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1)
- 2023(13523)
- 2022(11844)
- 2021(11053)
- 2020(9190)
- 2019(21291)
- 2018(21076)
- 2017(40980)
- 2016(21988)
- 2015(24826)
- 2014(24795)
- 2013(23993)
- 2012(21658)
- 2011(19225)
- 2010(18679)
- 2009(16743)
- 2008(15823)
- 2007(13280)
- 2006(11320)
- 2005(9308)
- 学科
- 济(88103)
- 经济(87999)
- 管理(61471)
- 业(59285)
- 企(48782)
- 企业(48782)
- 方法(44263)
- 数学(38874)
- 数学方法(38330)
- 农(26033)
- 中国(23821)
- 财(22243)
- 业经(20531)
- 学(18396)
- 地方(18243)
- 农业(17846)
- 贸(15016)
- 贸易(15011)
- 易(14579)
- 理论(14088)
- 务(13793)
- 财务(13725)
- 财务管理(13697)
- 技术(13520)
- 和(13502)
- 环境(13489)
- 制(13380)
- 企业财务(12982)
- 发(11875)
- 划(11795)
- 机构
- 大学(304674)
- 学院(303275)
- 管理(125902)
- 济(119134)
- 经济(116606)
- 理学(111077)
- 理学院(109907)
- 管理学(107849)
- 管理学院(107307)
- 研究(95577)
- 中国(68455)
- 京(62974)
- 科学(60139)
- 财(52334)
- 农(46711)
- 业大(46452)
- 所(46004)
- 中心(44190)
- 财经(43601)
- 研究所(42409)
- 江(41345)
- 范(40058)
- 经(39800)
- 师范(39684)
- 北京(38833)
- 农业(36312)
- 经济学(35894)
- 院(35182)
- 州(33832)
- 财经大学(32853)
- 基金
- 项目(221295)
- 科学(174771)
- 基金(161701)
- 研究(161536)
- 家(140219)
- 国家(139066)
- 科学基金(120962)
- 社会(102429)
- 社会科(96996)
- 社会科学(96971)
- 基金项目(86697)
- 省(86165)
- 自然(79275)
- 自然科(77458)
- 自然科学(77440)
- 自然科学基金(75997)
- 教育(74192)
- 划(72256)
- 资助(66269)
- 编号(66018)
- 成果(51426)
- 重点(48772)
- 部(48727)
- 发(46614)
- 创(45992)
- 课题(44164)
- 创新(42832)
- 科研(42649)
- 教育部(42119)
- 国家社会(42083)
- 期刊
- 济(120084)
- 经济(120084)
- 研究(84989)
- 中国(49134)
- 学报(46911)
- 科学(44283)
- 管理(43034)
- 农(42917)
- 财(37956)
- 大学(36444)
- 学学(34445)
- 教育(31059)
- 农业(30392)
- 技术(26606)
- 业经(21456)
- 融(20061)
- 金融(20061)
- 财经(19700)
- 经济研究(18872)
- 经(16720)
- 统计(16513)
- 问题(16049)
- 图书(15561)
- 科技(14769)
- 理论(14545)
- 版(14320)
- 技术经济(14183)
- 策(14163)
- 业(14114)
- 实践(13543)
共检索到414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先鹏 曹荣林
文章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市、镇、乡人口三者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市和镇的差异还没有小到可以不加区分的程度,因此建议在平常年份的调查和统计资料中也应分市、镇、乡进行统计和数据公布。同时发现从第四次到第五次人口普查,镇的特征与市的差距在扩大,说明现行的设镇标准偏低,降低了镇的整体质量,当前不少学者调整设镇标准的建议应当得到支持,但由于两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这一结论还只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乡连续体 市镇乡 居民点类型 人口统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福新,郭所林,刘明扬,倪祥康,鲍谦
我国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几经改变,造成概念混乱,数字失真,已引起各方面重视。现在很有必要从长计议,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一、人口年报和人口普查中市镇人口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目前由公安部门具体组织的人口统计年报的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与1982年人口普查的口径相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规定了两种口径,第一种与人口统计年报的口径相同,人口普查公报中的市镇人口则是按第二种口径公布的,但两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一星 史育龙
一、前言城乡划分是从地域上对城镇和乡村作出的界定。城镇人口则应是在上述界定的基础上对常住在城镇地域的人口统计,居住在乡村地域的则属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是对应于城镇和乡村地域的两种人口地理学概念。对于城市地域(镇较简单,本文不作重点)可作三种概念的界定,即城市的行政地域、景观地域和功能地域。城市的行政地域就是根据行政区划规定的城市管辖范围,在我国称市区,在国外即City proper;城市的景观地域是集中了各种城市设施,由非农业用地和非农业活动为主体的城市型景观分布范围,大致相当于城市的建成区;城市的功能地域一般是以一日为周期的城市商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志刚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问题一直是人口学、地理学等有关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一致认为用我国现行的市镇人口和市镇非农业人口两项统计口径来衡量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都下够理想;我国现行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必须尽快改变。在这种背景下,1991年我国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对市镇人口的统计采用了新的口径。目前,对第四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划分口径的探讨和市镇人口比重的宏观评价已有较深入的研究 [1] 、 [2] ,人们普遍认为第四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化勇 陈金波
蔬菜消费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城镇居民的蔬菜消费量来看,男性低于女性、青年低于年长者、未婚居民低于已婚居民,低收入者低于高收入者,受教育程度低的居民低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与此同时,加入地区和职业两个控制变量后,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蔬菜消费行为 蔬菜消费意愿 人口统计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一星,史育龙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始终用市镇的行政地域概念代替城镇实体地域概念来区分城乡。由于市镇设置标准和行政范围的多变,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大跃进时期城镇数量猛增,市镇郊区扩大,城镇人口增长过猛,随即在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改用市镇行政辖区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青维
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我国城乡人口划分和城乡人口统计方面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动频繁;城乡人口统计对象(分类)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城镇中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削弱了城镇特性;反映国情失真。因此,制订科学的适合当前形势和国情的城乡划分标准,科学确定城乡人口概念和统计口径,以保证不同时期数字的统计可比往,是解决问题、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的主要方法。下面就几个基本概念提出理解和看法。 1.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是相对应的人口地理概念,是按地域划分人口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我国基本建立了以城镇实体地域划定为主导的城乡划定制度,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城镇人口统计标准体系,城乡常住人口统计日益合理,为全国及各地城镇化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这套标准在解决中国复杂的城乡问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当前,我国城市群建设发展、人口市民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对城乡划定提出了新要求。面向新时代,应进一步推动我国城乡划定与人口界定的调整和完善,构建多元化的城乡界定指标,建立城市群划定标准和办法;构建多样化的城镇地域界定体系,满足不同层面公共政策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化的城镇统计更新机制;明确人口市民化的统计信息,形成健全的城镇人口统计信息库。
关键词:
城乡划定 城镇人口统计 公共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密切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人口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范畴、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人口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方法,还专章论述了人口预测的理论和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军利 查良松 王娟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处理人口数据的一门新技术,它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口信息化管理水平。文章从GIS组件技术角度出发,介绍了人口统计指标和GIS模型的建立,探讨了构建人口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与过程,实现了人口地理信息与人口属性信息的功能集成。实践表明,使用GIS组件技术开发人口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手段表达一个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分布关系和分布规律,结合专业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有关部门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连刚 刘燕
通过对云南省263个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的问卷调查,应用T值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人口统计变量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满意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⑴人口统计变量是影响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满意度的重要变量,但对满意度各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⑵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成员年龄与民主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⑶与组织领导、专业大户和村干部相比,无论是民主满意度、服务满意度还是分配满意度,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最低;⑷社龄与服务满意度显著负相关,与分配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玮
确立合理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是一切有关城镇问题研究的基础。我国虽然几次调整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但是仍存在明显的不完善之处,急需尽快解决。 一、目前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所存在的偏差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对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有两个: 1.市镇总人口。是指市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常住人口。其中对市带县的大中城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桂秋
所谓统计信息失真,是指统计数据失去真实性,有虚报、瞒报、漏报、少报的情况存在。在计划生育部门,人口统计信息普遍存在着失真的情况。 某报在1987年5月4日报道某省“六五”期间的出生人数,计划生育部门的统计数字是531.1万,比统计局抽样推断数少76万人,漏报率为12.5%。其中1985年少报了23.9万人,漏报率为20.6%。 1988年9月14日,《湖南人口报》报道,××镇1987年实际出生数是502人,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述彭
本文以国际和国内人口统计的空间分析实验和动态分析为案例 ,阐述人口统计的科学分析方法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城市化建设与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指出“格网”数据库作为一种中间载体 ,有利于卫星遥感象元与人口数据的空间数据融合 ,有利于认识人口动态变迁的规律
关键词:
人口 时空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谢诚
关于人口统计不实的问题,一些领导机关,包括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常常指责、埋怨基层,总认为一些基层组织,甚至包括县市一级计划生育部门在内,有意虚报数字,蒙骗上级。笔者认为,一味指责基层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个别党风不正、社会风气不正的情况下,人口统计上出现一些虚假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指导思想上的问题,也有工作方法上的问题;既有基层的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