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0)
2023(15677)
2022(13748)
2021(12809)
2020(10830)
2019(25099)
2018(24840)
2017(47526)
2016(25937)
2015(29235)
2014(28993)
2013(28524)
2012(26096)
2011(23211)
2010(22810)
2009(20684)
2008(19897)
2007(17202)
2006(14870)
2005(12302)
作者
(72990)
(60797)
(60158)
(57543)
(38899)
(29495)
(27515)
(23994)
(23365)
(21538)
(21348)
(20305)
(19280)
(18930)
(18752)
(18415)
(18354)
(17975)
(17476)
(17466)
(15044)
(14751)
(14615)
(13965)
(13535)
(13530)
(13488)
(13310)
(12185)
(12132)
学科
(101865)
经济(101768)
管理(74114)
(67744)
(55907)
企业(55907)
方法(48931)
数学(42299)
数学方法(41693)
(28514)
地方(25210)
中国(24448)
(24153)
业经(22877)
(22775)
农业(19564)
环境(19444)
理论(17908)
(17527)
(16483)
贸易(16476)
(15911)
(15872)
财务(15796)
财务管理(15764)
技术(15679)
(15335)
(14918)
企业财务(14864)
资源(13182)
机构
学院(355665)
大学(355045)
管理(144812)
(133334)
经济(130189)
理学(126157)
理学院(124716)
管理学(122353)
管理学院(121715)
研究(114353)
中国(83127)
(75913)
科学(75074)
(59016)
(57187)
(55970)
业大(55437)
(54031)
中心(53550)
研究所(51802)
(49630)
师范(49152)
财经(48450)
北京(47082)
农业(44540)
(44099)
(42814)
(42805)
师范大学(39981)
经济学(38832)
基金
项目(256664)
科学(201309)
研究(186225)
基金(184714)
(160965)
国家(159649)
科学基金(137965)
社会(115779)
社会科(109492)
社会科学(109460)
(102417)
基金项目(99551)
自然(91671)
自然科(89361)
自然科学(89340)
自然科学基金(87678)
教育(85697)
(85164)
编号(76783)
资助(75672)
成果(59725)
重点(57436)
(55526)
(54836)
(52771)
课题(52195)
科研(49158)
创新(49156)
大学(47279)
教育部(47240)
期刊
(143423)
经济(143423)
研究(95039)
中国(64511)
学报(57285)
科学(52621)
(50175)
管理(49734)
(44658)
大学(43154)
学学(40342)
教育(39766)
农业(35561)
技术(32550)
业经(25470)
(23642)
金融(23642)
财经(21878)
图书(21054)
资源(21015)
经济研究(20826)
问题(18694)
(18603)
(18597)
科技(17684)
技术经济(16917)
(16772)
理论(16336)
现代(15274)
实践(15255)
共检索到502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云美  
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生态旅游开发的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关键。根据生态旅游的特征,在综合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旅游开发条件和旅游开发潜力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专家进行问卷征询,运用价值工程评价法对生态旅游资源各评价因素和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旅游资源组合条件、知名度和影响力、大气质量、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水体质量是居于前5位的重要影响因子。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运用价值工程评价法得出丽水生态环境条件优势最明显,11个评价因子中有9个评价因子的价值系数(V)大于1;...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远建  马翼飞  梅怡明  
浙江省丽水市是我国东部欠发达地区,近年来依托自身生态资源等优势,推动生态产业有机融合,取得了绿色发展成效,同时也面临现实困境。分析发现:丽水市通过开发绿色农产品和打造农产品品牌来发展生态农业,将其作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点;严格工业企业项目准入和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来发展生态工业,将其作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点;延长服务业内部产业链和发挥地方绿水青山优势,将其作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增长点,形成了具有丽水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其主要经验是:通过广泛宣传和培育生态有价理念,促进生态要素化并自由流通,以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为着力点来延伸生态产业链,从而推进农村生态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丽水样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叶涛  吴吉东  王尧  李懿珈  史培军  
森林保险的理论研究与业务实践均提出了保额价值化、费率差别化和期限多年化的产品创新需求。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四区县为例,在详细数据支撑下开展了多年期森林保险产品创新的案例研究。针对不同树种、树龄的保险标的,评估了多年期条件下的森林活立木价值以及火灾纯风险损失率,建立了差异化的保险金额及费率体系,并探讨了森林保险多年期保费趸缴折扣的方法,以期为构建多年期森林保险产品框架、森林保险产品创新提供借鉴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莹  
[目的]针对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指标权重,以期为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3个子系统19个指标的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结果计算指标权重值和重要值,据此筛选重要指标。[结果]在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子系统层中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自身价值的权重要远高于生态环境条件及其旅游开发条件。在指标层中,农事体验参与性、生态环境适宜性、生态稳定性、田园观赏美感度、民俗文化价值、田园景观奇特度、污染治理状况、交通状况、农事活动娱乐性、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和区位条件的权重之和超过80%,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农事体验参与性和生态环境适宜性的重要性最高,而与之相对应的重要值排序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结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应侧重于对其自身价值的评价和研究,该研究根据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筛选出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较为重要的指标,借助对这些重要指标的测度,可以对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各指标虽有侧重,但共同协调发挥作用才能保证评价的整体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云美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条件。本文根据各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将丽水市分为4个生态旅游区。同时,指出丽水生态旅游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科学合理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加大区内交通建设力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和环保宣传工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彬  赵旭东  王宾梅  刘易文  
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资源价值、资源承载力、资源影响力、市场开发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等5个方面14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熵分析法,即由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再用熵技术进行修正。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线性加权函数模型。以浙江省象山县松兰山海滨度假区、中国渔村、石浦渔港古城和象山民俗文化村4个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处景区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值分别为5.842 4、7.006 5、8.223 2、7.135 6,开发潜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石浦渔港古城、象山民俗文化村、中国渔村、松兰山海滨度假区;所构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烨冰  李国志  
丽水市是浙闽两省6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发展生态经济使丽水市农民快速致富,但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程度并不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文献,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丽水市具体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围绕政府主导、社区推动、农民参与的政—社—农"三联互动"治理模式构建以及农民参与的阶梯构想,为丽水市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国忠  冯海霞  
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单位,以2003年7月~2004年4月完成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所确定的全省所有21 126个旅游资源单体为对象,分别对各地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品质、组合状况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各地市间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环杭州湾旅游区的资源丰度最高,人文资源极为突出;金衢丽旅游区其次,自然旅游资源占明显优势;温台(温州,台州)沿海旅游区最低,但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比较平衡,自然景观相对突出。各地区所在地理区位特征存在一致性,各地市旅游资源丰度与密度的位次排序不一致。密度与丰度相比,位次上升最明显的是舟山、嘉兴、湖州;各地市旅游资源组合优势相对平衡,浙东、浙西南、杭州尤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高远  
城市郊野已越来越成为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的热点区域。金华郊野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民间风俗、农业特产等相当丰富,极富特色,很有规划与开发的必要,以满足市民的“自然—城市”两栖生活的需要。文章以金华为例,分析了城市郊野旅游开发的条件与功能,指出金华郊野旅游开发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开发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城市郊野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孔凡斌  程文杰  徐彩瑶  
本文基于2011-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丽水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测算结果来看,丽水市各县域单元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向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构指标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之间的关联度均较强;其次,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冲击反应迅速,且受影响时间较长。再次,从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大于第一门槛值且小于第二门槛值时,会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产生显著影响;最后,从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彬  贺传阅  李瑞  
以具有"中国渔文化之乡"美誉的浙江省象山县为例,对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象山渔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封闭性和兼容性、继承性和变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等特征。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归纳和梳理了象山县渔文化旅游资源,并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地理位置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客源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分析,最后提出了开发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妍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划分析,旨在为浙江省及长三角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体系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浙江省乡村休闲旅游分类体系对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在准则层中, 4个部分的权重分布为乡村环境质量(0.465 8)>资源开发水平(0.277 1)>乡村社会发展(0.161 1)>乡村经济发展(0.096 0)。从指标层权重来看,处于第一层次的有景观平衡度(0.391 5)、乡村基础设施建设(0.389 7)、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0.383 6)和乡村旅游服务水平(0.365 5)。[结论]浙江省北部乡村旅游发展以杭州为中心,形成安吉、德清、桐乡和嘉善乡村休闲旅游带,中部和南部则以金华市为中心,形成了温州、金华和衢州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圈;浙江省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对乡村景观的承载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各县市应立足当地的优势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县域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乡村游。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建中  
库区周边留置居民经济发展状况低于迁移居民,要发展留民经济必须进一步破解政策性、制度性障碍,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济;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增强留民劳务能力;以财政转移支付为手段,为创业留民提供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建中  
欠发达地区林权制度改革与抵押贷款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是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林区农民增收提供了资金支持。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数据研究认为,目前农户山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生产性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丽水市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权抵押贷款,对其他欠发达地区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国琪  
2003年6月,国务院制定并印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明确通过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来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浙江省作为全国首批8个试点省份之一,经过近两年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丽水作为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整体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个性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