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7)
- 2023(16607)
- 2022(14441)
- 2021(13469)
- 2020(11150)
- 2019(25777)
- 2018(25527)
- 2017(48962)
- 2016(26382)
- 2015(29596)
- 2014(29489)
- 2013(28935)
- 2012(26758)
- 2011(24051)
- 2010(23962)
- 2009(21666)
- 2008(20924)
- 2007(18318)
- 2006(16185)
- 2005(13868)
- 学科
- 济(111176)
- 经济(110980)
- 管理(72254)
- 业(69734)
- 企(56969)
- 企业(56969)
- 方法(49016)
- 数学(41084)
- 数学方法(40521)
- 中国(31192)
- 农(30239)
- 地方(26669)
- 业经(25790)
- 学(25043)
- 财(24795)
- 农业(20493)
- 理论(19770)
- 和(18390)
- 贸(18225)
- 贸易(18211)
- 制(17719)
- 易(17583)
- 环境(17487)
- 技术(17077)
- 银(15881)
- 银行(15840)
- 融(15541)
- 金融(15538)
- 务(15443)
- 财务(15362)
- 机构
- 大学(370010)
- 学院(369356)
- 管理(146956)
- 济(145504)
- 经济(142358)
- 理学(127223)
- 理学院(125759)
- 研究(124647)
- 管理学(123329)
- 管理学院(122648)
- 中国(91775)
- 京(79208)
- 科学(78236)
- 财(65751)
- 所(61735)
- 农(58611)
- 中心(56660)
- 研究所(56320)
- 业大(54412)
- 江(53818)
- 财经(52928)
- 范(52177)
- 师范(51670)
- 北京(50264)
- 经(48155)
- 院(45821)
- 农业(45530)
- 州(44117)
- 经济学(43332)
- 师范大学(41944)
- 基金
- 项目(255458)
- 科学(201257)
- 研究(187801)
- 基金(184538)
- 家(160313)
- 国家(158934)
- 科学基金(137068)
- 社会(118792)
- 社会科(111881)
- 社会科学(111849)
- 省(100287)
- 基金项目(98183)
- 自然(88955)
- 自然科(86870)
- 自然科学(86850)
- 教育(86734)
- 自然科学基金(85247)
- 划(84261)
- 编号(77092)
- 资助(76106)
- 成果(61851)
- 发(57343)
- 重点(56994)
- 部(55967)
- 课题(52925)
- 创(52750)
- 创新(49128)
- 科研(48856)
- 国家社会(48149)
- 教育部(48093)
- 期刊
- 济(161034)
- 经济(161034)
- 研究(108047)
- 中国(70614)
- 学报(57405)
- 科学(54008)
- 管理(53572)
- 农(53307)
- 财(48623)
- 教育(45051)
- 大学(43934)
- 学学(41022)
- 农业(37423)
- 技术(33336)
- 融(29805)
- 金融(29805)
- 业经(27841)
- 经济研究(25144)
- 财经(25066)
- 经(21440)
- 图书(20897)
- 问题(20835)
- 业(18706)
- 科技(17794)
- 技术经济(17602)
- 理论(17265)
- 资源(17000)
- 版(16806)
- 商业(16577)
- 统计(16090)
共检索到540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平芳
旅游开发是一项投资规模大、利益主体多、社会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的威胁,开展社会评估应成为旅游开发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社会评估在中国旅游开发中的实际应用仍处于缺失或片面化的状态,并存在评估体系不完善、评估内容不明确,社区参与度不高、评估能力建设滞后等问题。为了科学地评估及规避旅游开发的社会风险,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可以借鉴人类学的理念和方法,从评估视角、内容框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旅游业特点的社会评估体系。
关键词:
旅游开发 社会评估 人类学视角 反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朝晖
文化旅游对于文化的利用需要经历"文化资源化"和"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旅游产业化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休闲方式。在中国学术界,从事旅游研究和开发的学者,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都采取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介入旅游开发领域,而以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宗晓莲
旅游产业已经蔓延到当今世界的各个角落,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带来的冲击也早已引起关注。可以说,旅游成为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不得不面对的议题,理解旅游也成为理解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早在20世纪中期,人类学者就已经注意到旅游在自己的调查地带来的巨大影响,因此,虽然人类学者对加入旅游研究曾有过种种顾虑,自60年代开始,旅游却被纳入各时期人类学的流行议题,如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杨劲松
<正>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论域。我国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2)),有蔚然之势、且渐成“显学”之虞。其中的部分研究已进入国际视野,并获得国际关注与影响。限于篇幅,笔者仅从理论角度概括国内学者(兼及少量海外华人学者)在参与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知识生产中形成的理论突破,借以管窥其中的中国贡献。挂一漏万和主观臆断之处,恳请方家斧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丰向红
旅游作为人类学课题的合法性的确立是相对比较近期的发展——以在20世纪70年代瓦伦.史密斯(Valene Smith)编著的《东道主和客人:旅游人类学》(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一书为基石。当下,拥有理论和应用双重研究方向的旅游人类学是人类学中发展最快的支系之一。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苏静
近三十年来,旅游业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商业性的合作开发,旅游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休闲的旅游也日益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大鸣
人类学因其理论与方法的独特性,逐渐被民族旅游研究所借鉴和吸纳,但在中国民族旅游的开发实践中却往往处于"非主流"的境地。人类学要想在中国民族旅游实践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首要的任务就是用本学科的视角透视民族旅游,反思其进行中国实践时所面临的一些特定的问题,并积极推动和参与民族旅游开发的社会评估工作。其关键点在于:一是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协调机制;二是客观审视民族旅游对族群文化和族群关系的影响;三是科学考量旅游开发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关键词:
人类学 民族旅游 可持续发展 社会评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小军 吴毅
旅游作为人类的普遍行为,在今天的商业化中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却逐渐丧失了其本真。通过思考"旅游"的内涵以及当代商业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文章区分了人类"天性旅游"和"商业性旅游"两个基本的旅游形态,探讨了"旅游"对于人类学的意义以及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旨趣,检讨了以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所在。文章指出人类的天性文化是人类天性旅游的本质内涵,文化自由是天性旅游得以实现的基础,保证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实现游客和东道主的"共主体"地位,是文化自由的条件。同时,商业化和市场化应该服从人类自由情性的发展,而不是让旅游成为商业化的帮凶和牺牲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兆荣
旅游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是许多应用学科中的“后进者”。但是 ,旅游人类学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不仅成为该分支最具学科性的核心价值 ,也成了其他学科乃至决策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旅游人类学研究视野中“旅游文化”以及相关的问题作一些评述和分析 ,借此提出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这无论从学科的理论反思抑或是应用层面都是有益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小军 吴毅
旅游作为人类的普遍行为,在今天的商业化中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却逐渐丧失了其本真。通过思考"旅游"的内涵以及当代商业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文章区分了人类"天性旅游"和"商业性旅游"两个基本的旅游形态,探讨了"旅游"对于人类学的意义以及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旨趣,检讨了以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所在。文章指出人类的天性文化是人类天性旅游的本质内涵,文化自由是天性旅游得以实现的基础,保证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实现游客和东道主的"共主体"地位,是文化自由的条件。同时,商业化和市场化应该服从人类自由情性的发展,而不是让旅游成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彪
文章从旅游内部竞争力入手,具体分析了影响旅游内部竞争力的资源禀赋、市场机会和可行性分析三大核心要素,并通过具体研究三种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旅游内部竞争力评估模型。以重庆南山风景区为例,具体应用了这种评估模型,得出了南山风景区具体项目的竞争力强度,并以此指导南山风景区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作。
关键词:
旅游内部竞争力 评估模型 旅游项目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苏彦
根据脆弱性和弹性一体两面的关系,借鉴苏里尼(Zurlini)等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测度公式,以苏州为例对苏州古城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和太仓共10个区域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进行了估算和旅游开发分析。结果表明,古城区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最小,系统正介于稳定阶段和释放阶段之间,应更多的关注保护,以免系统遭受更多的干扰而使系统完全失去弹性;常熟、昆山、吴江和吴中区的弹性次之,系统正介于快速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之间,旅游开发活动要谨慎开展,随时关注系统的弹性变化;相城区、太仓、张家港、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最大,目前正处于系统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