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7)
- 2023(11390)
- 2022(9627)
- 2021(9006)
- 2020(7614)
- 2019(17410)
- 2018(17013)
- 2017(33914)
- 2016(17788)
- 2015(19665)
- 2014(19278)
- 2013(18616)
- 2012(16774)
- 2011(14304)
- 2010(14597)
- 2009(13435)
- 2008(12373)
- 2007(10367)
- 2006(8705)
- 2005(7347)
- 学科
- 济(70610)
- 经济(70547)
- 管理(54952)
- 业(53566)
- 企(44500)
- 企业(44500)
- 方法(35608)
- 数学(31495)
- 数学方法(31086)
- 财(23257)
- 农(19349)
- 中国(18001)
- 务(15534)
- 财务(15490)
- 财务管理(15419)
- 业经(14914)
- 企业财务(14705)
- 地方(13611)
- 贸(13564)
- 贸易(13552)
- 易(13244)
- 农业(13041)
- 制(12257)
- 审计(12179)
- 策(11790)
- 技术(11309)
- 学(10925)
- 环境(10525)
- 银(10265)
- 银行(10257)
- 机构
- 学院(234699)
- 大学(231204)
- 济(102209)
- 经济(100386)
- 管理(98043)
- 理学(85940)
- 理学院(85223)
- 管理学(83961)
- 管理学院(83518)
- 研究(68968)
- 中国(54049)
- 财(49964)
- 京(46068)
- 财经(39985)
- 科学(37841)
- 经(36523)
- 中心(34328)
- 江(33875)
- 经济学(31906)
- 所(30933)
- 业大(30145)
- 财经大学(29876)
- 农(29682)
- 经济学院(29022)
- 范(28310)
- 师范(28101)
- 研究所(27452)
- 北京(27202)
- 商学(26871)
- 商学院(26622)
- 基金
- 项目(162924)
- 科学(131718)
- 研究(123870)
- 基金(121463)
- 家(103280)
- 国家(102421)
- 科学基金(91138)
- 社会(81654)
- 社会科(77665)
- 社会科学(77648)
- 基金项目(64057)
- 省(62975)
- 教育(57839)
- 自然(57808)
- 自然科(56481)
- 自然科学(56470)
- 自然科学基金(55460)
- 划(52247)
- 编号(50511)
- 资助(49099)
- 成果(39900)
- 部(37619)
- 重点(36319)
- 创(34860)
- 发(34825)
- 国家社会(34218)
- 课题(33583)
- 教育部(33579)
- 人文(33469)
- 创新(32436)
- 期刊
- 济(103569)
- 经济(103569)
- 研究(68098)
- 中国(41955)
- 财(41503)
- 管理(35109)
- 科学(27406)
- 学报(26924)
- 农(25343)
- 大学(22617)
- 教育(21802)
- 学学(21537)
- 技术(21400)
- 融(21327)
- 金融(21327)
- 财经(19018)
- 经济研究(18309)
- 业经(17741)
- 农业(17491)
- 经(16362)
- 问题(13636)
- 财会(13389)
- 技术经济(11525)
- 会计(11486)
- 贸(11315)
- 统计(10784)
- 理论(10718)
- 商业(10572)
- 策(10237)
- 审计(10081)
共检索到333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刚 陈慧朴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内审范围不断拓展,社会分工专业化不断加深,内部审计外包迅速发展起来。文章基于价值增值视角,在对内部审计外包增值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关注了外包决策。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外包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并在成本—效益原则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外包模式,将属于非核心业务的审计项目进行外包,以此来实现价值增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进 刘介星
随着现代企业对公司治理的不断加强,内部审计的目标也和公司治理的目标渐趋一致,即致力于企业价值的增值。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可知,现代内部审计的核心已由查错防弊提升为增加价值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内部审计的功能也应实现从传统监督、评价功能向价值增值功能的拓展。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明确其功能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使内部审计能够更好地实现价值增值功能。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任文隆 李国俊 廖宏伟
本文基于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理论构建了增值型内部审计价值网络关系模型,选取了15个变量作为网络关键结点的观测变量,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各关键结点内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关键结点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而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进而提出增值型内部审计价值驱动模型。
关键词:
增值型内部审计 价值网络 价值驱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白
内部审计的模式已经发展到了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阶段。金融危机后,风险领域的变化和利益相关者期望的提升对当前的内部审计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内部审计模式需要针对这些变化做出改进。文章尝试引入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思想,从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角色和价值增值途径入手,对增值型内部审计提出改进,进而分析了改进过程中需要的支持,并尝试构建了"内部审计价值实现金字塔"。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增值 内部审计模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凤华
本文以价值链为切入点分析内部管理审计在价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价值链中的基本和直接活动具有价值创造功能,支持、间接活动与质量保证则提高价值创造活动的效率,属于增值功能。得出内部管理审计属于价值链中的支持和质量保证活动的结论,其增值功能的实现形式是合理保证和咨询,实现途径是对持续改良的关注。
关键词:
价值链 内部管理审计 价值增加 持续改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贺星星 胡金松
选取2007—2017年上市中央企业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内部控制可以督促国企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且两者在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中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和地区异质性。通过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替代效应中混杂着内部控制充当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并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与国家审计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替代关系不仅体现在国家审计的整体政策净效应上,还体现在国家审计的各个细分层面内容上。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唐瑾 杨敏 靳敏敏 史粉英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组织增加价值,这是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及受托责任观的需求,也是价值链管理理论的体现。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实务离价值创造的理想状态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应当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改变内部审计观念、拓展内部审计领域、强化风险导向审计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价值增值 确认服务 咨询服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贾云洁
内部审计如何实现价值增值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战略的视角,研究得出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核心驱动力源于高增值性的审计业务,并依据战略适配度和平衡计分卡思想,提出了内部审计高增值性的具体业务及审计路径。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信息技术的支撑、审计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是现代内部审计实现增值效用的基础保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颖
作为经济组织内部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当前内审运行模式仍处于传统审计阶段,各项效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为保障内部审计高效运行及增值功能的实现,本文首先设计了基于价值模型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新运行模式,并以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分析,最后提出保障新运行模式实施的举措。
关键词:
价值模型 增值型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颖 柳芝
当前企业生产的复杂度日益提高,内部审计尤其是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此,审计部门需与时俱进,提高增值型内部审计水平,改善企业效益,实现价值增加。本文以内部审计和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上海通用为分析对象,研究对其供应链的生产环节,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建议。研究发现增值型审计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监督职能,而是扩展到评价和咨询职能,旨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供应链各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内部审计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审计技术。
关键词:
价值链理论 内部审计 上海通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颖 柳芝
当前企业生产的复杂度日益提高,内部审计尤其是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此,审计部门需与时俱进,提高增值型内部审计水平,改善企业效益,实现价值增加。本文以内部审计和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上海通用为分析对象,研究对其供应链的生产环节,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建议。研究发现增值型审计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监督职能,而是扩展到评价和咨询职能,旨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供应链各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内部审计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审计技术。
关键词:
价值链理论 内部审计 上海通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丁平 李萍 黄斌斌
作为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内部审计目标与组织高度一致——寻求组织价值的最大化。内部审计增值将始终围绕防风险、强内控、促发展的主线展开,并在工作内容选择、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流程优化等不同维度跟进相应措施,保障审计价值增值路径畅通,效果符合预期。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价值 增值 路径 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安波 王霞
本文通过分析内部审计的特点和内部审计业务遇到的新问题,介绍内部审计实践中的审计业务模式创新,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医院内部审计 审计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臧芝红
在价值增值视角下,根据协同效应理论,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价值创造及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的协同效应。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结合有利于实现共同目标,即: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实现价值增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