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6)
- 2023(12908)
- 2022(11377)
- 2021(10663)
- 2020(8949)
- 2019(20886)
- 2018(20606)
- 2017(40620)
- 2016(21756)
- 2015(24390)
- 2014(24223)
- 2013(23708)
- 2012(21399)
- 2011(18859)
- 2010(18330)
- 2009(16438)
- 2008(15419)
- 2007(12985)
- 2006(10931)
- 2005(8930)
- 学科
- 济(86373)
- 经济(86285)
- 管理(61378)
- 业(58735)
- 企(48640)
- 企业(48640)
- 方法(45021)
- 数学(40073)
- 数学方法(39549)
- 农(22254)
- 财(21592)
- 中国(20263)
- 学(18487)
- 业经(18314)
- 地方(17061)
- 农业(15282)
- 贸(14686)
- 贸易(14680)
- 易(14258)
- 务(14170)
- 财务(14101)
- 财务管理(14073)
- 理论(13891)
- 技术(13546)
- 企业财务(13306)
- 环境(13264)
- 和(13244)
- 制(12601)
- 划(11570)
- 银(10790)
- 机构
- 大学(297747)
- 学院(296765)
- 管理(122999)
- 济(117067)
- 经济(114707)
- 理学(108580)
- 理学院(107464)
- 管理学(105445)
- 管理学院(104918)
- 研究(93815)
- 中国(67228)
- 京(61649)
- 科学(59903)
- 财(51217)
- 业大(46859)
- 农(46750)
- 所(45249)
- 中心(43134)
- 财经(42682)
- 研究所(41957)
- 江(40004)
- 经(39094)
- 北京(37891)
- 范(37855)
- 师范(37473)
- 农业(36690)
- 经济学(35272)
- 院(35044)
- 州(32911)
- 财经大学(32234)
- 基金
- 项目(218158)
- 科学(171654)
- 基金(159283)
- 研究(157308)
- 家(139206)
- 国家(138121)
- 科学基金(119478)
- 社会(98737)
- 社会科(93642)
- 社会科学(93618)
- 基金项目(85489)
- 省(85015)
- 自然(79529)
- 自然科(77706)
- 自然科学(77687)
- 自然科学基金(76253)
- 教育(72446)
- 划(71573)
- 资助(65761)
- 编号(63750)
- 成果(49348)
- 重点(48450)
- 部(47922)
- 发(45768)
- 创(45535)
- 课题(42760)
- 创新(42489)
- 科研(42446)
- 教育部(41282)
- 大学(40885)
- 期刊
- 济(116098)
- 经济(116098)
- 研究(81232)
- 学报(48327)
- 中国(46756)
- 科学(44136)
- 管理(43083)
- 农(40973)
- 财(38397)
- 大学(36958)
- 学学(35067)
- 教育(29759)
- 农业(28973)
- 技术(26772)
- 业经(19731)
- 财经(19713)
- 融(19472)
- 金融(19472)
- 经济研究(19073)
- 经(16765)
- 问题(15306)
- 图书(14992)
- 科技(14978)
- 技术经济(14393)
- 理论(14392)
- 业(14356)
- 版(13684)
- 实践(13332)
- 践(13332)
- 资源(12995)
共检索到401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永明 孙涵 刘诚 戎志国 钟仕全 何立 陈燕丽 黄永璘
【目的】林火引起的辐射增量是林火遥感监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开展人工火场地面与卫星同步观测试验,计算人工火场在EOS/MODIS第20,21,22,31和32波段上产生的辐射增量,为林火监测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地面人工火场观测试验与卫星同步获取火场辐射参数,并收集同步的EOS/MODIS卫星数据。以30 m分辨率TM数据提取地表背景数据,将火场周围分为植被、裸地和水体3个覆盖类型,并将其作为1 km分辨率EOS/MODIS像元的端元。根据线性混合理论,构建无火场影响情况下EOS/MODIS第20,21,22,31和32波段的辐射估算模型,实现人工火场影响上述波段辐射增量的计算,获得...
关键词:
辐射增量 人工火场 MODIS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红军 郑力 雷玉平 李春强 周戡
作为NOAA/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延续和发展,EOS/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应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二者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NDVI在植被生长旺盛期容易达到饱和,而EVI则能克服这一现象,比较真实地反映植被的生长变化过程;相同空间分辨率下,EVI取值范围、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均高于NDVI,NDVI数据比较均一,其空间相关性高于EVI,EVI更能反映研究区域内植被空间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周璀 谭三清 张贵
不同卫星传感器识别森林火灾时存在时间差异及辐射差异,通过对AUQA亮温、NOAA-19地表温度、FY-3B亮温数据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大气、地形、地表温度为归一化参数,建立基于3个卫星传感器的亮温归一化模型。利用地面接收站2017年4月份影像数据,将归一化模型应用到森林火灾识别中,建立了一套适合湖南省的森林火灾阈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卫星传感器的红外辐射归一化模型能较好地消除辐射差异影响,弥补卫星传感器的时间差异性,提高不同卫星传感器对森林火灾监测的速度。
关键词:
卫星传感器 森林火灾 红外辐射 归一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东 朱春全 雷静品 巨关升 白锐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冠层上部、下部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了其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 ;研究了PAR的日、季变化特征 ;根据Beer Lambert方程 ,结合林分生长季内的叶面积动态及林冠各层次的叶面积指数 (LAI) ,计算出生长季内各天的消光系数 (K)及任一时刻冠层内不同深度的光分布 ;并对PAR的透过率与林分消光系数K及累积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集约经营林木冠层各层次叶面积数值较粗放经营林木的大 ,因而对PAR的截获也较多 ,这是导致集约经营林分生产力较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以上研究 ,为进一步计算林分光合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可漪 万岩
[目的]地面太阳辐射数据的获取受限于稀少的太阳辐射观测站点,气象卫星可以提供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数据,为模拟太阳辐射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太阳辐射可以获取更精准的数据指导农业生产。[方法]利用气象卫星数据构建模拟太阳辐射的模型,在晴天和有云2种天气情况下,分别借助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均方根传播算法(Root Mean Square Propagation, RMSprop)、自适应动量估计算法(Adaptive Momentum Estimation, Adam)优化的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不同输入变量组合的晴空模型和云空模型,选取最优的算法和模型;再综合晴空模型和云空模型的结果,得到全天空条件下的太阳辐射模拟结果。[结果](1)BP神经网络的优化算法中,RMSprop和Adam算法比SGD算法表现更好,损失函数收敛更快且更稳定,误差更小;晴空模型采用RMSprop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相关系数R为0.950,均方根误差RMSE为84.27 W·m~(-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58.99 W·m~(-2);云空模型采用Adam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R为0.884,RMSE为124.13 W·m~(-2),MAE为88.08 W·m~(-2)。(2)利用卫星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共同作为输入变量构建的模型相比于不利用地面气象数据构建的模型效果更优,R增加0.015,RMSE减小11.93%,MAE减小21.77%。在云空模型的输入变量中增加反映云透光性的云光学厚度也可以减小模型的误差,R增加0.018,RMSE减小6.45%,MAE减小7.41%。(3)在输入变量相同的情况下,晴空模型模拟地面太阳辐射的精度比云空模型更高,R增加0.066,RMSE减小32.11%,MAE减小33.03%。晴空较有云的天气状况更加稳定,模拟效果更好。[结论]通过不同优化算法的选择,以及利用卫星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共同构建模型,可以显著提升模型的精度。模型可以应用于解决部分地区太阳辐射值缺失的问题,对于需要利用太阳辐射数据进行研究的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方祥 王海晖 陶骏骏 盛昌栋
【目的】基于辐射换热原理和火行为模型,从理论角度研究林火蔓延过程中火源辐射换热规律以及辐射点燃的特点。【方法】林火蔓延过程中的燃烧区为辐射源,其向火蔓延前方的热辐射等效为矩形辐射面。矩形热辐射面的长度为火焰长度,宽度对应火线宽度;环境风速的变化导致热辐射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选取枯立木和枯倒木这2类林火环境中典型可燃物作为辐射接受体,并分别设定接受体微元距地面1.5 m高和贴于地面。将林火蔓延以及至林缘后熄灭过程中对目标物的辐射换热分2个阶段计算,由此推导出接受体的瞬态辐射换热通量和累积的辐射换热量的计算式,并相应构筑辐射点燃的判据。与此同时,结合以往对林火行为规律的认识建立起林火蔓延以及至林缘衰弱熄灭过程中火行为参数间的关系式以辅助模型计算。基于火灾安全计算的有效性原则,设定火灾场景为最糟糕情形,即火焰温度赋值为1 200 K、发射率为1.0,并且一般情形下热辐射在大气中透过率为1.0。计算过程中,取火焰火宽度50 m,火焰长度变化范围为5 m~40 m,而风速变化范围则为0 m·s~(-1)~10 m·s~(-1)。【结果】针对特定野外试验工况试算结果确认,辐射换热通量计算结果与野外测量数据高度一致,由此验证了辐射换热模型的可靠性。针对若干火灾场景开展系列计算表明,无论是接受到的辐射换热通量还是累积辐射换热量,枯立木相对于枯倒木都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随环境风速增大有所削弱。火焰蔓延至林缘后对接受体的辐射换热为其能量积累做出主要贡献,是造成辐射点燃的主要能量来源。【结论】随着接受体与林缘间距离的增大,目标物的能量积累水平迅速降低;火焰长度和环境风速则通过改变热辐射辐射换热效率和持续时间以影响辐射点燃的条件。以林缘附近枯立木作为接受体开展热辐射点燃条件的计算证实,当树冠火焰长度增至40 m,30 m以上间隔都能有效避免辐射点燃现象。如果替换成生物防火林带,该间隔则可以大大缩短。本项工作凸显生物防火林带在阻隔林火中的重要性,同时为林火阻隔系统的设计以及林区设施的保护提供特定理论指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庞琪伟 贾黎明 郑士光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山西省偏关县柠条林为研究对象,用CROPSCAN多谱辐射仪实测了柠条的光谱值,并统计灌丛的地上生物量,以560nm光谱反射值与柠条地上干生物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黄土丘陵阴向斜缓坡以回归模型W=0.965R0.626拟合效果最好(r=0.706);黄土丘陵阳向斜缓坡以回归模型W=1.056+0.243R拟合效果最好(r=0.612);黄土丘陵区综合立地整体以回归模型W=0.937+0.949lnR拟合效果最好(r=0.659)。这些回归模型经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Sig=0.000)。基于多谱辐射仪的灌木林生物量测定方法快速、便捷、准确,可成为灌木生物量研究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柠条 生物量 多光谱 回归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贺平 刘艳芳 李纪伟 孔雪松
乡镇尺度的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结构研究对统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视角,将空间可达性引入传统辐射模型进行参数修正,构建乡镇人口流动网络;从节点和社团结构以及无标度和小世界特征等方面,探讨在地域差异影响下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复杂网络特征,并以荆门市55个乡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荆门市乡镇人口流动网络的节点度分布以高发展水平乡镇为核心,呈现"一横二纵"的空间分异格局,与荆门市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存在极强的耦合关系;②全网包含四个社团,各社团内部联系紧密且空间结构特征各异,社团间联系相对松散。③受空间距离和地理环境影响,网络的无标度特征不够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阳生 唐小明 黄水生
地面所接收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是随地面的纬度、高程、坡度、坡向以及地形遮蔽等地形因子的变化而变化的。本文基于GIS技术,利用DEM获取地形因子,在GIS中建立了晴空太阳直接辐射模型。本模型的计算结果准确率达到90%,可应用于农业、林业、生物、生态等领域。
关键词:
太阳直接辐射模型 GIS DEM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宁宁 赵宇 陈锐
根据城市信息空间的特点建立基于辐射模型的城市信息影响力测度模型,并以此主要网络联系测度指标构建城市信息空间联系网络模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依托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深入研究探讨了信息空间下典型城市构成的城市网络的整体特征,分析网络中的核心城市,核心城市群,纽带城市以及城市合作子群。研究发现城市空间信息辐射网络呈现小世界的特征,城市信息空间辐射能力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网络具有较高的聚类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距离,具有较强的局部聚集性和整体连通性。北上广发达城市子群连接了中国南北以及东部地区,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现阶段城市信息发展潜力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依然部分依赖于地域分布,因此从区域的角度规划城市信息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一鑫 马乐乐 苗丽丽 何佳星 李建明
[目的]构建基于光辐射时滞效应的温室番茄蒸腾量模型并确定其应用参数。[方法]依据自动连续记录仪实际称重获得的番茄单株小时蒸腾量,分析番茄蒸腾与温室环境因子的时滞关系,构建基于光辐射时滞效应的温室番茄蒸腾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按照模型预测蒸腾量(ET),设置T1(1.0 ET)、T2(1.2 ET)、T3 (1.4ET) 3个灌溉处理,研究其对番茄基质含水量、光合作用、叶片解剖结构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对模型应用参数进行求证。[结果]晴天时,光辐射与番茄蒸腾量存在1h的时滞关系,阴天时无时滞关系。考虑时滞效应有利于提升晴天蒸腾模型的精度,时滞模型标准误差与相对误差分别从无时滞模型的0.117 2 mm/h和31.00%降至0.088 5 mm/h和23.42%,纳什系数从0.72升至0.84。T3处理番茄的光合能力强于T1、T2处理;T2和T3处理番茄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显著高于T1处理;T3处理番茄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T1,但与T2间差异不显著。考虑水分利用效率因素认为,T2处理综合最优。[结论]晴天时光辐射时滞效应1 h的温室番茄蒸腾模型误差最小,精度最高;在番茄果实膨大期,模型灌溉参数为1.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淑君 罗潋葱 李慧赟 成晓奕
为填补实测太阳辐射资料的空缺,利用南京地区1961年-2010年常规气象资料建立了由总云量反演逐日太阳辐射的模型,并对南京地区近50年来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南京气象站1961年-2000年实测太阳总辐射数据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了模型参数,然后利用2001年-2010年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辐射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好,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均方根误差(RMSE)和皮尔逊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48.6W/m2和0.8。南京地区太阳总辐射受云量影响较大,其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与晴空辐射相吻合,但又存在差异,这主要是与梅雨季节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牟建军 张永安 李孟楼 蒋平 王玉珠
By radiating the worms eclosioned 3~5 days using 20~160 Gy 60C-Oγ, the sterility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rradiation makes Monochamus alternatus worms to sterilize; the males are more sensitive to irradiation than females; 40 Gy is a full sterility for the w...
关键词:
松墨天牛 辐射不育 剂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新安 于贵瑞 何洪林 蔡福 祝青林
利用我国气象系统现有的50个净辐射站1993—2000年的辐射及相关气象资料,采用5种方法计算地表净辐射月值,结果表明:论文构建的多因子综合法是一种误差最小、精度最高的推算方法,平均相对误差为0.348,4至9月误差在0.20以下,可用于全年各月地表净辐射的推算;其次为Chang Jen_Hu修正式和Penman修正式,平均相对误差都在0.64以下,误差小于0.20的站月数约占半数左右,4至9月误差都在0.25以下,可用于植物生长期间的地表净辐射推算。各种方法推算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具有北部地区明显大于南部地区,冬半年(11至2月)明显大于夏半年(3至10月)的时空分布特征。
关键词:
地表净辐射 推算方法 模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尧 王国槐 罗峰
综述了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辐射诱变的方法及变异机理,介绍了通过辐射诱变创造的油菜新种质,探讨了当今油菜辐射诱变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辐射诱变、组培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复合育种的思路.
关键词:
油菜 辐射 诱变育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