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3)
2023(15726)
2022(13723)
2021(12880)
2020(10762)
2019(24803)
2018(24673)
2017(47475)
2016(25885)
2015(29193)
2014(29269)
2013(28416)
2012(26111)
2011(23329)
2010(23075)
2009(20928)
2008(20122)
2007(17188)
2006(14896)
2005(12673)
作者
(74301)
(62043)
(61344)
(58517)
(39335)
(29785)
(27903)
(24592)
(23722)
(21892)
(21120)
(20695)
(19644)
(19400)
(19149)
(18895)
(18474)
(18308)
(17605)
(17584)
(15387)
(15061)
(15019)
(14234)
(13899)
(13564)
(13543)
(13536)
(12434)
(12255)
学科
(101963)
经济(101839)
管理(72971)
(67475)
(56153)
企业(56153)
方法(48353)
数学(41748)
数学方法(41160)
(27940)
(25730)
中国(25487)
(24743)
地方(23670)
业经(22394)
理论(18840)
农业(18754)
(18245)
(17128)
贸易(17119)
(16513)
(16447)
环境(16248)
(16020)
财务(15939)
财务管理(15905)
技术(15499)
企业财务(15059)
(14172)
(14091)
机构
大学(360077)
学院(358993)
管理(142007)
(137237)
经济(134012)
理学(123885)
理学院(122411)
管理学(119967)
研究(119388)
管理学院(119336)
中国(86111)
科学(77471)
(76241)
(62385)
(60943)
(59542)
业大(57033)
研究所(54915)
中心(54177)
(51840)
财经(50462)
(49001)
师范(48480)
农业(47835)
北京(47304)
(45968)
(44414)
(42141)
经济学(40760)
师范大学(39305)
基金
项目(256157)
科学(200961)
研究(184750)
基金(184745)
(162098)
国家(160786)
科学基金(138032)
社会(114506)
社会科(108262)
社会科学(108232)
(101885)
基金项目(98760)
自然(91984)
自然科(89775)
自然科学(89749)
自然科学基金(88064)
(85515)
教育(85316)
资助(75772)
编号(75556)
成果(60087)
重点(57673)
(55616)
(54311)
(52951)
课题(52230)
创新(49391)
科研(49297)
大学(47340)
教育部(47301)
期刊
(145965)
经济(145965)
研究(101171)
中国(66980)
学报(61272)
科学(55156)
(54586)
管理(50401)
(47427)
大学(46186)
学学(43576)
教育(42084)
农业(37871)
技术(31867)
(25356)
金融(25356)
业经(24722)
财经(23947)
经济研究(22635)
(20387)
问题(19273)
(19213)
图书(18586)
科技(17893)
(17888)
资源(17669)
理论(16609)
技术经济(16307)
业大(16059)
现代(15501)
共检索到510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张莉  杨瑞霞  赵永江  
以人地关系理论分析为基本切入点,通过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的历史剖析,探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从规划的政治经济和科学发展等不同层面分析了主体功能区构建的实践价值。结合河南人地关系发展现状,以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为目标,对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进行了研究,对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本构思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目前进行的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江  董建国  张莉  
确定指标体系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依据,指标确定的适宜性是划分主体功能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深入研究全国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确定的基本思路和初步确定的15项指标基础上,并充分考虑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提出了确定河南省划定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初步提出了适合河南省省情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同时就构建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莉  冯德显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调整和转变。作者在全面分析河南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自然条件的过渡性是影响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本底因素;土地、水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开发利用强度高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刚性限制因素;生态环境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是主体功能区划分尤其是对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划定作用显著;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全省经济的高增长势头和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主体功能区划分需要把握的重要经济属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朝兴  
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层面,阐述了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以林业为主体发展山区生态经济的关键环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建云  
人地挂钩政策是国务院在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的,人地挂钩政策在河南先行先试的原因有哪些、由政策实施带来的拆旧复垦的任务量有多大及实施难度如何,是理论界关心的问题。首先,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期城镇化率及人口数量和基期城镇化率及人口数量,来测算每个地市的城镇人口增加量,再按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规模测算城镇增加人口需要匹配的建设用地也即拆旧复垦任务量。衡量人地挂钩政策难度通过单位非耕地资源中需要整理出的耕地数量来测算。测算出河南省各地市在2010—2020年人口增加量与折旧复垦量两个指标大小,得出河南省人地挂钩政策实施有一定基础,总体任务重,难度大,但前景美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小虎  孙茜  张合兵  
以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方法,分析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2020年河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达1899.88亿元,增幅4.29%,并且规划期内生态服务价值加速增加,规划的实施将增加研究区的生态效益;规划期内林地、园地、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其中林地增加最多,而耕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则不断减少,其中水域损失占主导;由于林地生态服务价值较高,弥补建设占用耕地等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使规划期内研究区生态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规划期内敏感度指数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路路  蔡玉梅  郑新奇  崔海宁  
为合理评价和提升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绩效,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及生态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GIS技术建立了绩效评估体系,并以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湖南省不同功能区实施绩效结果呈现中、东部高,西北和西南低的空间分布,84个县(市)为中级和良好水平,占全省总县(市)个数比重的68.85%;(2)湖南省实施绩效结果由好到差依次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应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各种政策落实提高实施效果。说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可反映同一功能区内各县市实施相对绩效,有针对性的找出规划实施影响因素,为规划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兵  臧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新形势、新要求下对现行规划的局部调整和完善。在分析该项工作背景的基础上,归纳了河南省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重调整轻稳定、重发展轻保护、重城市轻农村、重增量轻存量、重拆旧安排轻实施等各种问题,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适度调整以保持现行规划稳定性、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存量盘活、合理控制农村居民点拆旧规模等,以期为更好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兵  臧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新形势、新要求下对现行规划的局部调整和完善。在分析该项工作背景的基础上,归纳了河南省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重调整轻稳定、重发展轻保护、重城市轻农村、重增量轻存量、重拆旧安排轻实施等各种问题,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适度调整以保持现行规划稳定性、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存量盘活、合理控制农村居民点拆旧规模等,以期为更好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红星  王增甲  田庆丰  朱伟  
目的:为使卫生资源的供给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一致,按照科学、合理、公平和效益的原则,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河南省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方法:采用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相结合,对河南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目标服务法,综合考虑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服务需要等因素,对河南省2005年和2007年CT和MRI等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控制总量和增量准入标准进行探讨。结果:CT、MRI数量分布和医院数量所占比例大致吻合。平均每所医院的CT拥有量为1.08台,MRI为1.00台。省市县级医院2004年CT平均检测次数分别为8818人次、8788人次和6677人次,MRI分别为4863人次、3050人次和2247人次;省级医院MRI的年工作量是县级的2倍。CT阳性率分别为84.00%、76.00%和69.00%,MRI阳性率分别为91.00%、81.00%和81.00%。结论:CT的拥有量基本上已经满足需求;有些单位MRI的使用率较低,存在较大的潜力。MRI出现了过剩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燕  张轲  
农村传统景观规划没有充分利用生态低碳技术,且在土地利用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新农村规划存在缺少合理有效的生态景观规划及缺乏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均衡开发等问题;并提出了低碳理念下新农村景观规划及基质与斑块景观规划思路,对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展开深入研究。最后该文将低碳理念融入景观规划设计,分别从新农村道路、绿化、照明等3个方面入手,提出道路分级、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配置、使用新型照明布置模式等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议,以加快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伟  王朋  王自玲  
运用社会学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河南省范围内16岁以上群众进行的多阶、多次分层抽样调查,获得大量基本数据,对河南省体育消费状况及其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河南省群众体育消费状况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经学院课题组  宁旭初  
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管理方式,也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09年,财政部预算司在全国确定了"一省一市一县"作为试行滚动预算管理改革地区,其中省级试点地区为河北省,市级试点地区为河南省焦作市,县级试点地区为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为深入了解中期财政规划试点情况,2014年12月18~20日,广西财经学院课题组成员一行四人赴河南省焦作市财政局和河南省财政厅进行专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家君  李小建  
以河南省2 191个乡镇单元为基础,从农区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土地资源支持、农区科教管理子系统来勾勒河南省的农区经济系统,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河南省农村经济类型划分为富裕区、小康区、温饱区、贫困区4种类型,再进一步划分为9大亚区、28个小农区,并就每个类型区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进行了阐明,为进一步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冉  
由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运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绿色创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加强能源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等循环经济下完善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