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1)
- 2023(12602)
- 2022(10651)
- 2021(9968)
- 2020(7955)
- 2019(18266)
- 2018(17823)
- 2017(33169)
- 2016(17784)
- 2015(20101)
- 2014(20067)
- 2013(19130)
- 2012(17638)
- 2011(15816)
- 2010(15540)
- 2009(13411)
- 2008(12502)
- 2007(10625)
- 2006(9169)
- 2005(8118)
- 学科
- 济(76210)
- 经济(76139)
- 管理(47094)
- 业(45679)
- 企(35650)
- 企业(35650)
- 方法(30306)
- 数学(26820)
- 数学方法(26441)
- 中国(23808)
- 农(22266)
- 地方(21558)
- 业经(18187)
- 财(16432)
- 农业(15623)
- 技术(13032)
- 贸(12899)
- 贸易(12887)
- 学(12617)
- 发(12472)
- 易(12443)
- 理论(12286)
- 环境(12154)
- 制(11926)
- 银(11815)
- 银行(11800)
- 地方经济(11740)
- 融(11726)
- 金融(11725)
- 行(11421)
- 机构
- 学院(240903)
- 大学(231601)
- 济(97399)
- 经济(95467)
- 管理(91176)
- 研究(78665)
- 理学(78336)
- 理学院(77466)
- 管理学(76048)
- 管理学院(75599)
- 中国(59469)
- 京(48856)
- 科学(46754)
- 财(43976)
- 所(37547)
- 中心(37357)
- 江(36559)
- 农(36289)
- 财经(34742)
- 研究所(33921)
- 业大(33160)
- 范(32908)
- 师范(32586)
- 经(31754)
- 技术(31607)
- 北京(30521)
- 经济学(29758)
- 州(29512)
- 院(29039)
- 农业(27844)
- 基金
- 项目(164137)
- 科学(131146)
- 研究(125755)
- 基金(117119)
- 家(100659)
- 国家(99725)
- 科学基金(87260)
- 社会(79377)
- 社会科(75253)
- 社会科学(75239)
- 省(67284)
- 基金项目(61862)
- 教育(60563)
- 划(55681)
- 自然(54821)
- 自然科(53619)
- 自然科学(53607)
- 编号(53180)
- 自然科学基金(52621)
- 资助(46929)
- 成果(41290)
- 发(40542)
- 课题(37573)
- 重点(37465)
- 部(36053)
- 创(35455)
- 创新(32874)
- 发展(32536)
- 国家社会(32515)
- 展(31962)
- 期刊
- 济(108140)
- 经济(108140)
- 研究(69197)
- 中国(52574)
- 教育(37015)
- 管理(35388)
- 农(34081)
- 财(33646)
- 学报(33122)
- 科学(31718)
- 技术(26885)
- 大学(26850)
- 学学(25048)
- 农业(23840)
- 融(22472)
- 金融(22472)
- 业经(19628)
- 经济研究(17055)
- 财经(16984)
- 经(14678)
- 职业(14543)
- 问题(14116)
- 业(12353)
- 坛(11899)
- 论坛(11899)
- 图书(11391)
- 技术经济(11240)
- 科技(10862)
- 商业(10724)
- 版(10719)
共检索到360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华银 王丽华
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将其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核心,根据"冰山结构""坐标结构"和"椭圆结构"理论,高职院校应坚持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双核共振"为高职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奠基的育人理念,并可在高职内涵建设的不同层面使这一理念得以实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育人理念 双核共振 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齐振彪 蔡希贤
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理念。正确理解终身教育理论的来源、内涵及其意义,对于实践终身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明确办学目标,创建高职特色;瞄准“目标市场”,不断满足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开发人的终身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成为学习型社区的领头羊和辐射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当前,高等学校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用"文化育人"理念引领和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坚决反对工具化、功利化倾向。目前来看,大学文化育人这一新探索相对于单一的道德育人、知识育人和专业育人而言,更加强调文化对人的培养的整合性和深入性,体现出一种基础优势和前瞻眼光,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共识和价值目标。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就是大学要将自身生产和保存的核心信仰、艺术、道德、知识等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传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向农 徐金龙
"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些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为未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保存、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园地,应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玉
教育理论界在讨论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和本质特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以及毛泽东同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前后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的异同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如果对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作动态的、辩证的考察,上述理论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光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发展的内涵,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不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并提出深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途径:传统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积极应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职业技能养成为落脚点,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基本遵循,以更高质量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完善课程体系为关键点,以加强教学管理为基本保障,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工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小红 陆通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理念提来由来已久,它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从促进人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之更有益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文章将之与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相结合,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概况如下:首先,从"以人为本"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按人的需求展开"两方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涵。接着,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这三个视角,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涵精神中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的有关要求。最后,探寻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人性化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 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人的全面发展依靠社会变革与社会自我调节两条实现途径。前一条途径是打破社会生产关系对人的束缚,带来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前提。后一条途径是改进人的社会行为,其集中表现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变革的宏伟理想是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社会调节的宏伟理想。马克思主义应当且只有她才能科学地将生态文明概念纳入其理论体系,生态文明可与共产主义成为相对称的两个概念,成为两面指引人类走向未来的旗帜。生态文明从五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1)为人类提供良好的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调节 生态文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生态人是指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并协同进化的人,是对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等假定的扬弃。生态人是人从"片面独立的人"向"全面自由的人"发展过程中的"量中的部分质变",人的全面发展应把经济的视角与生态伦理的视角辩证地统一起来,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统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价值目标的统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统一。
关键词:
生态人 经济发展 全面发展 人类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滕常勇
以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涵了先进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途径、方法、目标等一系列内容,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邓小平 先进文化 全面发展 思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立柱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基于实践人学的历史生成性存在,具有独特的致思逻辑、理解向度与内在规定。在唯物史观的视域内,主体需求的满足及其程度、资源的基础支撑与社会时空的延展是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三个关键词。当代中国,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现实,中国共产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紧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恰当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辩证关系,积极拓展广大人民群众完整性生成的社会时空,有效推动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融共生性,真正走出了一条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人的全面发展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东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日益为理论界所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不是一个乌托邦的梦想,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它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所有制演进而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 自由 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华玲
高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着眼于大学生的需要和个体成长,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处理好社会与个人、成才与成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关键词:
育人为本 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