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98)
2023(20122)
2022(16975)
2021(15842)
2020(13213)
2019(30004)
2018(29774)
2017(56754)
2016(31017)
2015(34945)
2014(34657)
2013(33785)
2012(31003)
2011(27791)
2010(27955)
2009(25524)
2008(24726)
2007(22084)
2006(19534)
2005(17373)
作者
(88043)
(72792)
(72526)
(68912)
(46274)
(34886)
(33119)
(28598)
(27921)
(26091)
(24740)
(24713)
(23161)
(22925)
(22503)
(22389)
(21796)
(21505)
(20913)
(20789)
(18120)
(18008)
(17661)
(16867)
(16411)
(16289)
(16254)
(16252)
(14734)
(14385)
学科
(123982)
经济(123835)
管理(87372)
(83290)
(67730)
企业(67730)
方法(50931)
数学(43539)
数学方法(42859)
中国(37922)
(36650)
(31042)
地方(29906)
业经(29817)
(26047)
农业(24374)
(24081)
(22481)
贸易(22465)
(21744)
理论(21523)
(20550)
银行(20505)
(19595)
(19545)
环境(19503)
技术(19302)
(19245)
金融(19241)
(19059)
机构
学院(428066)
大学(427047)
(167812)
管理(165812)
经济(163929)
研究(145089)
理学(141792)
理学院(140198)
管理学(137430)
管理学院(136664)
中国(110210)
(92234)
科学(89971)
(78678)
(72639)
(70001)
中心(66693)
研究所(65602)
(65411)
业大(63166)
财经(61619)
(59291)
师范(58709)
北京(58490)
(55901)
农业(54090)
(53278)
(53186)
经济学(49710)
技术(47363)
基金
项目(288444)
科学(226410)
研究(213744)
基金(206338)
(179313)
国家(177730)
科学基金(152781)
社会(133276)
社会科(126080)
社会科学(126047)
(114171)
基金项目(108683)
教育(99530)
自然(98316)
自然科(96057)
自然科学(96035)
(95645)
自然科学基金(94255)
编号(89024)
资助(84826)
成果(72674)
重点(64752)
(63970)
(62631)
课题(61872)
(59814)
创新(55749)
科研(54727)
项目编号(54410)
国家社会(54254)
期刊
(192958)
经济(192958)
研究(128503)
中国(89256)
学报(66417)
(65351)
管理(62896)
科学(61176)
(60936)
教育(56341)
大学(51145)
学学(47564)
农业(44733)
技术(39921)
(39907)
金融(39907)
业经(33560)
经济研究(29795)
财经(29562)
(25358)
问题(25267)
图书(24621)
(22929)
科技(20247)
技术经济(20146)
(20059)
理论(19994)
商业(19119)
现代(19066)
(18484)
共检索到649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萍  胡钟平  李金亮  
在最近30多年的城镇化建设中,中国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大约只有1亿人,尚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实质上没实现乡城转移,要么长期踯躅于城乡之间,要么仍低效率地滞留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素质发展严重滞后,不管是已经成功转移城镇还是依然留守农村的农民,都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使其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而避免被边缘化。推进8亿农民的素质提升,对于深化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都是基础工程。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基础工程,是当今中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昆勇  任春晓  
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于明确中国城镇化发展定位并推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转型增添正能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应积极推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是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策略;促进公共服务投入效益最大化;走环保、循环、低碳绿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后学  谭清美  吴六三  
本文运用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法,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确定的新型城镇化指标,利用2008—2013年截面数据从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定量测度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并对2016—2018年进行预测。根据测度结果,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对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明显、增幅平稳,具有线性增长特征,未来三年发展指数将持续走高但增速有所放缓;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能够显著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反映出我国现行城镇化决策能够有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施九青  
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新四化的重要内容。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城市中产业的发展,产业的集聚导致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由此也导致人口的集聚和他们技能的全面发展、提高和不断自由流动。城镇化成为个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经历史阶段。研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当前应当特别关注几亿农民,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怎样走在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大道上。社会发展史、人的发展进程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也是物质生产者自身谱写的历史。农民工并不是遵循某些精英为他们指出的获得解放的道路前行,而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坚定地走上进城参与工业化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军华  许崇正  
社会生产的最终结果总是表现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深入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逻辑起点并将其贯穿始终。探求资源配置的规律并鉴别其配置的合理性必须丰富人的内涵。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配置资源,就是要推动与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狭义上层建筑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指导性作用,主动调节和化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和分配矛盾;丰富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机会并提高其能力,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资源及其内在发展的体制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柱  
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提高农民的市民化水平,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城镇经济发展的活力。目前,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育方法、质量评价等方面背离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探索一条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英  
重视工匠精神培育既是强国战略,也是高职院校新时代的育人责任。工匠精神培育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其最终教育旨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然而,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工匠精神中人的全面发展意蕴隐而不彰,工匠精神培育窄化为技术技能培训,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形成制约。因此,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建议从激发潜能、丰富社会关系、实现个性自由等维度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审思,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澄明和厘清工匠精神培育的本质与本真。同时,学校、企业、家庭应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生成全面性育人理念,促进主体全面性发展,创设全面性教育场域,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互推动、互为促进。文章认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础,通过创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机制体制,建立GDP与幸福感并重的指标体系,发展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多元化产业,扩大就业,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等途径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柳在《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中撰文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通过职业发展来体现和实现,职业文化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建设职业文化,应自觉实现其对传统职业道德的现代超越,对一般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升及对职业教育价值的人文拓展。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人生全过程全方位。在现代意义上所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大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柳  
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通过职业发展来体现和实现,职业文化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它在增强职业人的自尊和自信,培养职业人的自重和自爱,强化职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职业人的职业理想升华和创造力拓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设职业文化,应自觉实现其对传统职业道德的现代超越,对一般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升及对职业教育价值的人文拓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衡  徐惠红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职业人的教育组织,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和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任。高校要突破现有以现实功用为中心、以外在形式为主导的职业文化教育模式,认识当前职业文化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困境,积极建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的结构体系;依据教育对象的差异,建设职业文化教育的多元方向;推动职业文化教育的实践化,实现职业文化教育与社会职业组织的有效嫁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军华  许崇正  
确立资源配置的动力引擎需要界定资源配置的科学内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配置资源的起点是建立在广义效用基础上的人的需求,对象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资源。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资源配置的动力引擎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寻找。文章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深化的特殊阶段,从政治资本积累改革的新动向、经济资本转型形成的新选择、社会资本演进生成的新途径和生态资本发展孕育的新源泉四个方面分析资源配置的动力引擎,以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博  许海霞  汪涵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人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核心。文章从人的发展视角出发,构建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交互项共同影响城镇化的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5—2013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人的发展三者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存在并且与城镇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良性互动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浩阳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考察现实中束缚人的发展的各种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作为劳动者的"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诞生以来,劳动者在实现其劳动力价值之前,首先要面对的是"劳动力市场"。正是"劳动力"的市场化,使人普遍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并且导致"异化""物化""相对贫困化"等各种制约人发展的困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要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问题,就必须对造成这一切弊病的制度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这一思路对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富忠  
鉴于城镇具有空间外延扩展性等特性,考虑了封闭经济体和现代开放经济体两种情形,建立了物流发展与能源消费、城镇化影响关系的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协整方程并进行参数估计。实证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城镇化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来看,能源消费、城镇化是物流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政策建议:建议政府引导物流业从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由于城镇化、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建议政府加强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协同发展,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