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6)
- 2023(13621)
- 2022(11269)
- 2021(10347)
- 2020(8306)
- 2019(19236)
- 2018(18666)
- 2017(35972)
- 2016(18989)
- 2015(20876)
- 2014(20732)
- 2013(20143)
- 2012(18788)
- 2011(17029)
- 2010(16922)
- 2009(15123)
- 2008(14588)
- 2007(12669)
- 2006(11044)
- 2005(9853)
- 学科
- 济(87736)
- 经济(87650)
- 管理(53023)
- 业(49683)
- 企(39408)
- 企业(39408)
- 方法(35372)
- 数学(30704)
- 数学方法(30298)
- 中国(27505)
- 地方(23866)
- 农(22474)
- 业经(19403)
- 财(18379)
- 学(16067)
- 环境(15681)
- 农业(15598)
- 贸(14017)
- 贸易(14006)
- 发(13713)
- 易(13460)
- 理论(13289)
- 融(13284)
- 金融(13283)
- 制(13219)
- 银(13140)
- 银行(13125)
- 和(13024)
- 技术(12942)
- 行(12704)
- 机构
- 学院(264830)
- 大学(263607)
- 济(112050)
- 经济(109757)
- 管理(103733)
- 研究(90548)
- 理学(89347)
- 理学院(88347)
- 管理学(86799)
- 管理学院(86289)
- 中国(67890)
- 京(56277)
- 科学(54581)
- 财(50195)
- 所(43488)
- 中心(42196)
- 农(40641)
- 财经(40031)
- 研究所(39448)
- 江(39082)
- 业大(37830)
- 经(36482)
- 范(36189)
- 师范(35843)
- 北京(35141)
- 经济学(34980)
- 院(33743)
- 州(31555)
- 经济学院(31460)
- 农业(31373)
- 基金
- 项目(183114)
- 科学(146256)
- 研究(134188)
- 基金(133707)
- 家(116146)
- 国家(115166)
- 科学基金(100641)
- 社会(87937)
- 社会科(83579)
- 社会科学(83562)
- 省(71668)
- 基金项目(70827)
- 自然(64220)
- 自然科(62644)
- 自然科学(62627)
- 自然科学基金(61471)
- 教育(60980)
- 划(60197)
- 资助(53738)
- 编号(53346)
- 发(44235)
- 成果(41683)
- 重点(41447)
- 部(40042)
- 创(38683)
- 国家社会(37096)
- 课题(36793)
- 创新(36167)
- 发展(35375)
- 科研(34988)
- 期刊
- 济(123188)
- 经济(123188)
- 研究(78284)
- 中国(51841)
- 管理(38954)
- 学报(38259)
- 财(37875)
- 农(37073)
- 科学(36962)
- 大学(30307)
- 学学(28463)
- 教育(28235)
- 农业(25547)
- 技术(24507)
- 融(24383)
- 金融(24383)
- 业经(21208)
- 经济研究(19670)
- 财经(19483)
- 问题(17737)
- 经(16869)
- 业(13360)
- 技术经济(12777)
- 统计(12628)
- 发(12580)
- 图书(12443)
- 资源(12396)
- 科技(12205)
- 商业(12199)
- 现代(12061)
共检索到394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和平 杨新梅 周瑞辉 刘耀彬
绿色发展是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支撑,绿色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共赢。为进一步解析绿色发展的内涵,本文将环境资源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框架,构建一个包含最终产品部门、环境部门和清洁技术研发部门等七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导出实现绿色发展的均衡解。然后以最终产品部门的物质生产函数和污染物排放量函数构建联立方程组,基于2003—2017年我国286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城市实行绿色发展的必要性。研究发现,第一,研发部门的人力资本投入越大、研发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的生产效率越高、消费者的时间贴现率及风险偏好越低,则城市经济增长率越高,越有利于绿色增长。第二,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环境资源存量的增长率必须大于经济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人工环境修复和净化能力将在绿色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仍然是带动我国城市经济总量增长的主要力量,且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经济总量的同时会带来0.8个百分点以上的污染排放;农业产业占比和工业污染产业占比分别以高于0.49和0.27的弹性系数值带来城市环境污染增加。环境污染以0.24以上的弹性系数抑制了我国及其西部城市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具有减污效应。综上表明我国城市走绿色发展之路必然且紧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日古嘎 马占新
应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视角对2011—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及其12个盟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与分解。结果表明:静态效率方面,内蒙古绿色发展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呈现蒙中地区高于蒙西和蒙东地区的倒"V"字型分布特征;动态效率方面,内蒙古绿色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不同区域和不同盟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情况存在差异,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根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日古嘎 马占新
应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视角对2011—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及其12个盟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与分解。结果表明:静态效率方面,内蒙古绿色发展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呈现蒙中地区高于蒙西和蒙东地区的倒"V"字型分布特征;动态效率方面,内蒙古绿色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不同区域和不同盟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情况存在差异,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根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越如 曾文钫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和鲜明特色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以及对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发展完善,可以在理念现代化、技术现代化以及法治现代化等具体展开,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越如 曾文钫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和鲜明特色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以及对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发展完善,可以在理念现代化、技术现代化以及法治现代化等具体展开,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苗效东 吕明元 张旭东
从基础环境、技术支撑和工业应用三方面建立工业大数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近年来,工业大数据和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总体呈增长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工业大数据分指数中,工业应用指数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最大;产业结构优化是工业大数据影响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绿色发展受工业大数据影响更大,可借此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艺 李娜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协同发展。其中,绿色发展理念在碳排放量日益增长的今日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我国致力于碳减排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各省经济发展情况差异显著,"一刀切"政策并不能实现有效的节能减排,为此研究省际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计算了2005-2017年30个省市的碳排放数据,测度了Moran’s I检验空间相关性;随后,构建Tapio脱钩模型分析2005-2017年各省市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实证结果显示:2005-2017年的全局Moran’s I均为正值,且大多在1%水平上显著,即我国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均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05-2017年我国大部分省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处于弱脱钩状态、与碳排放强度处于强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并未造成大量的碳排放。由此可知,我国大部分省市经济的增长逐渐脱离高强度的能源消耗及资源利用,碳排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望实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国家林草局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用好林草财政支持资金,扎实推进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林草事业取得亮眼成就,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新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宜章 邹丹 唐辛宜
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与FDI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发现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显著;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与FDI的交互效应能明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FDI的交互效应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中国港澳台地区FDI的结合不利于绿色技术创新和工业绿色发展,但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与其他地区FDI的结合明显地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工业绿色发展。因此,其他地区外资比港澳台投资更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及工业绿色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铎 张沁 李富强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50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及倾向评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从而提高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加科技投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还揭示了智慧城市建设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应持续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要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同时,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差异化的智慧城市发展策略,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姬世东 吴昊 王铮
分析城市化进程、贸易开放程度对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特征,对于中国调整城市增长方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利用中国32个城市1999~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协整模型,分析和检验中国城市化水平以及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对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城市能源消耗增加100%,将导致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17.1%;二氧化碳排放的贸易开放度弹性为-0.151,表明城市对外贸易总额增加100%,导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15.1%。但从估计结果也可以看到,城市人均GDP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伟萍 张超 向晓梅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推动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中国280个城市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中介效用模型和三重差分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设立对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设立能够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其所拉动的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及创新能力提升是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在作用效果层面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城市绿色经济的影响存在城市间的异质性,对重点城市的影响程度更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构建产业集群绿色创新体系,推动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晖 宋清
将创新驱动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力四个指标,利用我国47个智慧城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各指标对各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创新驱动对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创新驱动指标对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表现在创新投入有效抑制单位GDP工业烟尘排放,创新产出有效降低单位GDP工业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创新主体有效控制单位GDP工业SO_2排放量,创新活力对单位GDP工业SO_2、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中有效作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欠男 李谷成 尹朝静
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采用SBM-Global-Super模型对中国2000—2017年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考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表明:1)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均属于领先型,其他地区分布相对分散;2)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呈逐步上升态势,东北和中部区域内差异较小,东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最大;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和区域内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3)全国及四大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未呈现明显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特征,但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卫东 高雅
本文运用区位商指数测算与分析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度,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产业结构作为因变量,以区位商计算出来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度作为核心解释,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FDI)、人力资本存量(HR)、技术进步(TEC)和政府干预(GOV)四个控制变量,实证检验了2004~2010年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金融服务业集聚对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其产业结构正沿着产业结构高级化路线发展,但这一推动作用的程度还不是很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引入的四个控制变量中,除政府干预外,其余这三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试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产生及意义
产业发展阶段与物流业和谐发展研究——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为例的实证及检验
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的动态空间面板实证检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中国对外开放、产业结构与绿色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绿色化”视角下能源生态效率的国际比较——基于“二十国集团”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财政分权、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面板数据动态GMM方法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