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2)
- 2023(14114)
- 2022(12301)
- 2021(11813)
- 2020(9743)
- 2019(22837)
- 2018(22737)
- 2017(42600)
- 2016(23845)
- 2015(27080)
- 2014(27217)
- 2013(25749)
- 2012(23342)
- 2011(20632)
- 2010(20925)
- 2009(18477)
- 2008(17081)
- 2007(14455)
- 2006(12293)
- 2005(10328)
- 学科
- 济(83308)
- 经济(83220)
- 管理(63270)
- 业(58683)
- 企(49193)
- 企业(49193)
- 方法(43651)
- 数学(38110)
- 数学方法(37557)
- 中国(27096)
- 教育(22954)
- 农(22132)
- 财(21955)
- 学(19524)
- 理论(18715)
- 业经(18136)
- 地方(16165)
- 技术(15653)
- 农业(14860)
- 务(14320)
- 财务(14247)
- 财务管理(14178)
- 贸(13959)
- 贸易(13948)
- 易(13543)
- 企业财务(13447)
- 制(13178)
- 和(13171)
- 环境(13049)
- 教学(12602)
- 机构
- 大学(319131)
- 学院(315067)
- 管理(125685)
- 济(115786)
- 经济(113049)
- 理学(110782)
- 理学院(109562)
- 管理学(107426)
- 管理学院(106845)
- 研究(99539)
- 京(68421)
- 中国(67682)
- 科学(61872)
- 财(52390)
- 范(49610)
- 师范(49246)
- 所(47636)
- 业大(45977)
- 中心(45662)
- 江(44713)
- 农(44497)
- 研究所(43561)
- 财经(43540)
- 北京(42631)
- 师范大学(40331)
- 经(39832)
- 教育(39285)
- 技术(36798)
- 院(36767)
- 州(36389)
- 基金
- 项目(224934)
- 科学(178737)
- 研究(170555)
- 基金(161117)
- 家(138807)
- 国家(137548)
- 科学基金(119429)
- 社会(104888)
- 社会科(99227)
- 社会科学(99198)
- 省(89179)
- 基金项目(85925)
- 教育(85783)
- 自然(77720)
- 划(76202)
- 自然科(75896)
- 自然科学(75879)
- 自然科学基金(74464)
- 编号(72173)
- 资助(65922)
- 成果(58907)
- 部(51223)
- 课题(51198)
- 重点(51097)
- 发(47705)
- 创(47350)
- 教育部(45009)
- 项目编号(44670)
- 创新(43872)
- 大学(43394)
- 期刊
- 济(115114)
- 经济(115114)
- 研究(96192)
- 中国(65754)
- 教育(64614)
- 学报(46417)
- 管理(43024)
- 科学(42869)
- 财(40028)
- 农(38634)
- 大学(37170)
- 学学(33510)
- 技术(32606)
- 农业(27660)
- 财经(20066)
- 业经(19471)
- 融(18946)
- 金融(18946)
- 经济研究(18568)
- 经(17050)
- 图书(16673)
- 职业(16561)
- 问题(14854)
- 科技(14597)
- 理论(14380)
- 技术经济(13983)
- 版(13879)
- 业(13674)
- 发(13517)
- 实践(13432)
共检索到443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兆东 闫文冰
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业务也不断拓展,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改变。文章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业务发展与人才所需能力入手,结合已有的研究,分析审计人才的历史需求,进而从国家政策、数字经济环境等外部环境对审计人才的需求,以及审计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分析审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并剖析同时期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审计人才需求变迁与人才培养的匹配程度,据此提出审计人才培养调整的方向,以期对审计学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房巧玲 陈璐
审计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根据胡文霞、逄俊(2005)等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审计市场供给呈现出以下特征:地域性特征较为明显;市场集中度较低而导致恶性竞争的事件时有发生;产品结构单一、新型业务所占比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金丽
以辽宁区域的社会经济与产业结构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与发现高等教育在区域社会经济大环境、大背景条件下的人才服务趋向与策略。目的是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发挥最大的服务潜能,在为区域服务中,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区域产业 人才需求 高等教育 服务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艳娇 赵砚 钱青烨
审计事业在我国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审计人才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阶段我国审计教育难以满足审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亟待适应新形势加快改革与建设的步伐。本文基于审计人才需求的视角,对我国审计学专业本科课程管理进行研究剖析,在总结我国审计本科课程管理建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重点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更新几个方面揭露其不足,进而为更好地建设我国审计课程和培养审计专业人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审计学 人才需求 课程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德军
"一带一路"建设是和平崛起的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战略表达,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支撑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在理论构建、资政建言、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适应"一带一路"进程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德军
"一带一路"建设是和平崛起的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战略表达,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支撑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在理论构建、资政建言、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适应"一带一路"进程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龙英
一带一路是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目的是为了使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运用文献综述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对"一带一路"的话语背景进行一系列阐述,并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对于人才需求趋向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而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人才需求效应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一系列思考与归结,即从提高留学教育,教育与企业同步、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及提高高等教育自身的国际性三方面,对高等教育人才进行培养,为"一带一路"新形势下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人工智能对许多职业产生了明显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常态。基于对不同任务类型下人类和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特征分析,人机智能协作可归纳为智能工具型、协同合作型和重塑补充型三种典型模式。三种模式下的人机分工和协同工作方式差别显著,因此也造成了社会人才需求尤其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适应性能力结构要求的巨大差异。智能工具型协作模式下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核心是新型智能化业务实践能力,协同合作型协作模式下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核心则是以统筹人机智能系统实现职业功能为根本的智能协作能力,重塑补充型协作模式下高技能人才需求则会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骅
俄苏高等教育与社会变迁韩骅一一国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达程度,是该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俄国高等教育始于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成立。尽管这所大学起点较高,显示了可观的民主性,但它毕竟比西欧中世纪大学晚了数百年;而且在此之后的50余年内,在俄罗斯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兴业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迪尔凯姆曾经说过:"当人们历史地研究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式时,就会看到,它是依存于宗教和政治组织的,是依存于科学的发达程度和工业状况的。如果把所有这些历史因素同教育体系分开,那么,这个体系就会变得不可理解"~①。因此,也可以这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鹏
高等教育投入问题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高等教育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要求政府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出发来对高等教育投入进行制度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自建国以来的变化,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制度变迁的原因。
关键词:
高等教育投入 制度变迁轨迹 制度变迁原因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洪捷
本文从学术史的视角,对北京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在最初的大约15年中,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以比较研究为主,形成了以国际的视野、跨学科的路径、实证的态度和方法上的多元性等为特点的研究风格。在知识分化和组织变迁的双重作用下,北京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转型的趋势,主要表现在逐步有意识地超越原来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问题意识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层对话。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知识分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知识自主性提出了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高等教育学需要建构独特的理论话语、知识体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学 范式变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雪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历尽沧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经验实务到理论建构,从方法单一到多元探索。通过文本的梳理与分析,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不同研究取向,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变迁,期许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发展进路。认为高等教育管理要重建理论体系,奠定方法论基石,整合研究队伍,强化学术规范,使研究具有本土性、战略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范式变迁 发展进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栗晓红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考量中外合作办学对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作用可以看到,中外合作办学在促成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和树立高等教育制度典范的双重意义上具有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潜力,但中外合作办学所体现出来的"移植式课程"、"半截子留学"、教学单一定位、对合作双方的高度依赖使其还不能完全发挥影响作用。未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合作双方对办学的定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制度变迁 中外合作办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包海芹
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学费制度变迁中出现的"乱收费",以及政府强制统一划线等问题,与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所形成的利益格局有关。在当前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不清,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费制度改革,必须从改变学费制度面临的体制环境入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费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