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4)
- 2023(19479)
- 2022(16505)
- 2021(15516)
- 2020(13093)
- 2019(30194)
- 2018(30228)
- 2017(56361)
- 2016(31484)
- 2015(35333)
- 2014(35336)
- 2013(33917)
- 2012(31246)
- 2011(28469)
- 2010(28900)
- 2009(26480)
- 2008(26106)
- 2007(23202)
- 2006(20686)
- 2005(18575)
- 学科
- 济(132627)
- 经济(132487)
- 管理(86604)
- 业(79977)
- 企(66077)
- 企业(66077)
- 方法(56075)
- 数学(49813)
- 数学方法(48999)
- 中国(36925)
- 农(33412)
- 财(33099)
- 学(27942)
- 业经(27578)
- 地方(27102)
- 制(25326)
- 教育(23031)
- 理论(22874)
- 贸(22778)
- 贸易(22767)
- 易(22110)
- 农业(21890)
- 银(19498)
- 银行(19439)
- 务(19426)
- 财务(19355)
- 财务管理(19306)
- 技术(19043)
- 融(18665)
- 金融(18662)
- 机构
- 大学(440058)
- 学院(438206)
- 济(180279)
- 经济(176449)
- 管理(163743)
- 研究(153365)
- 理学(140879)
- 理学院(139259)
- 管理学(136438)
- 管理学院(135611)
- 中国(111480)
- 科学(93699)
- 京(93337)
- 财(83574)
- 所(77893)
- 农(75065)
- 研究所(70740)
- 中心(69634)
- 江(67861)
- 业大(65561)
- 财经(65243)
- 范(62984)
- 师范(62330)
- 北京(59192)
- 经(59141)
- 农业(58895)
- 经济学(55070)
- 院(54795)
- 州(52862)
- 师范大学(50249)
- 基金
- 项目(288493)
- 科学(227101)
- 研究(210518)
- 基金(206871)
- 家(181701)
- 国家(180107)
- 科学基金(153494)
- 社会(131540)
- 社会科(124591)
- 社会科学(124559)
- 省(114409)
- 基金项目(107955)
- 教育(103106)
- 自然(100226)
- 自然科(97974)
- 自然科学(97942)
- 划(97858)
- 自然科学基金(96187)
- 编号(86512)
- 资助(85680)
- 成果(72122)
- 重点(66467)
- 部(64332)
- 发(62704)
- 课题(62151)
- 创(60305)
- 创新(56195)
- 科研(55590)
- 教育部(55436)
- 大学(54289)
- 期刊
- 济(200234)
- 经济(200234)
- 研究(136418)
- 中国(93395)
- 教育(70187)
- 学报(69743)
- 农(66825)
- 财(65832)
- 科学(62666)
- 管理(61162)
- 大学(53367)
- 学学(49221)
- 农业(44464)
- 技术(42954)
- 融(39673)
- 金融(39673)
- 经济研究(33418)
- 财经(32619)
- 业经(31396)
- 经(28217)
- 问题(25513)
- 业(24090)
- 统计(23369)
- 技术经济(22118)
- 策(21060)
- 贸(20787)
- 版(20339)
- 图书(19587)
- 理论(19173)
- 职业(19146)
共检索到665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凤娟 司言武
选取1998~2014年和2007~2014年两个时间段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下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1个省级区域中,宁夏的教育财政投入经济增长弹性排名最高,吉林和内蒙古的排名也比较高,辽宁、贵州的排名上升很快,山东和江苏的排名下降很快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和不同层次的学校资金分配结构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经费使用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平台不够或者政策不到位、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不足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凤娟 司言武
选取19982014年和20072014年两个时间段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下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1个省级区域中,宁夏的教育财政投入经济增长弹性排名最高,吉林和内蒙古的排名也比较高,辽宁、贵州的排名上升很快,山东和江苏的排名下降很快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和不同层次的学校资金分配结构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经费使用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平台不够或者政策不到位、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不足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凤娟 司言武
文章基于1998-2014年全国31个省级地区教育财政投入面板数据,采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及相应省级区域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东北地区教育财政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最高,再依次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最小的为华南地区,且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平均比重最高的是西南地区,最低的是华东地区。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根据供给侧改革的方向需要调整完善教育振兴政策、促进与符合城市及区域持续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上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升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及水平、提高学校与社会的接轨程度、提升专业服务社会水平等,以期实现教育与各区域供给侧改革的协调性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凤娟 司言武
文章基于1998-2014年全国31个省级地区教育财政投入面板数据,采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及相应省级区域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东北地区教育财政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最高,再依次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最小的为华南地区,且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平均比重最高的是西南地区,最低的是华东地区。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根据供给侧改革的方向需要调整完善教育振兴政策、促进与符合城市及区域持续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上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升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及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文章以公共支出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替代变量,在系统分析三类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和途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作为内生变量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框架,提出用"公共产品余值"来解释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投入所无法直接解释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公共支出、社会民生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对四个区域经济增长均有积极推动作用,说明我国把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政策是有效的。公共支出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影响的效果不同,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支出效果最为明显,而东部地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效果最好,因此提出对三个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优化应采取不同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文章以公共支出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替代变量,在系统分析三类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和途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作为内生变量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框架,提出用"公共产品余值"来解释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投入所无法直接解释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公共支出、社会民生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对四个区域经济增长均有积极推动作用,说明我国把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政策是有效的。公共支出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影响的效果不同,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支出效果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鹏
面对国际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以及内部的经济下滑压力,传统的需求端的要素驱动模式已难以为继,我国必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完成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经济转型要求。本文选取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论证了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结论表明要素投入难以促进经济中长期增长,供给侧结构创新改革是大势所趋。文章分别从政府制度创新、供给主体创新和市场创新多角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政策建议组合。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经济转型 技术创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宝伟 楚燕兰 张云 张庆元
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现状,本文从历史演绎的角度厘清其金融本质,分析与传统金融的差异,并运用PVAR模型实证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公众储蓄未有效转化为工业企业投资,而是大量滞留在金融体系内部,未能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据此,本文提出"安全、公平、效率"三大顺序监管原则,并通过整合互联网技术优势、新兴商业模式和传统监管资源,构建了一个引导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监管联动机制,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与金融价值。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双正
价格是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保持物价稳定是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工业品出厂价格与CPI之间关系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调控要体现区域差异性、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本文在利用熵权法构建互联网资源指数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CobDouglas生产函数,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互联网资源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劳动力因素,而弱于资本因素;(3)资本、劳动力与互联网资源三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资源 面板数据 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先进 王登礼
中国各地区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宏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自身因素外,哪些宏观因素与一个地区内的社会组织发展是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2007年-2014年31个省级区域内社会组织及三种主要社会组织类型面板数据的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论:第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城镇化、高等教育因素与社会组织发展不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三,公益文化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和社会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对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延吉 陈祺超 秦波
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生产要素。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分化,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的估测显示,2000-2010年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重已达45%左右。但庞大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表明,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经济总产出的带动作用是城镇正规就业的25%,但强于农村劳动力。而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增速之间呈曲线关系,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在9.6%-100%的区间内与经济增速呈倒U型关系;而当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由9.6%逐步降低时,经济增速将得到更迅速的提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时广军
高等职业教育是新型劳动力的孵化器,也是我国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对31个省市2005—201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1)东部、东北更偏重高质量的高职,西部则同时需要高质量和高规模高职,而中部的高职教育被忽视;(2)农村居民更需要高规模的高职教育,而城市居民更需要高质量的高职教育;(3)提高高职质量更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经营收入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收入,而扩大高职规模更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经营收入。为了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议:促成"均衡"、引领"拔尖"、释放"活力"及重视"补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高专 经济产出 居民收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理 巫慧玲 张卓
通过建立一个四自变量两层级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以2004年1月~2012年9月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针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货币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较为敏感,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敏感性更强;财政政策对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区域效应 PVAR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贝妮 刘婉
[目的/意义]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阅读,把握公共阅读服务供给和居民文化需求的逻辑关联,以探寻公共阅读服务供给发展新思路。[方法/过程]构建公共阅读服务供给水平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测算指标权重和各地区公共阅读服务供给水平,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公共阅读服务供给水平对居民文化需求的促进效应。[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第一,公共阅读服务供给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占比接近,需加强以人才建设为中心的服务供给全要素建设;第二,公共阅读服务供给水平在逐年上升的同时存在一定地域差距,需引导跨地区交流协作以形成发展合力;第三,公共阅读服务供给水平对居民文化需求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需提升数字供给为抓手的持续供给能力;第四,地区经济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等要素也对居民文化需求具有重要影响,需全面推进地区经济文化环境建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促进文化需求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教育投入、人力资本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评价与对策建议——基于重庆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省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基于安徽省2005~2015年面板数据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省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基于安徽省20052015年面板数据
我国CPI地区差异分析及调控建议——基于2003~2008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央票交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检验
教育与人口迁移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004-2008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
对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主因的研究——基于中国31个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基于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