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1)
2023(11950)
2022(10230)
2021(9744)
2020(8127)
2019(18485)
2018(18206)
2017(35843)
2016(19123)
2015(21042)
2014(20843)
2013(20010)
2012(18039)
2011(15887)
2010(15575)
2009(13776)
2008(13155)
2007(11197)
2006(9494)
2005(8123)
作者
(50461)
(42487)
(42186)
(40217)
(27164)
(20333)
(19172)
(16370)
(16181)
(15172)
(14338)
(14270)
(13471)
(13150)
(13120)
(13074)
(12508)
(12487)
(12252)
(12033)
(10269)
(10217)
(10174)
(9850)
(9608)
(9466)
(9264)
(8996)
(8449)
(8373)
学科
(73076)
经济(72991)
管理(56462)
(53854)
(43561)
企业(43561)
方法(35298)
数学(31735)
数学方法(31286)
(21682)
(21145)
中国(19071)
地方(16050)
业经(15400)
(14385)
贸易(14378)
农业(14377)
(14037)
(13363)
(13314)
(13283)
财务(13240)
财务管理(13219)
企业财务(12661)
技术(11890)
(11871)
(11317)
银行(11307)
环境(11262)
(10758)
机构
学院(255262)
大学(252284)
(107307)
经济(105255)
管理(104376)
理学(91281)
理学院(90362)
管理学(88791)
管理学院(88298)
研究(81813)
中国(61488)
(50475)
(49578)
科学(49074)
(40692)
财经(39853)
中心(39391)
(38740)
业大(37470)
(36994)
(36542)
研究所(35412)
经济学(32975)
(31942)
农业(31651)
师范(31620)
(30710)
北京(30475)
财经大学(29965)
经济学院(29861)
基金
项目(182711)
科学(146613)
基金(136134)
研究(133005)
(118765)
国家(117827)
科学基金(102981)
社会(86453)
社会科(82169)
社会科学(82154)
基金项目(72235)
(70250)
自然(67824)
自然科(66314)
自然科学(66294)
自然科学基金(65128)
教育(61308)
(59658)
资助(55251)
编号(52916)
(41203)
成果(41141)
重点(40779)
(39149)
(38389)
国家社会(36416)
创新(35926)
教育部(35731)
课题(35663)
科研(35434)
期刊
(109824)
经济(109824)
研究(69787)
中国(44041)
管理(37824)
(37820)
学报(36550)
(36183)
科学(35784)
大学(28854)
学学(27718)
农业(24660)
(23664)
金融(23664)
教育(23409)
技术(22468)
财经(19138)
业经(18853)
经济研究(17890)
(16430)
问题(14761)
(12964)
技术经济(11830)
(11694)
(11615)
资源(11459)
理论(11439)
科技(11352)
统计(11332)
现代(11268)
共检索到358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乐  王燕语  张靖岩  韦雅云  
该研究采用人群疏散模拟来评估山地住区的疏散能力和现行灾害响应预案,从建筑布局形式、路网结构、出入口分布和绿地形态等方面出发,基于模拟结果提出了人群的疏散组织方案。采用线程代理模型开展了人群疏散模拟,基于潜在路径、空间围合程度和绿地空间布局3个变量设立了对比组,分析了总体耗时、累计路径、拥堵特征和不同路段的人数变化,总结了山地空间结构对人群疏散行为和总体安全的影响机制,为中国西南山地城镇住区的疏散安全规划和适灾性设计提供了支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永彬  王坚  王超  凌卫青  
突发事件人群疏散模型是制定安全、高效疏散策略的分析基础。本文将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提出了SAPSO疏散模型,并针对疏散不同阶段特征,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动态调整。此外,针对传统PSO模型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充分考虑了障碍物对个体疏散路径选择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出口位置变化导致的疏散差异。最后基于典型建筑物室内场景,对应急疏散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SAPSO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和平  杨宁  
2011年《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提出超越"历史中心"的"城市历史景观"概念,对于当前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发展过程中整体性缺失的弊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解析城市历史景观的整体性内涵,梳理相得益彰的方法手段,提出"得脉"——整体关联时空对象,厘清层积发展规律,"乘气"——整体包容综合价值,平衡保护发展矛盾,"识意"——整体协同设计思维,营造集体记忆场所,探索时代背景下的整体性保护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永  赵林度  
文章运用最优化理论,以整个人群疏散过程的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两阶段的人群疏散决策模型;以Gauss烟羽模式为基础,对南京市氨气泄漏事故的人群疏散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运用文章所建立的人群疏散策略,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将大大降低。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青  张博  李宜豪  周亮  周正青  蒋慧灵  高扬  
对疏散场景中的人员数量进行准确估计,能为疏散路径的实时优化和应急资源的调度提供决策支持。为了获取疏散通道上不同区域的人员数量,该文在对已有方法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分类情况和人员密度层级相连,建立了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员数量估计模型,可有效避免卷积过程中部分图像信息丢失及过拟合的产生。通过学习图像中人员数量、位置随着图像特征变化的关系,可估计疏散通道上实时监控画面中人员数量。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平台开发,模型最终在验证集(612张图像)和测试集(182张图像)上的识别准确度分别为84.2%和83.6%,说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估计监控画面中的疏散人员数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珏  高晓路  徐匆匆  许士翔  汤飞  
科学评估避难场所的服务效率是提高城市应急水平的前提。传统对避难场所服务效率的评估多偏重于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缺少对避难者的空间布局和避难行为等避难需求的考虑,这会使评估结果造成偏差,从而容易引起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本文构建了多主体模拟模型,模拟避难者灾后对避难场所的选择、奔跑、安置等关键疏散行为过程,量化评估该地区避难场所服务效率。本文对比了两种量化评估指标在同一案例评估的差异性,一种是传统方法中空间可达性(服务半径覆盖率),一种是利用疏散行为模拟计算出的避难成功率;北京市海淀区的实证研究显示两项指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珏  高晓路  徐匆匆  许士翔  汤飞  
科学评估避难场所的服务效率是提高城市应急水平的前提。传统对避难场所服务效率的评估多偏重于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缺少对避难者的空间布局和避难行为等避难需求的考虑,这会使评估结果造成偏差,从而容易引起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本文构建了多主体模拟模型,模拟避难者灾后对避难场所的选择、奔跑、安置等关键疏散行为过程,量化评估该地区避难场所服务效率。本文对比了两种量化评估指标在同一案例评估的差异性,一种是传统方法中空间可达性(服务半径覆盖率),一种是利用疏散行为模拟计算出的避难成功率;北京市海淀区的实证研究显示两项指标在同一案例区有巨大差异。这一分析结果显示,传统评估仅利用服务半径覆盖率这一指标来分析避难场所布局现状及规划的合理性存在不足。通过避难疏散行为的模拟发现,以下指标的使用有望辅助提高评估的真实性:(1)避难场所的利用效率。由于设施的利用效率不均衡,会导致避难场所超容或闲置的情况。在充分考虑避难场所的有效服务面积和服务人口的基础上,设计"人均避难面积"等反应利用效率的指标就显得十分必要。(2)避难标识系统的连通性。避难模拟的实验显示避难标识系统可能对避难者逃生疏散具有分流和引导作用,据此,避难场所与周边居民区的标识系统的连通性也是评价其服务效率的关键指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禾  
为研究实验室人员疏散效率,提出了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安全疏散效率分析方法。首先针对实验室布局进行二维平面网格化建模,将实验台、人员、移动空间映射到元胞单元,然后基于碰撞可能性,提出人员移动概率计算方法,根据实时局部密度变化,动态更新个体移动速度,最后针对人员数量、疏散通道宽度和人员疏散熟练度三个指标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有效仿真了不同情况下疏散时间和实时密度的变化过程,为提高应急防控能力提供了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健  徐澄栋  
针对西南山地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现状,在分析生态保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后,提出必须坚持"人地和谐"的理念以保障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讨论了基于和谐目标和调控主题的西南山地工业园的规划原则和程序,提出了工业园规划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公共设施和分期建设规划中都必须贯彻"人地和谐"的理念,并详细探讨了以因地制宜、弹性生长为核心的相关规划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瑞奇  黄弘  周睿  
安全韧性已成为城市安全研究的热点领域。该文基于韧性曲线定义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提出包含城市结构模型、城市安全韧性模型、突发事件模型、城市恢复模型的城市安全韧性定量分析框架,并以地震灾害为例,建立包含建筑、交通、能源、通信、供水等子系统的虚拟城市模型,通过Monte Carlo方法开展城市安全韧性定量分析研究。该分析框架和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可为安全韧性城市构建与评价提供支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婷兰  范恩海  
以山西省城镇住房调查数据为基础,总结分析山西省目前已改造和今后拟改造棚户区的基本情况,分析"十二五"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户数和工作重点,预测"十三五"期间棚户区改造住房面积,并提出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艳  王星然  李江奇  
云南绝大部分城镇属于山地城镇,进行生态化建设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选择。文章认为,针对云南山地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空间不足、城镇生态恶化等问题,应从城镇用地模式、城镇布局、自然生态保护和产业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生态化建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强   刘玮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财政涉灾预算在灾后救援、恢复和重建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新兴风险以及灾害风险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给传统的财政体系带来了严峻的风险挑战。新安全格局对自然灾害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涉灾预算结构来增强财政抗灾韧性。要从总体性、人民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强财政抗灾韧性建设,基于资金或有程度匹配灾害风险频率和强度的原则对财政涉灾预算结构进行优化,有针对性地应用灾害金融工具以减轻灾害损失后果,前瞻性地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发展。要持续推进灾害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不断提升自然灾害应急综合保障能力,实现财政安全与韧性治理良性互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毛鹏  吴堰武  孙小宇  乔元昊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各类公共场所的人群聚集活动也越来越多,突发事件下应急疏散安全风险问题愈发严峻。为了更好地评估城市公共场所应急疏散的安全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本文运用文献检索和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出影响城市公共场所应急疏散安全风险的因素,采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法构建城市公共场所应急疏散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南京新街口地下中心广场应急疏散安全风险进行评价,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文的研究为城市公共场所应急疏散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有助于保障城市公共场所活动的健康秩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胡明明   李新娥   杨丽梅  
为实现旅游景区行人的安全疏散,提高行人疏散效率,文章以实际适用性和行人动态疏散为要点,提出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兼顾道路长度、宽度、坡度、实时人群密度等行人疏散效率影响因素的景区行人动态最短时间应急疏散路线规划(DSTEERP)算法。文章选取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和广西大学作为仿真区域,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人群疏散仿真和结果比对。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下,DSTEERP算法与静态最短时间应急疏散路线规划(SSTEERP)算法和静态最短距离应急疏散路线规划(SSDEERP)算法相比,总疏散时间和人均疏散时间在青秀山风景区中缩短40%以上,在广西大学中缩短70%以上,验证了DSTEERP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