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2)
- 2023(12917)
- 2022(11391)
- 2021(10762)
- 2020(8985)
- 2019(20755)
- 2018(20395)
- 2017(39688)
- 2016(21110)
- 2015(23754)
- 2014(23583)
- 2013(22878)
- 2012(20676)
- 2011(18326)
- 2010(17756)
- 2009(15845)
- 2008(14885)
- 2007(12502)
- 2006(10387)
- 2005(8490)
- 学科
- 济(82332)
- 经济(82246)
- 管理(61646)
- 业(59131)
- 企(49391)
- 企业(49391)
- 方法(42824)
- 数学(37879)
- 数学方法(37356)
- 农(21768)
- 财(20640)
- 中国(20412)
- 业经(18238)
- 学(17721)
- 地方(15829)
- 技术(15211)
- 农业(14926)
- 理论(13980)
- 贸(13977)
- 贸易(13973)
- 务(13748)
- 财务(13679)
- 财务管理(13652)
- 易(13563)
- 和(13371)
- 企业财务(12945)
- 环境(12929)
- 制(12392)
- 划(11512)
- 银(10749)
- 机构
- 大学(291220)
- 学院(289558)
- 管理(122616)
- 济(112439)
- 经济(110060)
- 理学(108053)
- 理学院(106948)
- 管理学(104991)
- 管理学院(104464)
- 研究(90150)
- 中国(64804)
- 京(60685)
- 科学(57633)
- 财(48671)
- 业大(44880)
- 农(43741)
- 所(42966)
- 中心(41934)
- 财经(40782)
- 研究所(39767)
- 江(38726)
- 范(37441)
- 北京(37435)
- 经(37381)
- 师范(37091)
- 农业(34188)
- 院(33819)
- 经济学(33202)
- 州(32058)
- 经济管理(31468)
- 基金
- 项目(213527)
- 科学(168728)
- 研究(155973)
- 基金(155735)
- 家(135402)
- 国家(134323)
- 科学基金(116886)
- 社会(97533)
- 社会科(92496)
- 社会科学(92472)
- 基金项目(83642)
- 省(83120)
- 自然(77358)
- 自然科(75597)
- 自然科学(75579)
- 自然科学基金(74168)
- 教育(71517)
- 划(70055)
- 编号(63826)
- 资助(63763)
- 成果(49368)
- 重点(47016)
- 部(46808)
- 创(45146)
- 发(44761)
- 课题(42363)
- 创新(42073)
- 科研(41232)
- 教育部(40420)
- 大学(40088)
- 期刊
- 济(111090)
- 经济(111090)
- 研究(78245)
- 中国(47269)
- 学报(45362)
- 管理(42892)
- 科学(42207)
- 农(38013)
- 财(35977)
- 大学(34977)
- 学学(32800)
- 教育(30438)
- 农业(27069)
- 技术(26894)
- 业经(19489)
- 融(18887)
- 金融(18887)
- 财经(18660)
- 经济研究(17704)
- 图书(17054)
- 科技(16523)
- 经(15777)
- 理论(15006)
- 问题(14608)
- 技术经济(14139)
- 情报(14096)
- 实践(14070)
- 践(14070)
- 业(13380)
- 版(13085)
共检索到392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明月 白如江 于纯良 王效岳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科技情报感知技术在新时代国家科技情报治理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准确、高效、智能地进行情报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方法/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在21世纪初期掀起了技术革命的浪潮,并迅速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此文章在吸收借鉴传统情报感知技术的研究方法下,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科技情报需求自动感知研究方法,并分模块提出了实现方案。[结果/结论]21世纪的科技情报感知工作需要适应瞬时变化的信息时代,也需要赶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逐步实现科技情报工作的高效化、智能化、智慧化,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的科技情报需求自动感知过程在未来会成为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潮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珊红 李晓松 赵柯然 耿国桐
[目的/意义]发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防科技情报领域应用的潜在价值,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国防科技情报工作转型的方法对策。[方法/过程]从国防科技情报领域的核心关切出发,结合主流大语言模型主体架构,从语料体系、预训练算法与模型、微调算法与模型三个层次归纳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认识;立足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本质特征,从情报收集、情报评估、情报分析、情报生成环节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领域的潜在应用;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给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带来的反情报工作风险、循证能力问题、准确性、时效性、安全性等挑战,提出了有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国防科技情报领域从业者应当积极融入新技术大潮,从受益者转变为贡献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凯 刘任烨 李亮
[目的/意义]融合大变局背景下科技情报能力新需求与智能技术发展新特征,探索情报感知能力智能化发展路径。[方法/过程]深入研究主题建模、加权分类技术,实现从千万级开源情报数据中精准识别、追踪、监测特定主题领域的知识,同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技术,实现针对识别到的知识持续进行实体、关系抽取并自动化构建领域知识图谱,提供态势揭示、图谱探索、关系推理等知识感知能力。[结果/结论]依托系统构建的智能空战等主题领域知识库,实现了针对关注对象的持续自主扫描、监测、跟踪与实体、关系挖掘,形成了情报感知能力智能化发展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柯然 王延飞
[目的/意义]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诸如"中兴断芯""华为事件""科技脱钩论"等一系列关乎国家科技发展与安全的重大事件和论调不断向我国的科技情报研究和工作示警,引发科技情报机构对自身能力认识和培养的反思。[方法/过程]吸收借鉴前人成果,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各省(直辖市)科技情报机构近5年(2015—2019年)的学术发文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情报机构业务表现进行调研。[结果 /结论]研究认为,科技情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机构的综合能力,对科技情报机构能力进行感知需兼顾业务工作表现和学术表现。新形势下科技情报机构的能力建设需要重视科技情报的感知能力、响应能力和预警能力,亦不能忽视对学术能力的建设培养。学术能力既是科技情报机构能力的重要组成,也是科技情报机构能力建设能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唐晓波 李新星
人工智能是一门关于知识的学科,如何在智能革命时期,跟上时代的脚步,已成为知识服务领域一个新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知识服务主要思维模式由原来的经验主义转化为数据驱动为主,服务主体变得多元化,服务内容变得智慧化。在此背景下,知识服务领域中关于数据安全、用户行为和服务表达等方面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知识服务 数据驱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卓 张福山 陈乐
[目的/意义]在全球地缘冲突风险下,搭建自主可控的国防科技情报智能感知系统,对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决策支撑作用重大。开展融合大语言模型的国防科技情报智能感知系统建设研究,能提高情报获取效率和智能分析能力。[方法/过程]该系统通过自动采集分类更新,可以快速识别技术情报及专家情报;构建了庞大知识库和信息模型,融合大语言模型智能挖掘创新点和前沿技术。[结果/结论]该系统总体上实现了根据任务及时监测重要情报线索、深度挖掘支撑可信情报的证据及证据链、智能感知领域技术关键内容等功能,为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铁男 赵围
科技情报已成为当今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手段,但在科技情报研究实践中却缺乏有效的系统分析框架。作者将技术路线图和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到科技情报研究的实践中,并提出科技情报研究路线图方法,从而探索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开展科技情报研究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科技情报 情报研究 技术路线图 知识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国桐 雷帅 孙颖 罗威 罗准辰 李晓松
[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科技情报研究将面临诸多挑战。推动科技情报研究智能化,变革研究范式,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方法/过程]文章梳理了科技情报研究智能化的现状,分析了科技情报智能化的主要任务以及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科技情报研究工具箱。[结果/结论]文章旨在进一步廓清关于科技情报研究智能化的认识,为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机遇,推进科技情报研究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智超 李鹿嘉
分析全球公众对人工智能风险的感知类型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探讨影响其感知的因素,并为全球可信赖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实证基础。通过对社交软件中430万帖子的文本语义分析和时间特征分类,构建全球数据库,量化了不同区域的AI风险类型。研究采用凸包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集成机器学习等方法,揭示了全球公众风险感知的区域异质性、影响因素及时空演变特征。全球范围内公众对人工智能风险感知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受创新技术扩散效应影响形成不同感知类别。而个体特质、政治信任与政府效能,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重要塑造作用。在动态维度下感知类别呈现共变逻辑,并呈现由单一向多元格局转变的趋势。
关键词:
风险感知 人工智能 时空格局 全球视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伊彤 方晓明 迟建军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 & T information achievements,the article discu sses t 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S & T information achievements.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志耘 曾文 王忠军 于伟
中国的科技情报事业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步,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而逐步迈向更加智能的科技情报时代。本文运用历史追溯和归纳总结的分析方法,梳理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的科技情报研究方法及应用体系和配置,提出需求导向的科技情报研究的工作体系,指出科技情报研究方法探索路径的6个主要方面,为促进新形势下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
关键词:
需求 科技情报 研究方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国琴 张玮琳 熊艳
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应对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气候风险感知对企业人工智能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气候风险感知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人工智能创新产出。机制检验表明,气候风险感知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和金融化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的人工智能创新。调节分析表明,提高组织韧性能够强化气候风险感知与企业人工智能创新产出之间的正向关系,而较高的媒体监督压力则会抑制这一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国有企业与非高科技企业中,气候风险感知对企业人工智能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应对气候风险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填补了人工智能创新领域的研究空白,为加快构建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惠娜 李辉 刘如 李梦辉 吴晨生
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科技情报界对"情报"概念的理解、认知与应用有所不同,与特定的社会语境、认知水平、科技应用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更与特定历史阶段下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及社会情报需求密切相关,这使得我国情报概念的嬗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情报3.0时代背景下,梳理我国情报概念的嬗变及背后的推动力,对于重新理解和认识新时期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及核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情报概念 情报3.0 科技情报工作 革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秋燕 朱学芳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情报工作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文章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总结了研究现状。其次,通过讨论人工智能对情报工作流程的影响,分析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情报服务模式,探讨了从信息采集到情报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情报服务。最后,构建了新型情报工作体系,从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的核心层次上,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的融合发展。对未来新型智能技术落地于情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勇美菁 钟永恒 刘佳 王辉
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CNKI中相关文献,探究人工智能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发文力量及主题演进、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并进行对比及可视化。结果表明相关研究数量持续增加,但尚未成熟,具有发文力量分散、主题联系紧密且交叉等特点。人工智能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8类研究主题中,智慧图书馆、智能数据服务、知识工程等是研究热点及趋势。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语义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图书情报 人工智能 研究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