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0)
2023(11241)
2022(9588)
2021(9036)
2020(7747)
2019(17930)
2018(17663)
2017(34264)
2016(18527)
2015(20928)
2014(20492)
2013(19845)
2012(17816)
2011(15818)
2010(15794)
2009(14137)
2008(13701)
2007(11574)
2006(9872)
2005(8214)
作者
(52146)
(43701)
(43565)
(41235)
(27830)
(20812)
(19809)
(17037)
(16601)
(15336)
(14964)
(14854)
(13703)
(13573)
(13528)
(13438)
(12974)
(12869)
(12594)
(12574)
(10698)
(10672)
(10607)
(10069)
(9773)
(9696)
(9606)
(9333)
(8855)
(8643)
学科
(75724)
经济(75657)
管理(53953)
(52750)
(43552)
企业(43552)
方法(42179)
数学(38161)
数学方法(37473)
(19551)
(18421)
中国(17376)
业经(15796)
(14446)
理论(13739)
农业(13402)
(12720)
财务(12664)
财务管理(12639)
(12415)
贸易(12409)
(12088)
企业财务(12049)
技术(11803)
地方(11772)
(11151)
(10646)
环境(10645)
(10266)
(9829)
机构
大学(260240)
学院(260225)
管理(104814)
(104326)
经济(102420)
理学(92714)
理学院(91730)
管理学(89608)
管理学院(89131)
研究(80444)
中国(58883)
(53048)
科学(51495)
(45160)
(44307)
业大(41747)
(39460)
财经(37926)
中心(37800)
研究所(36660)
(36515)
农业(35248)
(34800)
经济学(32825)
(32812)
师范(32396)
北京(31853)
经济学院(29877)
(29083)
财经大学(28781)
基金
项目(188760)
科学(150486)
基金(140080)
研究(132925)
(123423)
国家(122468)
科学基金(106546)
社会(85615)
社会科(81361)
社会科学(81338)
基金项目(74024)
(73900)
自然(71589)
自然科(70062)
自然科学(70044)
自然科学基金(68814)
教育(63872)
(62742)
资助(58398)
编号(52457)
重点(42744)
(42092)
成果(40307)
(40200)
(39229)
创新(37489)
科研(37066)
教育部(36404)
国家社会(36224)
课题(35706)
期刊
(100192)
经济(100192)
研究(65714)
中国(43653)
学报(42834)
科学(39570)
(38429)
管理(37459)
(34577)
大学(33188)
学学(31449)
农业(26903)
教育(26417)
技术(25636)
财经(18304)
(18138)
金融(18138)
经济研究(16694)
业经(16537)
(15746)
统计(15358)
(14942)
(13894)
技术经济(13599)
问题(13282)
(13011)
决策(12588)
科技(12028)
资源(11998)
业大(11578)
共检索到350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建  
一般生产函数模型中的劳动力投入概念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是从资源角度看,没有充分体现劳动力投入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二是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没有企业经营总费用概念全面。文章将人力资本因素归入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因素中,用企业的总费用理解为企业在一定投入资本和生产率水平下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的生产函数命题,并实证检验其正确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宗裕  
一直以来,C-D生产函数模型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索洛残差法在估算TFP及其增长率时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从模型的设定、数据的获取、参数估计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和修正,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全国及31个省1978年~2010年间的TFP及其增长率。结果表明:中国的TFP增长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分阶段看,2001年~2010年和1978年~1984年的TFP增长率明显较高。分区域看,东部的TFP及其增长率都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各省区的TFP与经济发展水平、TFP增长率与经济增长速度都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翔  杨柳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华东地区六省1978—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华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部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8—2015年,华东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59%,依次呈现出递减、递增、平稳的变化趋势;农业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是华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阻碍因素,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规模效率对农业增长阻碍作用不明显;要素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即存在结构红利,但不显著。据此提出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加快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得益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的产业结构升级作用和劳动效率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可以释放“绿色驱动势能”,显著地促进本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存在一定的知识溢出壁垒,导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会抑制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在演进后期、物质资本较高和经济竞争力较强的省份,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Battese and Coelli(1995)提出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构建了农业FDI影响下的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根据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FDI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FDI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劳动力投入质量、农业资本投入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和自然灾害则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农业在总体上出现了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并存的局面。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智洺  张伟  
为研究碳排放规制对我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的影响,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模型,以2000-2012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分析了碳排放规制对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规制有利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规制条件越严格效果越明显;强碳排放规制下,技术效率得到了促进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对技术效率的促进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动力,而弱碳排放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机理相反。因此,碳排放规制强度的选择应综合考量当下的技术条件和不同行业效率特征,环境技术效率较低的工业行业更适合于严格的碳排放规制条件。这为碳排放规制政策运用到工业行业减排中的可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文章选取要素投入及其使用效率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合技术进步对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构建了"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经济增长"综合分析框架。并运用1978~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贡献率远高于其他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陈泓  
文章基于我国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的客观现实,从前沿技术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演进相融合的视角,采用1996-2011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异质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用以分析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选择的动态适配性及其对区域TFP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东部地区偏向资本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东部地区虽然选择了适宜的技术进步方向,但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适配性却逐渐走低,从而TFP增长率提高缓慢;(2)中部地区偏向技能劳动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尽管中部地区选择了适宜的前沿技术,但较低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致使赶超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荣杰  张磊  赵领娣  
提高碳生产率成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双赢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能源和人力资本引入C-D生产函数推导碳生产率决定方程,使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清洁能源使用与要素配置结构的碳生产率效应。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清洁能源使用对于碳生产率的改善效应业已显现,且在清洁能源发展不同水平地区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要素配置结构是影响碳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资本-能源比和劳动-能源比的提高将有利于碳生产率增长,近年来中国劳动-能源比持续下降对碳生产率造成的不利影响需引起重视;教育水平提升促进了碳生产率增长,但其贡献程度较小;"干中学"并未如理论预期对碳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意味着逐步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下海  
借鉴Spatial Benhabib-Spiegel模型,文章分别采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0-1权重矩阵、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等3种不同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人力资本与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3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下的回归结果一致支持了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对效率增进则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人力资本而言,中小学教育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则表现出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制定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时,应该将空间影响因素纳入其中,充分考虑省际人力资本的空间联系与互动,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云霞  赵昱焜  曾五一  
本文对以往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试图总结一套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测度方法。本文在区分实际资本存量和有效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资本存量估算数据,采用一阶差分对数模型和有关经济计量学方法,估计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伪回归""序列相关""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等问题,从而保证所测度的产出弹性估计值既符合经济理论分析又能通过经济计量学检验。本文还阐述了全要素生产率与广义技术进步这两个指标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两项指标产生差异的原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光豹  
以2005-2012年物流行业数据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表将R&D溢出分为前向和后向溢出,然后通过数据包络方法计算物流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考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部分。通过建立模型,对行业技术特征等变量进行控制,分析人力资本、R&D、R&D前向和后向溢出对物流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耿艳楼  姚连宵  
科学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引导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运用势分析方法,将势效系数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导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及分析框架,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单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几何平均数;在此框架下,对河北省2018—2022年连续在册的5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概况还是基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而资本产出率增速较低是限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编制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建立京津冀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法规范资本行为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全良  张敏  赵凤  
文章基于全局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绿色无效率值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SYS-GMM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7—2016年,工业绿色效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东部增速最快,中部增速居中,西部增速最慢。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小幅增长,纯技术进步起到了主要拉动作用,纯效率变化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当期研发投入强度以及高煤炭比例的能源结构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负效应略小。人力资本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环境规制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印证"污染避难所假说",而是表现为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钱雪亚  缪仁余  胡博文  
文章运用2007~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教育生产函数模型,估计并比较了公共教育投入与私人教育投入的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研究发现,在基础人力资本积累领域,公共教育投入具有更高的效率,而在专业人力资本积累领域私人教育投入更具效率;公共教育投入的人力资本积累效率在直接路径上稍低于私人教育投入,但提高公共教育投入份额将提升人力资本积累的技术效率,全面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值得关注的是公共教育的技术效率贡献有减弱的趋势,即便在基础人力资本积累领域也不例外,而西部地区,尽管是近年来教育投入增长最快的,但其公共教育投入尚未体现出基础性地位,其私人教育投入的效率也明显逊色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不能忽视教育资源的结构配置,把握公共教育投入的"公共"目标导向与私人教育投入的市场效率导向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效率,实现教育投入的产出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