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6)
2023(15796)
2022(13440)
2021(12627)
2020(10573)
2019(24534)
2018(24248)
2017(46013)
2016(24534)
2015(28044)
2014(28057)
2013(27888)
2012(26143)
2011(23715)
2010(23493)
2009(21683)
2008(21482)
2007(19039)
2006(16566)
2005(14993)
作者
(70517)
(58897)
(58835)
(55960)
(37534)
(28375)
(26981)
(23025)
(22536)
(20980)
(20179)
(19830)
(18648)
(18567)
(18376)
(18246)
(17641)
(17558)
(16971)
(16916)
(14668)
(14464)
(14296)
(13558)
(13403)
(13292)
(12993)
(12992)
(11856)
(11798)
学科
(112379)
经济(112188)
管理(66810)
(65218)
(51804)
企业(51804)
方法(49009)
数学(42513)
数学方法(42017)
中国(33842)
(30969)
地方(25919)
(25452)
业经(24363)
(22170)
贸易(22156)
(21524)
(20472)
农业(20425)
(19561)
(17633)
银行(17603)
(17591)
(17232)
金融(17228)
(16995)
环境(16683)
理论(16071)
技术(15576)
(15228)
机构
大学(354185)
学院(353345)
(153502)
经济(150579)
管理(135959)
研究(124611)
理学(116663)
理学院(115333)
管理学(113411)
管理学院(112736)
中国(95866)
(75574)
科学(73968)
(68842)
(62539)
(57934)
中心(57432)
研究所(56635)
财经(54697)
(52249)
业大(50145)
(49733)
北京(48152)
经济学(47660)
(47206)
师范(46759)
农业(45245)
(44584)
经济学院(42920)
(41639)
基金
项目(234620)
科学(185923)
研究(172299)
基金(171740)
(149250)
国家(148011)
科学基金(127186)
社会(112308)
社会科(105813)
社会科学(105785)
(90329)
基金项目(90093)
自然(80586)
教育(79217)
自然科(78762)
自然科学(78738)
自然科学基金(77347)
(76688)
资助(71038)
编号(69368)
成果(56327)
(54509)
重点(53151)
(53050)
(48787)
课题(47949)
国家社会(46853)
教育部(45719)
创新(45696)
科研(45207)
期刊
(169106)
经济(169106)
研究(106015)
中国(72178)
(53576)
(52972)
学报(52591)
科学(50322)
管理(50089)
大学(40459)
学学(37897)
教育(37672)
农业(36875)
(33592)
金融(33592)
技术(31932)
经济研究(27985)
业经(27459)
财经(27165)
(23422)
问题(22714)
(20247)
(19640)
统计(18135)
技术经济(18042)
世界(17745)
国际(17293)
图书(16791)
(16221)
理论(16184)
共检索到534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栋  曹改改  龙思瑞  
研究目标:基于人类发展指数框架,探究2000~2017年中国各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研究方法: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各省份系统内各指标协调度的研究分析;同时,在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内各省份指标协调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测算特定距离来衡量系统间协调程度。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省际协调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各省份协调度逐年稳步提高,但整体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横向来看,一方面,不仅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且在两类协调中也有所体现:区域协调较指标协调分层现象更明显,其中东部表现较好,中西部平稳发展,东北有明显掉队现象;另一方面,相邻省份间协调发展又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纵向分析则发现,收入等因素对指标协调度拉动作用较强,碳排放则对其抑制效应更明显。研究创新:在HDI指数中新增了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维度,能更准确反映当前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水平,并形成与五大发展理念相契合的协调度分析。将协调度分析分解为指标协调度和区域协调度,用于分析国家层面各省份的区域内协调度和区域间协调度,有利于分析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协调程度。研究价值:不仅探究了中国各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而且为提升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江江  戚巍  缪亚军  
基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性构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体系的各指标权重,利用协调度模型,从省际差异的宏观角度对全国29个省市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各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各省区科技发展失衡现象比较突出,应加强对科技落后地区的科技管理,这对于协调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晔  安尼瓦尔·阿木提  
科技进步是支撑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分别构建了新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九五"以来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五"以来,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状况经历了从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过程,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度的演变大致呈"U"型结构。"十五"时期是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由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过渡阶段,2002年以后逐渐处于协调状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新疆科技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想  李秉龙  
文章通过比较幸福与人类发展指数(HDI)在财富、健康与教育上估计方式的不同,对HDI指数的组成进行分析,明确了个体幸福感的增加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幸福感研究表明,UNDP定义下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一定会带来幸福感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并不自动地带来高的幸福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传毅  李旭  胡彬涵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较低。数据分析显示:类型结构中学术型人才的供给远大于科研类岗位的需求,而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则明显小于当前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同时,科研类岗位的现实需求以及大量潜在需求尚未被学术型人才的供给所满足,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已逐步接近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为此,现阶段应保持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规模比例和各自增速,分类改革并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将类型结构调整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辉  孙剑平  朱英明  
本文应用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概念,从经济、教育和健康水平3个方面综合测度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4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各省区历年人类发展指数进行了估算,并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的国际比较、为有效衡量各省区经济发展成效以及客观评价各省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华  范柏乃  
通过问卷调查、隶属度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主要的经济发展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各有4个,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晶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惩罚"不均衡发展的思想,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基于乘积法原则构建地区协调发展指数(HDIr),用以测度和反映地区差距和不协调程度。利用《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对HDIh(混合人类发展指数)与HDIr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DIr不但具有统计上优于HDIh的稳健性,而且可以更准确地透视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中国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发达地区,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程度都比较高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梦菲  
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带来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关系由"直接统一"向"二元分离"转变,同时又向着"辩证统一"积极迈进。这一特殊结构决定了中国协商民主的生成逻辑——由政治协商向社会协商拓展并最终上升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与此相应,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也应当以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内在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对西方协商民主的真正超越,将会成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新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晋生  
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是山西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关系和问题。根据有关理论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山西建设和发展实际的"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将山西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关系的基本特点、问题及其形成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国  
各国的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因国情差异而不尽相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没有人权这一项目.其次,各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与人口相比,环境已成为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按照199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介方案(试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包括10个方面,即环境、人口、经济、居民生活、劳动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治安.以1990年为基准年,我国1991年的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总指数为110分,1992年为121分,两年间共增加了21个分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魏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5月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全球多地空气污染状况依然严重,全球每年估计有超过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WHO的报告揭示了全球空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是如影相随的。特别是在过去200年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空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已经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当然,面对空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智锋  邓文卿  
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人文化与专业化结合、普泛化与特色化结合。只有能够契合中国精神的美育实践才能顺利实现本土化的过程。普泛化与特色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特定的高校美育育人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西超,谢守祥,丁玉梅  
本文设计了技术、经济与社会各系统的指标体系,分析了系统之间的关联度,构建了协调度的模型,测度并评价了中国1990年至2001年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自2000年以来,技术、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协调性呈现动态上升的趋势,但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还较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栋  吴翔  曹改改  
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0~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各省的人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数据分析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由1990年的0.485上升至2018年的0.773,已跻身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行列。但分地区来看,中国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较为突出,人类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面临一定的困难。文章为此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诸要素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中国的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阻碍了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提升;稳步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财政对医疗费用的支出比例及提高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提升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