知识"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也是以价值创造网络为平台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互补性"创出"的结果;其逻辑起点是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剩余及分配;价值创造的治理要义在于资本承诺、组织整合与内部人控制,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观更能促进价值创造的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志勇 余思明 黄琼宇
本文以沪深股市2011~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社会公众网络投票的数据,研究投资者保护、中小股东网络参与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公司价值越高;中小股东网络参与积极性同样能够提升公司价值;并且在投资者保护和中小股东网络参与共同作用下公司价值得到更明显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为提升投资者保护和促进中小股东网络参与率提供了政策支持。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中小股东 网络参与 公司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