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0)
2023(11955)
2022(10421)
2021(9964)
2020(8576)
2019(19829)
2018(19780)
2017(38332)
2016(20869)
2015(23673)
2014(24032)
2013(23431)
2012(21649)
2011(19319)
2010(19404)
2009(17909)
2008(18060)
2007(16223)
2006(13894)
2005(12512)
作者
(59121)
(49490)
(49473)
(47461)
(31430)
(23863)
(22861)
(19333)
(18643)
(17978)
(16838)
(16653)
(15617)
(15477)
(15462)
(15375)
(15364)
(14689)
(14418)
(14238)
(12172)
(12095)
(12081)
(11424)
(11122)
(11047)
(11033)
(11033)
(10114)
(9872)
学科
(85154)
经济(85059)
管理(64068)
(61497)
(51814)
企业(51814)
方法(43134)
数学(38143)
数学方法(37599)
(26628)
(23274)
中国(20635)
(18263)
财务(18207)
财务管理(18157)
(17730)
业经(17671)
企业财务(17292)
(16145)
(15843)
贸易(15837)
(15390)
地方(15380)
农业(15069)
理论(14185)
(13580)
银行(13553)
(12849)
(12744)
(12715)
机构
学院(297615)
大学(296954)
(120306)
经济(117640)
管理(117581)
理学(101124)
理学院(100080)
管理学(98246)
管理学院(97687)
研究(92262)
中国(72392)
(61438)
(58451)
科学(55664)
(46852)
财经(46466)
(45933)
(45368)
中心(45361)
业大(42904)
(41939)
研究所(41157)
北京(38424)
(37581)
师范(37201)
农业(36588)
经济学(36493)
(36490)
财经大学(34354)
(33249)
基金
项目(194572)
科学(153102)
研究(142832)
基金(141198)
(121765)
国家(120703)
科学基金(104555)
社会(89373)
社会科(84673)
社会科学(84647)
(76574)
基金项目(74776)
自然(68542)
教育(67756)
自然科(66962)
自然科学(66945)
自然科学基金(65735)
(64069)
编号(59401)
资助(58704)
成果(48067)
(43740)
重点(43568)
(40580)
(40519)
课题(40390)
科研(37963)
教育部(37954)
创新(37835)
大学(37446)
期刊
(131494)
经济(131494)
研究(84255)
中国(54779)
(49176)
学报(43741)
管理(42362)
(41592)
科学(39859)
大学(33803)
学学(31736)
教育(31630)
技术(28272)
(28122)
金融(28122)
农业(27708)
财经(23249)
业经(22063)
经济研究(20210)
(19917)
问题(18024)
技术经济(15292)
财会(15278)
统计(15104)
(14669)
理论(14644)
图书(14633)
(14475)
(14389)
商业(13720)
共检索到436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培涛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集中、控股股东普遍存在以及国有股比例较大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两类代理问题即"大股东掠夺"和国有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的广泛存在。鉴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其代理问题的特殊性,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大股东要参与公司治理,应从两方面发挥功能:一是对控股股东进行制衡;二是在国有公司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对国有股东进行"补位",代表股东监督"管理者腐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丁  郑蓉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的视角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能性。研究结论表明:从作用机理分析,基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之间所形成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机构投资者有动力参与到公司治理之中;进一步的博弈证据证明,双重委托代理所形成的契约关系能够促使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治理作用以改善公司的治理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丁  郑蓉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代理问题从机构投资者的视角探究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行为。研究发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形下,机构投资者通过补位的行为能够降低公司债权人与管理层、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当公司股权集中且存在控股股东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采取股权制衡的行为能够缓解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研究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治理作用以解决公司的代理问题并改善公司的治理状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  袁天荣  
基于2005~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介入对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缓解、分红改善的治理作用。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即便是在控制了"内生性"、"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提高仍表现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鹏  蔡庆丰  
伴随着投资主体机构化态势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代理公众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否像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公众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以及市场效率会因此得到改善呢?针对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对机构投资者在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改善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嘉贺  刘可  杨竹清  
利用200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对机构投资者在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及发展能够完善公司治理、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但该影响的经济效果较微弱。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机构投资者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华  
近年来,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更是显示出了对抗风险的能力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发展程度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很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原因,加大力度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促进其不断成熟和完善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仍是中国资本市场相当长时期内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内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百胜  
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市场、促进市场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以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我国证券市场有望在将来进入不可逆转的机构时代。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构投资的相对规模仍然偏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参与公司治理的功能发挥不到位。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运用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份额、监督成本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并提出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建议,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辉  
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机构投资者规模在不断扩大。机构股东的兴起与发展,完善了上市公司的权力制衡,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文中回顾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从理论上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依据,最后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动机,目的是为了关注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与中小股东发挥良性互动的作用,达到既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又维护机构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愿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庆丰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备信息优势和规模经济,但即使在基金业最发达的美国,多数机构投资者还是无法战胜市场。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代理问题是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处理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代理投资的道德风险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消极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郁露露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它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经济个体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一定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利他动机,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已不能够合理地解释现有各领域的经济行为。文章基于互惠性的视角,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并就促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稳定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驰  
如何融合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一直都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机构投资者作为介于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第三方力量,有足够的动机参与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文章采用2004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薪酬的决定因素及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的研究发现:前十大股东中有机构投资者股东的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机制更加完善,高管权力滥用得到一定的遏制,管理层的薪酬与其经管才能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本文基于代理问题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监督影响公司价值的非线性作用。本文通过拓展Cohn&Rajan(2013)的模型框架,构建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存在不同代理成本下的门槛效应,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概率和预期收益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本文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代理成本,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对2010—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提升公司价值,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降低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仅在代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本文基于代理问题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监督影响公司价值的非线性作用。本文通过拓展Cohn&Rajan(2013)的模型框架,构建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存在不同代理成本下的门槛效应,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概率和预期收益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本文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代理成本,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对2010—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提升公司价值,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降低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仅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增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范海峰  
文章对影响不同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及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公司是否有业务联系以及受行政干预程度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两大因素。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主要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对其受行政干预程度的影响,及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路径,并为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