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7)
- 2023(16855)
- 2022(14574)
- 2021(13737)
- 2020(11506)
- 2019(26572)
- 2018(26275)
- 2017(51040)
- 2016(27506)
- 2015(30958)
- 2014(30669)
- 2013(30010)
- 2012(27224)
- 2011(24460)
- 2010(24052)
- 2009(22021)
- 2008(21295)
- 2007(18364)
- 2006(15959)
- 2005(13742)
- 学科
- 济(104778)
- 经济(104627)
- 管理(84002)
- 业(76466)
- 企(64718)
- 企业(64718)
- 方法(49027)
- 数学(42626)
- 数学方法(42038)
- 财(29919)
- 农(28751)
- 中国(26778)
- 业经(24314)
- 制(22841)
- 学(21663)
- 地方(21192)
- 农业(19139)
- 务(18959)
- 财务(18878)
- 财务管理(18838)
- 理论(18218)
- 贸(18195)
- 贸易(18186)
- 企业财务(17790)
- 易(17658)
- 和(17597)
- 环境(17460)
- 技术(16914)
- 体(15895)
- 银(15878)
- 机构
- 大学(381549)
- 学院(379462)
- 管理(152856)
- 济(148569)
- 经济(145238)
- 理学(133183)
- 理学院(131734)
- 管理学(129383)
- 管理学院(128674)
- 研究(121609)
- 中国(90291)
- 京(80301)
- 科学(75096)
- 财(70086)
- 所(58888)
- 农(57632)
- 中心(56508)
- 财经(56386)
- 业大(56216)
- 江(54497)
- 研究所(53765)
- 经(51297)
- 范(50509)
- 师范(50064)
- 北京(50048)
- 农业(45038)
- 经济学(44888)
- 院(44737)
- 州(44296)
- 财经大学(42248)
- 基金
- 项目(267142)
- 科学(210801)
- 研究(196799)
- 基金(194431)
- 家(168508)
- 国家(167125)
- 科学基金(144889)
- 社会(124147)
- 社会科(117583)
- 社会科学(117553)
- 省(104082)
- 基金项目(103702)
- 自然(94439)
- 自然科(92167)
- 自然科学(92148)
- 教育(91032)
- 自然科学基金(90449)
- 划(87360)
- 编号(81075)
- 资助(79183)
- 成果(64967)
- 重点(59309)
- 部(59303)
- 发(56014)
- 创(55552)
- 课题(54818)
- 创新(51848)
- 制(51395)
- 教育部(51367)
- 国家社会(51017)
- 期刊
- 济(158744)
- 经济(158744)
- 研究(108487)
- 中国(70761)
- 学报(58743)
- 管理(55320)
- 财(54832)
- 科学(53886)
- 农(51860)
- 大学(45227)
- 教育(42692)
- 学学(42223)
- 农业(35760)
- 技术(33625)
- 融(29766)
- 金融(29766)
- 财经(27036)
- 业经(26652)
- 经济研究(24621)
- 经(23082)
- 问题(21070)
- 图书(21042)
- 资源(18227)
- 业(18106)
- 理论(18052)
- 科技(17956)
- 版(17773)
- 技术经济(17314)
- 现代(16606)
- 实践(16555)
共检索到542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保忠 李忠民 王保庆
本文通过对煤炭资源跨期配置的理论分析,认为实现煤炭资源代际公平的跨期配置不能只依靠煤企和市场力量,也不能单纯依赖政府和相关调控制度,而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构一个政府引导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跨期配置机制。本文尝试从微观(煤炭企业、煤炭市场)和宏观(政府、相关制度)两个角度,将两大因素置于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内,建立起一个能够实现代际公平的煤炭资源跨期配置机制。强调在煤炭资源跨期配置机制中,由省级政府作为其利益代言人,纳入配置体系当中,体现富煤大省(如晋陕蒙等省区)的区域经济利益;同时,将煤炭资源代际配置利用的"制度"作为后代人的利益代言人纳入配置机制中,体现煤炭资源配置的代际公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伟 魏晓平
现行的煤炭成本核算体系不能反映煤炭资源的完全成本,导致煤炭资源的浪费并加剧其外部性。文章从博弈论的视角指出完全成本核算能够促使煤炭开采与使用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合理的完全成本政策能够实现煤炭资源跨期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为我国煤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完全成本 煤炭资源 跨期配置 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对国内外"资源诅咒"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指出以晋陕蒙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然后利用1991—2010年晋陕蒙的煤炭开发强度、人均GDP、制造业投入水平、研发及教育投入水平等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整体检验和分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三省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效应,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三省区在某种程度上或锁定或弱化或破解"资源诅咒"。最后指出:发展制造业是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安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能源资源问题。能源发展立足什么,立足何处,如何立足,是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能源发展战略的选择要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能源发展规划与开发利用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霍冉 鲁博 徐向阳 高俊莲 祝婷婷
研究目的:基于当地居民感知视角,研究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变化趋势及受益者社会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进行定量评估;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评估的关键因子及影响方式。研究结果:(1)受访者认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基本呈增长趋势,且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福祉效应高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2)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与受访者是否居住在采煤沉陷区、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构成等因素显著相关。研究结论: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福祉效应受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双重制约,基于当地居民感知的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评估可为该类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衍伟
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资源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已成为国家制定的"2020发展规划"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煤炭价格形成方面存在着众多非市场化的问题,致使煤炭价格出现了绝对价格较低,比价不合理等严重阻碍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煤炭相关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措施,但均收效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煤炭成本核算不完整,其价格并不能反映资源成本与费用。为此,应在明确改革和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以促进国内煤炭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煤炭资源消费 价格形成机制 市场化改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保忠 黄解宇 王保庆
费量与山西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山西煤炭生产量与GDP增长不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山西煤摘要:在对煤炭资源价格机制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1978年~2004年间山西煤炭产量、消炭的消费量与GDP增长有着很好的同步关系,煤炭消费量的变化最终影响了经济的增长。该结论解释了山西煤炭"资源诅咒"的现象。山西资源经济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实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从理论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诸多障碍,其中制度障碍对于资源富集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循环经济必须以经济循环为前提,经济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从企业角度看,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的形成必将克服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吉黎 焦华富
基于"六普"分街区数据,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采用因子生态分析研究成熟期煤炭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将其社会区划分为:①政府机关、知识分子及非资源型产业从业者居住区;②低学历、农业及贫困人口居住区;③一般工薪阶层及退休人员居住区;④煤炭资源初加工从业者聚居区;⑤煤炭资源开采与勘测从业者聚居区;⑥煤炭资源深加工从业者聚居区。基于社会区的空间特征和实地调研的经验研究,采用模型抽象法总结出淮南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为:"城—矿—乡"的三元结构特征和"东城—西矿—乡村边缘化"的空间隔离特征显著;"城区"呈同心圆、扇形格局;"矿区"呈飞地型组团式格局;"乡村地区"呈边缘化离散型格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时乐乐 赵军
适用税率的选择是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采用使用者成本法测算新疆2003~2012年煤炭资源开采的使用者成本。其次基于资源耗减补偿视角,研究如何选择从价计征方式下的煤炭资源税适用税率,笔者认为新疆煤炭资源税从价税率定为8%更有利于资源在代际间公平配置,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再次综合考虑"清费立税"和企业承受能力,提出新疆煤炭资源税改革适用税率的三个方案及适用阶段。最后结合新疆实际情况,提出保障煤炭资源税从价税率实施效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税 使用者成本 耗减补偿 税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冲槐 董泽琼 马杉杉
在煤炭资源开发外部负效应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以吕梁地区为例概括了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特点,并从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投资三个角度分析了吕梁地区煤炭资源开发负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与破坏、产业结构失衡和政府人力资本投资水平降低等负面效应在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初露端倪,影响了这些地区的资源环境可承受能力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并指出引入低碳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政府人力资本投资是规避负效应的主要措施。该研究为吕梁地区等新型煤炭资源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煤炭开发 煤炭资源 资源环境 环境污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爱锋 王久瑾 李菲 韩新路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阐述了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改革以来的煤炭行业现状及税收现状,分析了改革的税收政策和征管等效应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煤炭行业 资源税 从价计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贵芳 赵国浩
本文基于山西煤炭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了在煤炭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通过数据资料分析提出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对生态帕累托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寻求能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的建议。
关键词:
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帕累托 外部不经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自愿 胡中原 王诗月
从我国煤炭资源整合中"国进民退"的产权契约设置现状出发,借鉴Schmidt、Shleifer和Vishny的研究思路,以不完全契约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为基础,构建我国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基于政府规制和内部人控制双重视角的产权配置契约模型。发现对煤炭行业保持着较高规制程度的政府以自身效用最大化决定产权契约边界设置。政府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人专有性关系越强,内部控制人越倾向于积极扩张国有企业规模,其对政府的"绑架效应"越强,进而降低政府的政治效益和增加代理成本。因此政府宏观经济规制要以必要程度为限,减少对内部控制人专有性投资的过度依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洪 谷树忠 姚予龙 胡咏君 武红
论文将资源场势的理论运用到煤炭资源领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全国可获得数据的30个省(区、市)的煤炭资源势、煤炭作业势和煤炭资源-作业势,分析了1986年以来我国煤炭资源空间配置的基本特征,并采用煤炭配置质量指数评价我国区域煤炭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性。研究表明:①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国煤炭资源场趋于集中,空间上呈现出以晋豫地区为中心,从东北向西北偏移的趋势;②各地区煤炭作业势在时间上变化幅度较小,空间上与煤炭资源势呈现总体相近的格局;③我国煤炭资源-作业场有向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和晋陕蒙地区集聚的趋势,目前基本形成了以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为主的"S"形输入区和以晋陕蒙为主的"V"形输出区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
煤炭资源势 煤炭作业势 煤炭资源-作业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妮 王建伟
目前对于交通资源的配置的研究几乎都是从效率角度考虑,忽略了公平这个重要目标,本文从公平的视角对交通资源的配置进行主体、空间、时间三个维度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交通公平考虑的就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而不是均等的出行方式。交通是人们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的基本手段,全体社会成员都会产生出行与交通需求,也都享有获得基本交通服务的权利,所以,对于交通资源的配置不再仅仅从效率角度考虑,而是从公平的角度进行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