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4)
2023(13215)
2022(11356)
2021(10451)
2020(9139)
2019(20996)
2018(20937)
2017(41187)
2016(22049)
2015(25150)
2014(25172)
2013(24900)
2012(23282)
2011(21295)
2010(21381)
2009(20228)
2008(19774)
2007(17613)
2006(15537)
2005(14058)
作者
(64495)
(53957)
(53885)
(51593)
(34478)
(25802)
(24834)
(21156)
(20367)
(19183)
(18367)
(18002)
(17113)
(16913)
(16868)
(16528)
(16294)
(16009)
(15596)
(15514)
(13380)
(13183)
(13045)
(12482)
(12304)
(12028)
(11851)
(11700)
(11021)
(10637)
学科
(112715)
经济(112612)
管理(61694)
(56829)
方法(46817)
(44645)
企业(44645)
数学(42113)
数学方法(41662)
中国(29886)
(25276)
地方(24238)
(23864)
业经(20632)
(20151)
(18710)
(18124)
贸易(18116)
(17532)
农业(16682)
(15549)
银行(15521)
环境(15235)
(14851)
(14716)
金融(14713)
地方经济(14590)
(14555)
(14266)
财务(14221)
机构
大学(328260)
学院(327415)
(146497)
经济(143483)
管理(126049)
研究(111408)
理学(108238)
理学院(107039)
管理学(105265)
管理学院(104643)
中国(84399)
(68929)
(65649)
科学(65646)
(56101)
财经(52956)
中心(51512)
研究所(50705)
(50125)
(48135)
(47886)
经济学(46564)
业大(45726)
北京(43482)
经济学院(41845)
(41429)
师范(41050)
农业(39472)
(39446)
财经大学(39159)
基金
项目(212668)
科学(167553)
基金(155252)
研究(154789)
(134333)
国家(133267)
科学基金(114572)
社会(100050)
社会科(94913)
社会科学(94886)
基金项目(82102)
(82047)
自然(73026)
自然科(71316)
自然科学(71296)
教育(70678)
自然科学基金(69977)
(69223)
资助(64190)
编号(63006)
成果(50789)
重点(47660)
(47634)
(46681)
(43377)
课题(42499)
国家社会(41823)
教育部(41058)
科研(40915)
创新(40718)
期刊
(162197)
经济(162197)
研究(98895)
中国(55820)
(50174)
学报(46479)
管理(45386)
(44234)
科学(44170)
大学(35363)
学学(33537)
(29890)
金融(29890)
农业(29848)
技术(29302)
经济研究(27003)
财经(26744)
教育(26112)
业经(24704)
问题(23336)
(23067)
统计(18739)
技术经济(18000)
(17472)
理论(16448)
(16191)
商业(15718)
(15206)
现代(15112)
决策(15026)
共检索到483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贵文  谢芳芸  洪竞科  陈春江  
城市收缩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我国城市收缩的现状,加深对我国城市收缩问题的理解,文章选取329个城市研究其人口变化表现,并从中筛选出64个收缩城市,进一步利用人口和经济两个特征对已识别的收缩城市的本质进行界定。其次分别从绝对收缩和相对收缩两个性质分析收缩城市形成的关键原因,发现绝对收缩城市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经济结构的瓦解,相对收缩城市的形成原因在于城市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洁  汪甜甜  陈浩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速当前呈现出整体性放缓、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突显以及人口“局部收缩”的社会现象。文章采用熵值法计算了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指数,并以人口指数的变动识别人口收缩城市,最后使用面板计量模型探究城市人口收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城市处于人口指数缓慢增长阶段;按照收缩程度和收缩尺度进行划分发现,53个城市经历了暂时收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具有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并展现向下游地区扩张的趋势;3个城市表现为持续收缩,以中游南部最为集中;35个城市出现了间歇性收缩;长江经济带的人口收缩城市抱团和零星发展皆有,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且具有向周边溢出的趋势,人口收缩城市日趋泛化;进一步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得出收缩城市主要受到地区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常君  曲阳阳  吴相利  
收缩城市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人口收缩,中国的大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出现了明显的人口收缩现象。在出现明显人口收缩现象之后,经济亦相继呈现较为明显的收缩态势。如何科学判别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否已经出现经济—人口收缩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治理对策,对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深化收缩城市研究为目标,在细化资源枯竭引起城市收缩的判断依据,提出经济—人口收缩的概念,利用经济、人口的影响因素勾勒经济—人口收缩的循环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测度收入差距、人力资本、集聚经济和产业结构对经济—人口指标的影响效应,得出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提高人力资本、调整产业结构均可遏制经济—人口收缩现象。由于资源产业的衰落,难以通过集聚经济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新时代下资源枯竭型城市亟须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治理对策,防止制定规划和政策时出现"一刀切"的现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玉博  张学良  吴万宗  
以人口流失为核心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普遍存在。国外学者对城市收缩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而中国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利用两次人口普查数据,识别了我国的收缩城市,并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层面观察收缩城市企业TFP的变化。研究发现:与国外收缩案例的情况相反,我国收缩城市企业TFP高于非收缩城市,本文称之为我国收缩城市生产率"悖论"。结合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人口重新分布的大背景,本文进一步界定我国"狭义的收缩城市",在此基础上发现:"狭义的收缩城市"集聚经济明显下降,且由于劳动力流动具有自我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玉博  张学良  吴万宗  
以人口流失为核心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普遍存在。国外学者对城市收缩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而中国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利用两次人口普查数据,识别了我国的收缩城市,并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层面观察收缩城市企业TFP的变化。研究发现:与国外收缩案例的情况相反,我国收缩城市企业TFP高于非收缩城市,本文称之为我国收缩城市生产率"悖论"。结合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人口重新分布的大背景,本文进一步界定我国"狭义的收缩城市",在此基础上发现:"狭义的收缩城市"集聚经济明显下降,且由于劳动力流动具有自我选择性,造成当地企业TFP水平降低。这一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城市发展过程的认知,并对城市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明斗  曲峻熙  
本文基于人口总量与经济规模的二维空间体系探索性分析了广义城市收缩,并对其生成逻辑进行深入探讨,结果显示:中国的城市经济收缩主要集中于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而人口收缩主要集中于东北、中部以及川渝地区。从人口收缩与经济收缩的双重视角来看,中国广义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特征分别表现为集中于东北与内蒙古地区的衰退区、分布于辽宁和内蒙古地区的聚集区、散布于中部地区的调整区以及广泛呈现增长状态的增长极。广义城市收缩表现出了内在的生成逻辑,本文考虑了经济、环境等因素的改变对城市转型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其内在的机制、类型演变过程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角色扮演,以实现广义城市收缩向增长极的合理转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康   宋嘉卓   陈艺文  
【目的】提高经济韧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城市人口分化日益明显,探究人口增长与收缩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对增强城市韧性、应对不确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增长与收缩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研究发现:(1)人口增长与收缩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城市抵御风险能力的影响大于对经济恢复能力的影响。(2)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在人口增长与收缩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3)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具有城市规模和资源禀赋异质性,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大城市和非资源型经济地区较为明显。【结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快产业集聚和升级是人口分化背景下增强城市经济韧性重要策略,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为不同地区制定适应人口增长与收缩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燕  刘金全  
文章首先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描述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不同阶段中经济变量的不同特征,并计算经济收缩及其前后时期变量相对趋势的变化,发现消费是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驱动力量,而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自1993年以来的经济波动中经济变量的变化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进而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使用政策变量对主要经济变量进行回归解释,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趋势变量在收缩期的相对更大的正向经济相对趋势增长效应,货币供给相对趋势变量在收缩期产生反向作用,它可以作为抑制经济"过速增长"的有效工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佳楠  宋迎昌  任杲  
构建了城市收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分析了2011-2016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收缩水平,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收缩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约42. 2%的城市处于收缩状态,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呈收缩状态;城市收缩水平呈现出全局空间相关性,城市收缩水平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自东北向西北逐渐由冷点过渡为热点的空间格局;中国的城市收缩可分为四类空间聚类模式:H-H型增长式格局,H-L型内部增长式格局、周边收缩的极化式格局,L-H型内部收缩、周边增长的空心化格局,L-L型塌陷式格局,收缩最严重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  
本文基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CSSCI引文数据,对中国世界经济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归纳该领域各类学术资源、科研机构等在本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通过与整个经济学研究状况及数据的对比,展现中国世界经济问题研究热点,并从总体上把握当前世界经济问题的研究特征以及中国世界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单芬芬  郑财贵  胡蓉  
城市收缩是城市发育过程中一个客观的历史阶段,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在梳理收缩城市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围绕人口、经济、空间这三个核心要素,提出了一套新的多维度收缩城市概念体系。然后,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Logit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我国2010~2015年间的各类收缩城市,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内在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 2010~2015年,我国的单维度收缩城市以人口收缩城市为主,共计214个;经济收缩城市和空间收缩城市相对较少,分别为59个和21个。此外,我国还存在28个双维度收缩城市,3个全维度收缩城市。(2)东北地区是我国各类收缩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域。(3)各类收缩城市的驱动机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4)基于多维度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湘豫  刘圆  
针对在计算两个非弱整合市场之间的最大定价误差下界时出现的数据水平扭曲问题,基于收缩方法,通过改进数据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值得到收缩估计量,得到两个非弱整合市场的最大定价误差的更精确的下界。此理论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市场间整合度的评估,进而提高定价的准确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胜慧  唐杰  
从土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和经济规模三个视角计算了人口集中指数。结果发现,土地面积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最高,为50%左右,建设用地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为25%左右,前者是后者的2倍。与这两个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相比,经济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变动较明显,且低于前两个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认为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动力,协调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促进人口分布的主要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筱乐  
政府规模存在差异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本文将政府规模作为门限变量,结合我国2004-2011年20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门限回归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政府规模较低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当政府规模跨越较高门限值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建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