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9)
- 2023(8118)
- 2022(6905)
- 2021(6579)
- 2020(5560)
- 2019(12723)
- 2018(12559)
- 2017(23315)
- 2016(12843)
- 2015(14701)
- 2014(14166)
- 2013(13024)
- 2012(11457)
- 2011(10009)
- 2010(9576)
- 2009(7989)
- 2008(7189)
- 2007(5783)
- 2006(4452)
- 2005(3349)
- 学科
- 济(43381)
- 经济(43341)
- 管理(34459)
- 业(32180)
- 企(26817)
- 企业(26817)
- 方法(25323)
- 数学(23268)
- 数学方法(22926)
- 中国(12461)
- 财(11252)
- 农(10945)
- 理论(9966)
- 业经(9248)
- 教育(9214)
- 教学(8277)
- 技术(8193)
- 务(7663)
- 贸(7654)
- 贸易(7653)
- 财务(7633)
- 财务管理(7618)
- 易(7487)
- 农业(7261)
- 企业财务(7253)
- 地方(6961)
- 环境(6429)
- 和(6260)
- 学(6169)
- 划(6071)
- 机构
- 大学(160463)
- 学院(157010)
- 管理(65090)
- 济(62726)
- 经济(61577)
- 理学(58092)
- 理学院(57529)
- 管理学(56377)
- 管理学院(56075)
- 研究(44693)
- 京(31200)
- 中国(30128)
- 财(26475)
- 科学(25761)
- 业大(22960)
- 财经(22626)
- 范(22148)
- 师范(21943)
- 中心(21921)
- 江(21733)
- 经(20928)
- 农(20566)
- 经济学(19805)
- 所(18617)
- 北京(18348)
- 经济学院(18175)
- 技术(17861)
- 师范大学(17607)
- 经济管理(17508)
- 院(17444)
- 基金
- 项目(119452)
- 科学(96316)
- 研究(91006)
- 基金(86939)
- 家(74139)
- 国家(73497)
- 科学基金(65747)
- 社会(58388)
- 社会科(55475)
- 社会科学(55462)
- 省(48362)
- 基金项目(46616)
- 教育(46440)
- 自然(42162)
- 自然科(41303)
- 自然科学(41294)
- 自然科学基金(40527)
- 划(40443)
- 编号(37168)
- 资助(34652)
- 成果(28497)
- 部(27487)
- 重点(27064)
- 创(26986)
- 课题(25944)
- 大学(25602)
- 发(25097)
- 创新(24845)
- 教育部(24741)
- 国家社会(24142)
共检索到212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梅
大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文章通过对大学精神内容、大学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大学精神构建途径的分析,诠释了大学精神与人才培养机制的共生关系,提出从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塑造大学精神的具体途径,以应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
大学精神 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 校园文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峥
<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更迭和应用拓展,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正产生深远影响。根据 OpenAI 的研究,美国大约80%的劳动力会有至少10%的工作任务可能受到GPT模型的影响。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之一。为应对这一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 年报告中提出,为适应这个将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世界,所有公民都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素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花萍 胡春健
基于行为科学视角,通过一般问题解决机制、行为链方法、PDCA方法、因果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搜商行为模式的塑造与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根据对认知域、工具域、数据资源域三域空间搜索行为能力与效果的分析,提出搜商的塑造与培养主要是提高信息搜索能力与专业知识能力。
关键词:
搜商 大学生 信息搜索模式 行为链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景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课程,对它学习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科学精神,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科学素养。一、勇于开拓的创造精神道尔顿在长期的气象观测的实践中,养成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迈进 张子法 刘莉 瞿海东 洪樱
本文着眼于新世纪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的本质和基本要素做了初步界定,从研究生的自觉要求和自我塑造、研究生导师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机制入手,探讨了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和塑造的有效途径,并进一步就有效加强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和塑造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做了阐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主流文化的塑造与培养课题组
阐述了大学生主流文化的内涵、表征和功能,指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塑造与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的分析,论证了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塑造与培养的必要性;最后对大学生主流文化塑造与培养的总体思路、基本对策及途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凌茜
近年来,欧美企业管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业界的管理实践经验都表明,公仆型领导对于企业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着力讨论公仆型领导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为企业打造新型领导者形象提供参考性思路。
关键词:
公仆型领导 信任感 企业声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瑞娟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它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学校传统文化资源、借鉴、学习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培养人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 大学精神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欣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质疑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向。诚然,工匠精神是企业与院校都推崇的目标,但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却困扰着许多高职教育者。文章以高职院校普通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基于一些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出三条解决方案,也期盼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文辉 马桂香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培养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关键期。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匠人才 职业素质 培养进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燕 赵彤
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人才,首先界定了基于"工匠精神"的"双创"人才培养的内涵,探讨了我国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创"人才的意义,分析了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给出了树立新理念、建立新体系、优化新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双创”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秋霞 刘朋
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契合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是: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僵化;校企合作层次较浅,流于表面;学生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据此,文章提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匠精神为契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以工匠精神为引导,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应用型人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重视研究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来月英高等院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博士生、硕士生是高等学校培养的高层次的人才,将来在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作学术骨干、在企业或事业单位成为高级管理决策者的可能性很大,这些跨世纪...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婷婕 眭依凡
本文以教学理性为视角,基于中外大学课程体系设计的教学理念及实践经验,提出并讨论了"大学课程与人才培养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大学课程存在什么问题"、"大学课程改革路在何方"等三个与当前大学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紧密关联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大学课程 教学理性 人才培养 课程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