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2)
- 2023(10945)
- 2022(9422)
- 2021(8752)
- 2020(7672)
- 2019(17902)
- 2018(17662)
- 2017(34209)
- 2016(18436)
- 2015(20957)
- 2014(20967)
- 2013(20561)
- 2012(18725)
- 2011(16706)
- 2010(16271)
- 2009(14981)
- 2008(14622)
- 2007(13064)
- 2006(10830)
- 2005(9383)
- 学科
- 济(76438)
- 经济(76364)
- 业(51931)
- 管理(51837)
- 企(41662)
- 企业(41662)
- 方法(41242)
- 数学(37101)
- 数学方法(36634)
- 农(21111)
- 财(19678)
- 中国(18475)
- 业经(15823)
- 学(15269)
- 贸(14787)
- 贸易(14786)
- 农业(14469)
- 易(14393)
- 地方(13493)
- 务(12711)
- 财务(12665)
- 财务管理(12634)
- 制(12217)
- 企业财务(11972)
- 理论(11901)
- 和(11395)
- 技术(11356)
- 环境(10653)
- 银(9904)
- 银行(9858)
- 机构
- 大学(265152)
- 学院(263839)
- 济(107900)
- 管理(106224)
- 经济(105807)
- 理学(93349)
- 理学院(92345)
- 管理学(90650)
- 管理学院(90148)
- 研究(82239)
- 中国(60025)
- 京(53803)
- 科学(52204)
- 财(46877)
- 农(45488)
- 业大(42284)
- 所(40610)
- 中心(39715)
- 财经(38959)
- 江(37967)
- 研究所(37518)
- 农业(36102)
- 经(35505)
- 经济学(33757)
- 范(33517)
- 师范(33141)
- 北京(32543)
- 经济学院(30835)
- 州(29840)
- 院(29610)
- 基金
- 项目(186848)
- 科学(147913)
- 基金(137716)
- 研究(132423)
- 家(120662)
- 国家(119717)
- 科学基金(103612)
- 社会(85017)
- 社会科(80704)
- 社会科学(80677)
- 基金项目(73715)
- 省(73141)
- 自然(68950)
- 自然科(67431)
- 自然科学(67412)
- 自然科学基金(66237)
- 教育(62412)
- 划(61768)
- 资助(56256)
- 编号(53117)
- 重点(41894)
- 成果(41825)
- 部(41763)
- 创(39098)
- 发(39083)
- 科研(36929)
- 创新(36574)
- 教育部(36038)
- 国家社会(35550)
- 课题(35452)
- 期刊
- 济(106150)
- 经济(106150)
- 研究(66561)
- 中国(45493)
- 学报(43525)
- 农(39371)
- 科学(39311)
- 财(37121)
- 管理(35779)
- 大学(33065)
- 学学(31359)
- 农业(26696)
- 教育(24113)
- 技术(24010)
- 财经(18890)
- 融(18187)
- 金融(18187)
- 业经(17967)
- 经济研究(17266)
- 经(16204)
- 问题(14670)
- 业(14228)
- 统计(13727)
- 技术经济(13474)
- 版(13313)
- 图书(13085)
- 策(12577)
- 理论(12430)
- 科技(12241)
- 商业(12133)
共检索到360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苗苗
给出一种以神经网络为工具,完全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各迁移因素静态弹性的方法。此方法可以通过有限的数据挖掘迁移因素的内部特征,区别于常见的统计分析和回归方法,定量的计算结果弥补了常规方法的不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金华 陈丽华 应瑞瑶
本研究基于福建省498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问卷分析,测度了"网络规模"、"名义强度"、"实际强度"、"行业异质性"、"地区异质性"、"职位异质性"等6个个体社会网络维度。实证分析表明,除了"名义强度"之外,其他个人社会网络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和回流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网络规模"越大、"实际强度"越紧密、"行业异质性"越弱、"地区异质性"越强、"职位异质性"越强,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就越高,进城后回流的概率越低。个体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外出)、融入城市(不回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农村劳动力转移 回流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智雷
本文利用武汉市迁移劳动力的调研数据,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生活状况和城乡收入预期做了分析,并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借助计量经济学工具,研究了在城就业状况和长期保障状况对迁移劳动力城乡收入预期的影响。研究发现,迁移劳动力的城乡收入预期水平受到个人特征、在外就业经历、将来打算和长期保障状况等多方面变量的显著影响,但不同年份间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迁移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在2005年后对其农村收入预期有着更大的效用。接受过技能培训、挣钱后希望留城发展或者作为雇主的迁移劳动力对留城最低收入要求更高一些。随着在城就业时间的延长以及非农务工经验的积累,农村迁移劳动力会根据城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劳动力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曹羽茂 李晓丰
劳动力迁移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对四川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试图更好地解释西部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和约束机制。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特征及成年男性构成比例对劳动力长途迁移及长期迁移产生较大影响;短途迁移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呈负相关;家庭和村级网络在促进迁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它们在降低迁移人员成本方面互为补充手段。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迁移网络 长途迁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宗益 王卫 张成翼
我国的劳动力迁移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不可回避的国情,对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研究较多。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非农业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迁移也越来越普遍。文章通过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重庆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了非农劳动力迁移的人口特征,同时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方法,研究了非农业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单位性质对迁移意愿都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与农业劳动力的迁移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关键词:
非农劳动力 迁移 劳动力迁移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智强 刘超
农村劳动力迁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的成人调查问卷2004和2006年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健康、娱乐偏好等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而当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家庭负担并不是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并且已婚女性劳动力倾向于和丈夫共同迁移,以上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最后,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其中大学及大专学校教育最有效,其次是职业和技术学校教育。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移 离散选择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芸 邹杨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的基础上,选取2001-2012年度的8个代表性指标,对现实农村人口迁移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载体和生活成本是阻碍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两大原因;农业发展对人口转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在吸纳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潜力。因此,一个有序的、分层的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模式应重点关注产业、区位与文化教育梯度。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人口迁移量 梯度转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欣欣 黄祖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传裕
工资水平差异是我国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动因。运输成本越大,产品的替代弹性越大,消费者在工业品上的支出比例越低,劳动力越倾向于在空间均匀分布,否则,劳动力更倾向于迁入工资水平高的地区,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的空间模式。
关键词:
核心——边缘模型 劳动力迁移 动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刊秉承"前沿性、前瞻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关键词:
迁移决策 户籍制度 集聚 外部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慧婷 谢芳婷 朱述斌
基于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项目2011—2016年的连续监测数据,考虑非农就业的内生性,采用IV-Probit模型及其估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结果显示: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迁移程度对林地转入有抑制作用,但对林地转出具有促进作用,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在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长期、有效、稳定的非农就业转移这一问题上做出相关努力,以促进农户间的林地流转,最终实现林业规模经营的目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亚男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使用ologit模型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迁移劳动力的劳动保护、工资拖欠、迁移劳动力在迁出地的土地拥有情况、在城市的定居意愿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显著影响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而且分性别的结果分析显示劳动保护和工资拖欠等因素也通过检验。一方面,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权益保障仍然是影响其就业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城市的融入问题以及在迁出地的原有经济水平也直接影响迁移劳动力对自身工作和社会地位的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亚男
本文利用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使用ologit模型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迁移劳动力的劳动保护、工资拖欠、迁移劳动力在迁出地的土地拥有情况、在城市的定居意愿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显著影响迁移劳动力就业满意度,而且分性别的结果分析显示劳动保护和工资拖欠等因素也通过检验。一方面,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权益保障仍然是影响其就业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城市的融入问题以及在迁出地的原有经济水平也直接影响迁移劳动力对自身工作和社会地位的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苗苗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进行定量研究首先要将影响迁移决策的各种因素量化。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成本、迁移网络和政策制度等心理学和社会学非数量因素对迁移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有定性分析,但缺乏相应的定量说明。在现有的研究方法和定义模式下非数量因素不能精确量化。旨在探讨将非数量因素量化的基本方法,给出一种基于序数效用论的替代计算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