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8)
- 2023(9861)
- 2022(8213)
- 2021(7721)
- 2020(6481)
- 2019(14849)
- 2018(14532)
- 2017(28161)
- 2016(14922)
- 2015(16631)
- 2014(16238)
- 2013(15565)
- 2012(14109)
- 2011(12468)
- 2010(12174)
- 2009(10938)
- 2008(10813)
- 2007(8968)
- 2006(7492)
- 2005(6402)
- 学科
- 济(63040)
- 经济(62976)
- 管理(45812)
- 业(43657)
- 企(37745)
- 企业(37745)
- 方法(33754)
- 数学(29317)
- 数学方法(28904)
- 财(17584)
- 农(14947)
- 中国(14766)
- 业经(13661)
- 学(13376)
- 务(12244)
- 理论(12227)
- 财务(12211)
- 财务管理(12191)
- 企业财务(11700)
- 农业(10393)
- 贸(9929)
- 贸易(9926)
- 和(9766)
- 制(9675)
- 易(9643)
- 地方(9407)
- 技术(9193)
- 融(8905)
- 金融(8903)
- 环境(8864)
- 机构
- 大学(213249)
- 学院(210109)
- 济(87849)
- 经济(86374)
- 管理(85631)
- 理学(75929)
- 理学院(75136)
- 管理学(73790)
- 管理学院(73381)
- 研究(63973)
- 中国(46901)
- 京(42437)
- 财(40387)
- 科学(38510)
- 财经(33840)
- 经(31033)
- 中心(29843)
- 业大(29698)
- 所(29677)
- 农(29599)
- 经济学(28724)
- 江(28683)
- 范(27831)
- 师范(27563)
- 研究所(27527)
- 经济学院(26062)
- 财经大学(25769)
- 北京(25233)
- 商学(23607)
- 商学院(23416)
- 基金
- 项目(151231)
- 科学(122190)
- 基金(114385)
- 研究(109920)
- 家(99332)
- 国家(98560)
- 科学基金(86651)
- 社会(73384)
- 社会科(69634)
- 社会科学(69618)
- 基金项目(60807)
- 省(57359)
- 自然(56262)
- 自然科(55003)
- 自然科学(54988)
- 自然科学基金(54019)
- 教育(51947)
- 划(48894)
- 资助(45795)
- 编号(42863)
- 部(34849)
- 重点(34343)
- 成果(33497)
- 创(32347)
- 国家社会(31557)
- 发(31532)
- 教育部(30818)
- 创新(30161)
- 人文(29906)
- 科研(29777)
共检索到282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忠任
关于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从政治经济学出发来进行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作为价值"差异性"理论的一个应用,通过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全方位分析,尝试对这一课题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并对一些相关的经济现象做出一些新的解释。
关键词:
商品价值 “差异性” 人力资本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闵维方
本文首先概述了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萌芽,随后阐述了在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的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继而回顾了1970年代之后,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人力资本理论面临的挑战并在应对挑战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中包括人力资本内涵的进一步扩展,人力资本的测度更加全面,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得到进一步的理论阐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是人类思想的一次深刻革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直接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形成发展新动能,是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形成与发展 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仁泉 邓小宝
价值规律理论是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内在基本经济规律内容所作的机制描述和理论论述,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论述了市场竞争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产生生产性浪费和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的消极作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会导致社会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灭亡。所以,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发挥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还要认识和抑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总结他所处的历史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所建立起来的划时代的理论。文章认为,理解剩余价值理论需要回到其出现的历史条件中去,同样,面对发展的历史条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认定它,从而使其有当今经济发展更为现实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思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研究了流通费用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对资本流通费用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认为流通费用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纯粹流通费用,其二非纯粹流通费用。非纯粹流通费用则分为商品储备费用和商品运输费用,并对影响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 流通费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思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研究了流通费用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对资本流通费用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认为流通费用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纯粹流通费用,其二非纯粹流通费用。非纯粹流通费用则分为商品储备费用和商品运输费用,并对影响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 流通费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云
本文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折的基础上,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的概括、评析,总结出福利理论发展的规律。作者认为,我们只有运用这些规律,将福利的目标、效果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相结合,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理论与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建立并完善起来。
关键词:
福利理论 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生产力理论的深化认识:一是要辩证分析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中的使用价值理论;二是要辩证分析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中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使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够揭示资源有效配置的原理,为如何发展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持。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够解释资本有偿占有超额剩余价值的问题,有利于激发资本所有者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产力理论的辩证认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产力 理论 深化认识 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生产力理论的深化认识:一是要辩证分析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中的使用价值理论;二是要辩证分析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中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使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够揭示资源有效配置的原理,为如何发展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持。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能够解释资本有偿占有超额剩余价值的问题,有利于激发资本所有者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产力理论的辩证认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产力 理论 深化认识 现实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韩平 吴怀友
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公与私关系,事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败。毛泽东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丰富的思想。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推进共享发展同样需要正确处理公与私关系,注意把私有财产与私有制区分开来,把巩固公有制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把保护个人合法私有财产与防止两极分化统一起来,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
关键词:
毛泽东 私有财产 共享发展 公与私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
本文认为将工业化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是片面的 ,片面理解工业化会造成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和服务业等非工产业 ,扭曲产业结构等后果。工业化的本意是产业化 ,本质是专业化 ,工业化的起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二元经济。市场化和法治化是工业化的基本保障。重新认识工业化意味着政府政策的重点应放在 :为各个产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 ,促进专业化分工 ,将推进市场化与推进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 ,将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发展 专业化 市场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超 罗英姿
本文基于中国居民收入项目调查提供的CHIP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及其变动趋势,探讨了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现实意义。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样本选择性偏差与遗漏变量的存在,致使OLS所估计的教育回报,存在向下与向上两种形式的估计偏误;在控制性别、民族、婚姻、政治面貌等个体差异后,调整后的明瑟收益函数显示出农村人力资本的整体教育回报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中等教育6.55%的教育回报率表明,投资于初中教育及高中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超 罗英姿
本文基于中国居民收入项目调查提供的CHIP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及其变动趋势,探讨了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现实意义。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样本选择性偏差与遗漏变量的存在,致使OLS所估计的教育回报,存在向下与向上两种形式的估计偏误;在控制性别、民族、婚姻、政治面貌等个体差异后,调整后的明瑟收益函数显示出农村人力资本的整体教育回报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中等教育6.55%的教育回报率表明,投资于初中教育及高中教育,可实现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但我国农村地区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初中教育"回流"现象;而高等教育私人收益虽具备了较高的增值属性,但人力资本结构中的大学以上层级劳动力的比重较小,有必要通过义务教育的巩固、高中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延展,推动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梯度升级,逐步缩减教育收益的层级差别,促进农村居民组内收入差距的均质收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圣明
马克思创立的国际价值理论历经100多年风雨考验,不仅没有被恶意攻击和谩骂损伤丝毫,反而越来越被更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推崇,显示着越来越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越来越强的现实意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棵理论大树生长的土壤即经济的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