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5)
- 2023(9225)
- 2022(7970)
- 2021(7654)
- 2020(6448)
- 2019(15027)
- 2018(14935)
- 2017(29048)
- 2016(15285)
- 2015(17194)
- 2014(16669)
- 2013(16275)
- 2012(14659)
- 2011(12743)
- 2010(12152)
- 2009(10625)
- 2008(9859)
- 2007(7941)
- 2006(6662)
- 2005(5401)
- 学科
- 济(60013)
- 经济(59955)
- 管理(42041)
- 业(39392)
- 企(32381)
- 企业(32381)
- 方法(31350)
- 数学(28038)
- 数学方法(27555)
- 农(15595)
- 财(15507)
- 中国(14134)
- 地方(13495)
- 业经(12370)
- 制(12169)
- 银(10754)
- 银行(10747)
- 农业(10724)
- 贸(10376)
- 贸易(10366)
- 务(10341)
- 财务(10304)
- 财务管理(10279)
- 学(10168)
- 易(9907)
- 行(9900)
- 企业财务(9648)
- 技术(9062)
- 和(8932)
- 环境(8931)
- 机构
- 大学(195019)
- 学院(194933)
- 管理(81263)
- 济(78139)
- 经济(76505)
- 理学(71083)
- 理学院(70298)
- 管理学(68939)
- 管理学院(68542)
- 研究(58226)
- 中国(47641)
- 京(40265)
- 财(35732)
- 科学(35432)
- 中心(30111)
- 财经(29320)
- 业大(28680)
- 江(28527)
- 农(28292)
- 经(26644)
- 所(25860)
- 州(25158)
- 范(25051)
- 师范(24827)
- 北京(24131)
- 经济学(24103)
- 研究所(23745)
- 院(22415)
- 农业(22144)
- 财经大学(21997)
- 基金
- 项目(143196)
- 科学(114658)
- 基金(106062)
- 研究(104889)
- 家(91430)
- 国家(90679)
- 科学基金(80519)
- 社会(67396)
- 社会科(63978)
- 社会科学(63964)
- 基金项目(57056)
- 省(55772)
- 自然(53342)
- 自然科(52137)
- 自然科学(52127)
- 自然科学基金(51153)
- 教育(48516)
- 划(47235)
- 资助(42983)
- 编号(42309)
- 成果(31998)
- 部(31780)
- 重点(31560)
- 创(30410)
- 发(30234)
- 创新(28430)
- 国家社会(28199)
- 科研(28122)
- 课题(27864)
- 教育部(27775)
共检索到277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丹 方斌 王海玫 王亚华
通过对扬州市区商业地价区段断面人流量的定量研究,结合地统计与GIS方法,对原有商业地价区段进行修正,进而形成商业地价区段划分的新技术方法。研究表明:1人流量断面统计数据与商业区段地价具有明显相关性,采用人流量断面数据修正商业地价区段,数理依据充分,结论相对客观,成本较低,可实现在非繁华区、城市边缘区的商业地价区段划分。2克里金插值法是一种有效的商业区段地价模型建立方法,其等值线光滑,误差平均值较小。3突变点确定是商业区段划分的核心环节。突变点的形成既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交通型主干道和河流对于商业辐射的阻隔作用非常明显,是判断突变点的重要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丹 方斌 陈正富
基于扬州市区2006、2012、2016年互联网企业数据,以社区为研究单元,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验证不同周期、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区位选择特点,为中小城市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互联网企业数量由内至外圈层呈低—高—低空间形态,企业密度由高往低逐圈层递减;企业空间分布经历了集聚—随机—集聚的变化过程,分布热点由内城区逐步向外城区、近郊区扩散。(2)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中,技术研发型集聚程度最高、工业互联网型次之、电子商务型最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中,初创型企业空间分布以内城区、外城区为主,成长型、成熟型以近郊区为主,部分成熟型企业出现了企业部门分离趋势;不同生命周期互联网企业经历了从内城区、外城区向外扩散的过程。(3)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互联网企业区位因子差异显著。办公用房租金、住宅租金、集聚要素对各类、各生命周期互联网企业均有高强度影响,区域路网密度、高速公路出入口为中等程度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较低;专业市场、CBD对电子商务企业及初创型互联网研发企业有高强度影响;成长型、成熟型技术研发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对人才条件、产业园区要素更为敏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华明 王丹
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提供适配的养老服务设施是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关键环节。文章采用热点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26个社区不同年龄段老龄人口进行估算,与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进行匹配分析,以提高养老服务资源供给精准度。得出主要结论 :(1)将社区分为自理型、介助型、介护型3种主导类型,介护型社区主要分布于内城区、近郊区的拆迁安置区;介助型社区主要分布于外城区,以单位社区为主;自理型社区主要分布于近郊区,以新建商品房社区为主。(2)研究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老龄人口结构错位明显,表现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养老机构、护理站等介护型养老设施严重不足,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等自理型养老设施利用率不高、吸引力不足。(3)应进一步适应不同社区差异化养老需求,建设“弹性”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苏同向 王浩
生态红线是为了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线。本文研究基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在RS和GIS的技术支持下,结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实际现状,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江苏扬州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归纳案例城市的生态景观资源特征和区域功能,整合生态红线区的保护用地,采用累积阻力模型的方法模拟和修正各生态资源的联系廊道。旨在寻求生态红线区与城乡绿地生态网络的空间耦合关联,使生态红线真正落地,建立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和良好的自然开放空间系统。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红线 绿地 生态网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霖 郭杰 孙驰 欧名豪
本文基于供求理论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以期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配置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供求理论,可以从本底条件、技术水平、区位交通、集约程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2)BP神经网络可准确反映各评价单元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有助于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精度;(3)根据测算结果可将研究区分为四个区域:高度适宜区可进行大规模城镇建设用地开发,但应注重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丹 方斌 陈正富
研究目的:以扬州市区为例,将互联网地价数据与AMM模型理论地价进行同径、圈层及邻域比较,实现土地经济效益的快速判断;基于外部性理论对低效用地成因进行研究。研究方法:空间插值,叠加分析,间断点分析。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地经济效益呈半"W"梯度同心圆分布,可分为内、中间、外三个圈层,中间圈层东南及西南片区为城市低效用地集中分布区。(2)研究区土地经济效益存在不同性质突变点,学区、环境等经济突变点表现为河流、道路等;城中村、拆迁安置区等社会突变点表现为主干路。研究结论:(1)单中心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呈圈层分布,土地经济效益区可划分为集约均衡区、低效用地区、过度集约区,分别与内、中间、外圈层相对应;(2)城市低效用地是经济外部性(学区、环境)和社会外部性(城中村、拆迁安置区人群集聚)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改善区域社会结构等措施提升低效用地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城市土地供给侧改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君君 马岩
协商民主成为城市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是由城市社区空间、人口等因素及社区事务的性质所决定的,并且我国城市社区具备了公民协商的机制与平台。协商民主需要较多的先置条件,然而对扬州市社区实证调查的结果却表明,当下在城市社区里实施协商民主还存在公共理性不足、公共利益达成困难、居民能力不平等等困境因素。加强竞争民主的建设、建立利益整合机制及公平分配资源是化解这些困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居民 协商民主 社区参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通过对扬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评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缺少公民参与的决策项目往往与公民的真实愿望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社会满意度偏低,现代社会公民有较高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热情和愿望,社会性别差异是政府决策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珍视民众的参与热情,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重视性别差异对公共需求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善登 李庆钧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广度和深度是和公众的参与态度紧密相连的。公众参与规划的态度或积极或消极。根据苏州、扬州两地城市调查结果分析,以及从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关系角度看,要促使参与城市规划的公众由消极的参与者向积极的参与者转变,城市政府须在学术界已提出的信息公开、增加参与路径、培育公众自治组织等措施之外,还应承担起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回应公众利益诉求、善待积极参与者的职责。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态度 政府责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武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flow of people in a given public transportation route.The theories used in this paper are mainly statistical ways of estimating the flow of people.I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be served as a tool for both theoretically study and in practice.
关键词:
人流量 测定方法 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杰
围绕"人、地、财"等新型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衍生出人口流动的社会、空间、经济属性,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人口城镇化概念模型。基于迁移流、位置识别和企业关联网络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层面:受落户门槛、家庭权益、社会保障等限制,人口流动比资本流动更为谨慎,也更遵从行政区经济和城镇等级体系。(2)市域层面:城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城市和乡村的直接联系,重点镇辐射和吸纳作用不强。(3)新经济使后发地区弯道超车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此概念模型适用性较好,能够合理识别经济社会联系的主体格局,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对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区域协调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尚正永
城市意象和旅游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城市意象研究多侧重于意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关注的是城市现存的意象空间形态,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虽相对成熟,但多是套用了企业形象的研究手法,缺乏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城市意象具有显著的时空维度特征,与城市旅游形象保持紧密的关联性。扬州城市意象从时间纵向的角度上在地理区位的历史变迁、文学作品的意象表达、城市休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鲜明的体现,由此阐释了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价值;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霖 郭杰 殷爽 欧名豪
根据区域建设用地的极限供需状况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有利于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实现和建设用地的精细化管理。以扬州市为实证区域,构建基于资源环境容量约束的建设用地极限供给与经济发展驱动的建设用地极限需求的测度模型,以期为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扬州市建设用地极限供给总规模为162 686.44 hm2,未来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2)扬州市建设用地极限需求规模为158 164.63 hm2,南部地区高于北方;(3)扬州市建设用地极限需求不会突破资源环境容量约束的极限供给上限,其中仪征市和高邮市的极限需求规模超出极限供给规模,市区、江都区和宝应县极限需求规模小于极限供给规模;(4)仪征市与高邮市应根据极限供给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对土地要素的过度依赖;市区和江都区可构建区域的协同一体化发展战略,适当扩张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区域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宝应县应注重耕地保护,予以适度的建设用地指标倾斜,促进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
关键词:
建设用地 供需分析 区域分异 扬州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鑫 欧名豪 马贤磊
从中观尺度研究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探寻遏制细碎化水平降低因素,以为高效农地利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选取景观指数量化耕地细碎化水平,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耕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最后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扬州市里下河区域30个乡镇的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是0.949 3、0.972 2和0.977 0,具有一定提升空间;表征细碎化的第一主成分与地块平均面积、地块密度、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分维数的载荷值大于88%,第二主成分与边界密度指数载荷值大于91%;第一主成分对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影响弹性是-0.002 7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雨平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地方政府的空间政策强烈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通过对扬州1990年代以来推行的一系列空间政策和同时期城市形态演化以及可能的变化趋势进行比照,试图剖析空间政策对城市形态演化的影响机制,重点对行政区划和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阻碍城市空间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空间政策 城市形态 扬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