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5)
- 2023(14985)
- 2022(13236)
- 2021(12535)
- 2020(10620)
- 2019(24837)
- 2018(24656)
- 2017(47677)
- 2016(25903)
- 2015(29282)
- 2014(29085)
- 2013(28507)
- 2012(25655)
- 2011(22729)
- 2010(22646)
- 2009(20573)
- 2008(20006)
- 2007(17335)
- 2006(14984)
- 2005(12728)
- 学科
- 济(100822)
- 经济(100714)
- 管理(81852)
- 业(74149)
- 企(64308)
- 企业(64308)
- 方法(51606)
- 数学(44826)
- 数学方法(44064)
- 财(27485)
- 农(25196)
- 中国(24009)
- 业经(22567)
- 学(22424)
- 理论(18724)
- 务(18655)
- 财务(18563)
- 财务管理(18522)
- 地方(18463)
- 企业财务(17529)
- 制(17451)
- 农业(16846)
- 贸(16650)
- 贸易(16642)
- 和(16459)
- 易(16120)
- 技术(16005)
- 划(15325)
- 环境(14916)
- 银(14275)
- 机构
- 大学(355162)
- 学院(354269)
- 管理(148031)
- 济(134941)
- 经济(131825)
- 理学(128187)
- 理学院(126764)
- 管理学(124140)
- 管理学院(123477)
- 研究(109490)
- 中国(82973)
- 京(75378)
- 科学(70023)
- 财(62457)
- 农(54737)
- 业大(54034)
- 所(53527)
- 中心(51806)
- 江(51201)
- 财经(50393)
- 研究所(49066)
- 北京(46822)
- 经(45979)
- 范(45859)
- 师范(45432)
- 农业(42867)
- 州(41737)
- 院(40520)
- 经济学(39632)
- 技术(38091)
- 基金
- 项目(249359)
- 科学(196433)
- 基金(181176)
- 研究(180769)
- 家(157687)
- 国家(156396)
- 科学基金(135815)
- 社会(112285)
- 社会科(106396)
- 社会科学(106364)
- 省(97608)
- 基金项目(96429)
- 自然(90714)
- 自然科(88645)
- 自然科学(88624)
- 自然科学基金(86974)
- 教育(84548)
- 划(82067)
- 资助(75391)
- 编号(74649)
- 成果(58793)
- 重点(55254)
- 部(54527)
- 创(52000)
- 发(51502)
- 课题(50419)
- 创新(48397)
- 科研(48025)
- 教育部(46990)
- 大学(46802)
- 期刊
- 济(141776)
- 经济(141776)
- 研究(96834)
- 中国(66936)
- 管理(55555)
- 学报(55064)
- 科学(51673)
- 财(49417)
- 农(48083)
- 大学(42349)
- 教育(39932)
- 学学(39771)
- 技术(33845)
- 农业(33411)
- 融(26416)
- 金融(26416)
- 业经(24154)
- 财经(23829)
- 经济研究(22035)
- 经(20312)
- 图书(19820)
- 业(18762)
- 问题(17941)
- 技术经济(17584)
- 科技(17095)
- 统计(16870)
- 理论(16783)
- 版(16558)
- 资源(16425)
- 现代(15770)
共检索到503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万钟 詹长根 朱小杰
研究目的:以土地权籍理论下的人地关系为核心构建土地管理数据模型,为基于统一数据模型的土地管理数据共享集成提供基础。研究方法:综合分析现有的土地数据模型和土地行业标准规范,总结归纳土地管理中的人地关系内涵和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土地管理数据模型。研究结果:分析了土地管理中的人地关系语义,初步建立了基于人地关系的土地管理数据模型。研究结论:土地管理是人地关系的综合体,基于人地关系的土地管理数据模型,能够集成土地管理中的人地关系,并完整地表达土地管理的要素、关系和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晋
土地是最基础与最重要的资源与资产,是国家经济政策拟定的依据,是实施规划纲要与落实方针政策的基础。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只有加大土地管理的力度,高效合理地利用土地,才能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领域,是土地产权得到保障的前提。目前的土地管理集中在对土地产权的管理,土地产权变化会涉及到地理实体时间、空间及属性的变化,时态GIS正好反映了此变化。目前时态GIS的研究集中在对时空数据模型的建构。时空数据模型决定了时态GIS系统的运行效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对时空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的构建的相应地提出了超过20种模型,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同的模型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敬博 李同昇 祁航 朱依平
通过构建供需匹配模型对秦巴山区人地关系均衡状态进行定量研究,采用OLS最小二乘法和GWR地理加权法对空间供给能力和空间需求强度间的作用关系和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模式。结果表明:(1)秦巴山区存在明显的供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外围低,中部高值区的区县供给指数多处于0.72~1.16之间,外围区县供给指数多小于0.6;需求强度则与供给能力基本相反,中部区县需求强度均小于0.14,外围和东部区域需求强度普遍较高,最高值主要位于秦岭北麓、东麓和汉江中游的区县;这种供需错位源于复杂地形阻隔下的空间资源配置失效。(2)人-地供需两端相互作用,作用程度在地形影响下存在明显空间分异。(3)人地关系均衡指数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呈现明显的"中部低、外围高"特征,低效均衡、协调均衡与空间失衡的区县数量比约为11∶3∶2。(4)可将研究区分为发展严控区、发展提升区、发展优化区和发展疏解区四大管控分区,针对均衡状态制定人地调控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伟峰 王武科
以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为例,在深入分析系统内外因素及其反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关中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关中平原发展的三种可能情景,即理想条件下、资源约束下、资源环境约束下。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获取三种情景下系统的仿真结果。对模拟结果分析显示:水资源和环境污染对未来关中平原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将使资源和污染更为恶化,必须将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建设中的重点。仿真的结果对关中地区未来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岳天祥
我们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最新涌现和发展完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已设计和模拟了十三个模型群,即:(1)物质能量转换分析模型;(2)土地经营多样性分析模型;(3)科技进步分析模型;(4)土地资源使用稳定性分析模型;(5)土地管理过程持续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远索 张占录 孟斌 朱海勇
采用改进过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北京市的人地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应用GM(1,1)模型对其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未来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市近十年来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其中区域耕地生态足迹的变化幅度比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的变化幅度大;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降低,其中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降幅较区域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降幅更加明显。耕地生态足迹与耕地承载力异向变化,加剧了生态赤字逐年加大的幅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规模、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及保持耕地产品地区间流动性等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伍 李满春 刘永学 毛亮
土地适宜性评价一般为单独基于栅格数据模型或者单独基于矢量数据模型。单一的数据类型在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时对信息的表达难免存在不足。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以土地评价的对象个体为评价单元,利用矢量数据的评价单元边界来分割各类因子作用分值数据,并将评价单元对象内数据统计分析后的结果通过栅格图斑标号对象的联接,入库作为评价单元该因子的作用分值,再根据确定的各因子权重,计算因子的综合评价分值来建立矢量栅格混合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算法,并以浙江省标准农田建设为例,在标准农田立地条件评价中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矢栅混合数据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地块的各方面要素信息,保证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国丰 江山
从数据模型的角度对模块化建筑构件的进度与成本表现展开研究,通过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和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两项数据模型技术,设计全生命周期背景下模块化建筑构件进度-成本协同管理平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对模块化建筑构件的实施进度进行智能监控,搭设基于数据模型的模块化建筑预制构件进度管理系统框架,并构建相应构件成本控制模型,为项目进度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模块化建筑构件进度-成本协同管理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先娈 李钢 尹鹏程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型,实现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信息的集成整合,为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提供实施思路。研究方法:建立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型,采用GIS软件工程方法进行应用实践。研究结果:分析了土地管理业务信息的生命周期,构建了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了土地全要素业务地块的编码方法,建立了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信息的演绎规则,并在徐州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中进行了工程应用,实现了单一业务地块与审批流程的横向关联以及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间的纵向关联,为地理信息与土地业务审批流程的一体化集成提供了技术方法。研究结论:利用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履华 孙在宏 曲欣 吴长彬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面体混合的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并对三维地籍的变更及时空关系进行研究,为三维地籍管理提供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三维地籍数据模型的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拓扑关系和时空关系设计,并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1)面体混合的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具有逻辑明确、检索方便、运算简单且易于维护等特点,解决了传统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在展示效率、拓扑和空间分析等方面的不足;(2)面体混合的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基于现有二维地籍数据结构进行扩展,兼容性好、实现成本低;(3)采用二维驱动的三维地籍变更方法,并基于改进的基态修正时空数据模型,实现三维地籍产权体的动态更新和历史关系管理,将三维地籍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泰来 吴平
本研究提出一种依据关系型数据库管理下带有时间维数据结构的 GIS模型。模型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 ,探讨在国标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格式基础上 ,补充时间维数据结构 ,实现 GIS基于时间信息直接进行的历史追溯与断面复原的技术 ;给出了时空数据模型的设计、历史数据的追溯与断面复原算法的分析 ,以及算法实现中关键部分的程序实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小委 屈宝强 刘蔚
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面向科技数据资源的模型分析架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君 郝晋珉 匡远配 谢红霞
人地关系反映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和谐的人地关系传达了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的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据国内外主要地理刊物和有关文献,对2005年以前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反映了研究现状,分析研究趋势,我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方法、技术将逐步更新,人地系统理论的不断提升,研究领域的应用性加强,研究的学科综合性日益显著。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地协调 文献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贝贝 夏翠娟
关联数据模型是图书馆关联书目数据项目实施的关键。图书馆领域的一些典型的关联书目数据项目在具体实施中采用了不同的关联数据模型。本文选取5个典型的图书馆关联数据项目,从内容描述规则、本体模型及词表、数据模型及格式和数据消费方式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
关键词:
书目数据 关联数据 本体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