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1)
2023(13853)
2022(11774)
2021(10868)
2020(9473)
2019(21656)
2018(21238)
2017(40985)
2016(22289)
2015(24698)
2014(24700)
2013(24267)
2012(22048)
2011(19659)
2010(19272)
2009(18056)
2008(17952)
2007(15923)
2006(13375)
2005(11687)
作者
(66020)
(55468)
(55390)
(52552)
(35130)
(26973)
(25277)
(21878)
(20915)
(19583)
(18651)
(18577)
(17540)
(17278)
(17196)
(17170)
(17133)
(16520)
(16054)
(16006)
(13854)
(13591)
(13259)
(12654)
(12614)
(12386)
(12262)
(12100)
(11204)
(10994)
学科
(93165)
经济(93056)
管理(68123)
(67939)
(57420)
企业(57420)
方法(49436)
数学(44606)
数学方法(44139)
(28081)
(23037)
中国(20550)
(19973)
财务(19928)
财务管理(19891)
企业财务(19069)
业经(18863)
(18524)
贸易(18519)
(18193)
(18014)
(17003)
农业(15153)
地方(14647)
(14256)
金融(14253)
技术(13883)
(13764)
银行(13708)
(12931)
机构
大学(323599)
学院(321880)
(134104)
经济(131623)
管理(129207)
理学(113040)
理学院(111902)
管理学(109974)
管理学院(109397)
研究(102743)
中国(78041)
(65620)
科学(64039)
(61545)
(58885)
业大(52528)
(52117)
财经(50580)
中心(48534)
研究所(47600)
农业(46985)
(46115)
(45945)
经济学(41272)
北京(40235)
财经大学(38041)
经济学院(37688)
(37108)
(36903)
师范(36562)
基金
项目(223682)
科学(176145)
基金(166285)
研究(153501)
(147559)
国家(146402)
科学基金(125924)
社会(99072)
社会科(94204)
社会科学(94169)
基金项目(89020)
(86378)
自然(85892)
自然科(84047)
自然科学(84019)
自然科学基金(82568)
(73834)
教育(71084)
资助(68330)
编号(59471)
重点(50160)
(49826)
(46896)
(45987)
成果(45785)
科研(44762)
创新(43919)
计划(43099)
教育部(42683)
大学(41895)
期刊
(135841)
经济(135841)
研究(84291)
学报(56206)
中国(52259)
(50849)
(50627)
科学(49587)
管理(45782)
大学(41758)
学学(40241)
农业(33676)
(29420)
金融(29420)
技术(26893)
财经(25781)
经济研究(22328)
教育(22158)
业经(22047)
(21920)
(18637)
问题(18614)
技术经济(16825)
统计(16326)
(16267)
(15827)
商业(15453)
理论(15212)
(15140)
财会(15031)
共检索到449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宋逢明  林森  李超  
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连续竞价交易机制和投资者构成特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向上增长的人工模拟订单驱动股票市场模型,其中投资者的持有期会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并能够反映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模型能够得出一系列与实际股票市场一致的典型事实,如收益率分布的胖尾特征以及波动率的聚集等。本文通过模拟研究,分析了持有期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在向上增长的市场中可获得较高的平均收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静  
本文对投资者异质信念采用了新的度量指标,运用组合价差分析与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全面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异质信念与股票未来收益之间的关系。其中,根据收益率的厚尾分布特征,本文首次提出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异质信念对股票未来收益的影响是不稳定的,没有一种理论假设能够在收益率的整个条件分布上成立。具体而言,在中低收益率部分,异质信念对其有显著的负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却随着收益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为零,最终在高收益率部分转变为正的影响。这个结论与以往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本文也试图对其进行了理论解释。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孙凌芸  张金林  
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金融市场既不简单地遵循"理性人"假设的有效市场理论,也不完全遵循放松"理性人"假设的行为金融理论;金融市场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的动力系统,其个体之间通常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地刻画并度量金融市场个体之间的相关行为及其特征。本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对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度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个体之间呈现多重分形的非线性特性,并着重研究投资者情绪与金融市场的相互影响。利用多重分形理论对投资者情绪与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强  张钟元  
银证转账资金的方向和金额反映了投资者对股市未来走势的预期,文章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对银证转账资金和股票市场收益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市收益对银证转账资金的影响可以用正反馈交易假说解释;银证转账资金对股市收益的影响可以用投资者情绪假说解释,投资者情绪对于股市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牛市中价格压力假说不明显,熊市中较为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澄  张羽  鲍新中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隐形投资者情绪指标的实际数据,构建中美市场的投资者情绪指数,以研究国际投资者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和不同投资者情绪的联动效应模型,研究不同的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是否显著;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以发现影响的趋势和程度。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之间具有传染性,且国际投资者情绪的传染性在解释中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时十分有效。该结论对保护信息不完全的投资者、防范情绪传染可能导致的风险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陈习定  张芳芳  谢家智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世达  王镇  
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现实背景,构造衡量投资者情绪的复合指数;并将情绪复合指数作为信息变量加入条件资产定价模型中,在两步回归分析框架下,检验该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异象"的解释力度。研究结果表明,包含情绪信息的条件资产定价模型能够显著解释我国股市的价值效应和动量效应,对规模效应的解释效果也大为改善,进而证实投资者情绪因素在资产定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雅  熊熊  冯绪  
本文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供的股票账户交易数据,研究了不同类型投资者订单不平衡与股票收益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一般和专业)订单不平衡与当日股票收益呈正向相关关系,整体看,个人投资者订单不平衡与当日股票收益呈负向相关关系,随着个人投资者持有资产规模的增加,这种负向相关关系逐渐减弱。本研究发现,投资者订单不平衡对未来股票收益有较弱的预测作用。当新闻作为公开信息指标出现时,对不同类型投资者订单不平衡的改变各不相同,且会加强投资者订单不平衡与股票收益间关系。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区分新闻的性质,从而正确地改变交易方向,增加交易获利的可能性,而个人投资者没有这个能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倪文辉  张普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产业的爆发,加剧了投资者形成一致性预期的可能性。基于此,利用网络论坛发帖数据构建投资者意见趋同指数,从收益和风险两个维度考察投资者意见趋同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者意见趋同对股票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持续性,其作用机制在于投资者意见趋同会催生买入拥挤交易行为,抬升资产价格。具体来看,看涨意见趋同会带来持续的正向收益,而看跌意见趋同仅会带来短期的负向冲击;与此同时,投资者意见趋同还会导致交易量缩减、股价跳跃以及羊群行为等潜在市场风险的出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放开卖空限制能够让看跌投资者的意见得以表达,进而有效降低投资者意见趋同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结论为政府完善资本市场制度、逐步放开卖空限制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峥  欧阳红兵  刘力  
中国股市为研究历史股价对未来(中期)横截面股票收益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深入考察的环境。本文发现基于52周前期股价高点构造的惯性策略在中国股市具有显著的盈利性,其月平均收益为0.84%,这一结果比美国市场更加明显。该现象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不能由市场模型、Fama and French三因素模型以及特征模型所解释。本文提供了用投资者的行为偏差来解释该现象的进一步证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信东  原东良  
[目的/意义]从社交媒体这一角度研究投资者情绪,对完善行为金融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舆情信息在金融市场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持。[方法/过程]利用"微指数"构建投资者情绪代理指标,采用向量自回归、神经网络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基于微博的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微博情绪与股票市场表现显著相关,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股票价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佳宁  
文章研究个人投资者申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对该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个人投资者申购比率与其在二级市场中的交易行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当个人投资者申购量较高时,股票首日收益较高而长期收益较低,且首日收益与长期收益间相关性更高。利用指令流数据衡量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当有较多个人投资者申购时,更多个人投资者在首日交易中买入该股票,在之后一个月中更多个人投资者卖出该股票。说明个人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影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首日抑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孝伍  张信东  刘维奇  
投资者情绪影响股票市场收益抑或相反,还是两者相互影响?市场的极端收益是由投资者情绪引起的吗?投资者的极端情绪如何受市场收益的影响?本文基于分位数回归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从短期视角和长期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滞后市场收益在短期内(1~4月)是投资者情绪的格兰杰原因,而中长期(10~13月)的滞后情绪又是市场收益的格兰杰原因;市场收益对投资者的中高情绪和极高情绪有显著影响;滞后12期的情绪对较高和较低的市场收益具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其安  赖琴云  
以"好淡指数"构造投资者短期和中期情绪度量指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不同盈利能力股票组合收益与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中期情绪变化将对不同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收益产生相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不同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的收益变化将对投资者短期情绪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收益变化对投资者短期情绪的影响更大;投资者短期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不同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收益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低盈利能力和高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收益都不能显著地影响投资者中期情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远  姚贝贝  钟琪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股票收益率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取决于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把控,还受投资人主观情绪的影响。本文基于2010年1月-2018年12月投资者情绪水平和上证A股的月收益率数据,刻画了不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综合市场情绪指标,根据所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数大小,将情绪分为情绪乐观期、情绪悲观期和情绪温和期,补充了以往在整体投资者情绪角度下对股票收益率的研究。本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来测试投资者情绪的不同水平是否会对股票收益产生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