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1)
2023(9741)
2022(8413)
2021(8027)
2020(7063)
2019(16753)
2018(16755)
2017(32211)
2016(17609)
2015(20158)
2014(20280)
2013(20107)
2012(18211)
2011(16154)
2010(15924)
2009(14825)
2008(14897)
2007(13406)
2006(11202)
2005(9795)
作者
(49311)
(41484)
(41263)
(39357)
(26186)
(19777)
(19085)
(16370)
(15530)
(14687)
(14080)
(13778)
(13011)
(12940)
(12902)
(12831)
(12644)
(12359)
(11914)
(11885)
(10207)
(10061)
(9943)
(9440)
(9418)
(9260)
(9229)
(9217)
(8377)
(8257)
学科
(70826)
经济(70758)
管理(60535)
(55184)
(47579)
企业(47579)
方法(39351)
数学(34791)
数学方法(34371)
(23106)
(18109)
(16331)
财务(16276)
财务管理(16237)
中国(15730)
企业财务(15381)
业经(14617)
(13444)
(13284)
(12874)
贸易(12872)
(12523)
地方(12075)
农业(11991)
(11550)
理论(11442)
(11073)
银行(11050)
(10924)
技术(10395)
机构
大学(246621)
学院(246375)
管理(103675)
(100105)
经济(97955)
理学(88649)
理学院(87758)
管理学(86338)
管理学院(85835)
研究(73017)
中国(58165)
(50649)
(47615)
科学(45176)
(39214)
财经(37784)
(37001)
中心(36910)
业大(36896)
(35848)
(34294)
研究所(32587)
农业(31041)
北京(30929)
经济学(30331)
(29579)
(29317)
师范(29255)
财经大学(28257)
经济学院(27605)
基金
项目(166248)
科学(131076)
基金(121659)
研究(119723)
(105218)
国家(104362)
科学基金(90944)
社会(75381)
社会科(71559)
社会科学(71535)
(65468)
基金项目(65126)
自然(60568)
自然科(59179)
自然科学(59162)
自然科学基金(58102)
教育(56448)
(54856)
资助(50423)
编号(48993)
成果(38416)
(37370)
重点(37000)
(34809)
(34412)
科研(32927)
创新(32562)
课题(32551)
教育部(32298)
大学(31728)
期刊
(104175)
经济(104175)
研究(64415)
中国(43669)
(41366)
管理(39029)
学报(36397)
科学(34074)
(33496)
大学(28023)
学学(26463)
技术(24177)
农业(22399)
教育(21556)
(21149)
金融(21149)
财经(18757)
业经(17085)
(16042)
经济研究(15857)
(14128)
问题(13936)
财会(13486)
技术经济(13388)
统计(12824)
理论(12192)
(11924)
图书(11687)
(11564)
商业(11479)
共检索到351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长青  彭数学  
从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及其博弈分析来看,盈余管理可分为效率性盈余管理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两类。效率性盈余管理是正和博弈,它会激发管理者的生产性寻利行为;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是寻租行为与常和博弈,它具有会计后果。利润操纵则纯粹是一种寻租行为,是对社会资源的负和博弈。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以激励效率性盈余管理的发展,正确引导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严厉制止利润操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彭数学   刘长青  
本文通过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对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行为进行分析,认为盈余管理可分为效率性盈余管理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两类。效率性盈余管理是寻利行为,是正和博弈;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是寻租行为,从长期来看,它是一种零和博弈。利润操纵则纯粹是一种寻租行为,是对社会资源的自和博弈。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以激励效率性盈余管理的发展,引导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严厉制止利润操纵。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春华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 ,根据盈余管理的特征和博弈论的实质 ,提出了盈余管理是其管理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存在条件 ,得出了只要存在通过博弈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 ,就一定会发生盈余管理的结论。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 ,论文最后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建议 ,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治理结构政策、法规 ,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蔡吉甫  
尽管盈余管理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中的一种技术规范,但本质上都是管理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与股东展开博弈的过程,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博弈关系。本文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效用和动机,就如何加强对盈余管理的控制以消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雪锋  张珑姣  王悠  
本文以2012-2015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衡量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考察分析师对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对管理层正向盈余更为敏感,即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发生了替代效应;相对于国有企业,分析师跟进对非国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以期为完善分析师的外部治理职能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数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雪锋  张珑姣  王悠  
本文以2012-2015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衡量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考察分析师对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对管理层正向盈余更为敏感,即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发生了替代效应;相对于国有企业,分析师跟进对非国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以期为完善分析师的外部治理职能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数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裴雷  薄澜  姚海鑫  
本文在充分考虑保险行业特殊性的前提下,构建了保单持有人、保险公司管理层和监管部门的盈余问题收益函数,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与保险公司盈余管理有关的各方行动策略,最后,提出了盈余管理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炜松  周焯华  张宗益  
本文从经营者与监督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入手,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在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一些措施,最后给出了研究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鲁大立  
美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信息披露规范约束下的博弈行为,各博弈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进行相互博弈,从而达到“纳什均衡”。文章首先分析阐述了美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博弈主体及其行为,然后分析了盈余管理博弈的动机以及博弈过程,得出博弈的均衡解,即“纳什均衡”。文章最后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借鉴美国上市公司管理经验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的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韩倩倩  
本文从分析盈余管理的概念出发,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质是企业管理当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博弈行为。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博弈论的相关原理,笔者从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两方面分析了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晓辉  卢煜  汪健  
以2007至2013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行为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的行为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分歧度。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商誉减值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不利影响仅存在于出现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中,即其源自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商誉减值行为。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显著降低商誉减值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智章  黄兴孪  
本文以2002—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在IPO前后等五个重要阶段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经理人盈余操纵方式的选择策略,同时分析公司盈余管理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IPO当期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其他各阶段;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在IPO前后阶段的动态变化更为显著,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在风险投资完全退出后大幅下降,显著低于解禁退出前阶段,成功IPO以及配合股份减持等多重动机促使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督水平发生波动;公司经理人对风险投资应计盈余管理监督水平调整的敏感度小于对风险投资真实盈余管理监督水平调整的敏感度,公司经理人的盈余操纵方式在各阶段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交替和并存,但更倾向于选择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丽莉  
本文选择2011-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分析师做出盈余预测的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盈余管理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的关系,更将审计质量引入到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审计质量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显著正相关;盈余管理程度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显著负相关;审计质量的提升能显著缓解盈余管理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薄澜  姚海鑫  王书林  刘丽莉  
本文以2007~201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债务融资规模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及其在不同控制人性质下的差异。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在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及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相互博弈作用下,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都随着债务融资规模的增加而先下降后提高,且发生变化的临界点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有所区别。这种非线性的关系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尤为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生交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盈余管理的特征和实质,提出了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在此观点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和具体动机,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