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0)
2023(11604)
2022(9909)
2021(9568)
2020(7931)
2019(18246)
2018(17755)
2017(34508)
2016(18177)
2015(20235)
2014(19987)
2013(19323)
2012(17462)
2011(15313)
2010(14781)
2009(13284)
2008(12495)
2007(10512)
2006(8805)
2005(7516)
作者
(46387)
(38937)
(38773)
(36568)
(24569)
(18783)
(17716)
(14986)
(14946)
(13547)
(13538)
(12896)
(12261)
(11901)
(11868)
(11515)
(11374)
(11340)
(11266)
(11133)
(9227)
(9180)
(8986)
(8978)
(8806)
(8600)
(8283)
(8199)
(7657)
(7575)
学科
(72070)
经济(71972)
管理(50109)
(46246)
(38212)
企业(38212)
方法(35338)
数学(30144)
数学方法(29737)
(20410)
中国(17497)
(17188)
业经(16325)
地方(15053)
(13887)
农业(13417)
(13237)
贸易(13229)
(12810)
理论(12387)
(11562)
(10742)
财务(10703)
财务管理(10679)
(10634)
(10540)
金融(10538)
环境(10290)
企业财务(10070)
(9972)
机构
学院(242010)
大学(240350)
(98053)
管理(97825)
经济(96110)
理学(84836)
理学院(83937)
管理学(82554)
管理学院(82067)
研究(74026)
中国(57650)
(48699)
(45728)
科学(42764)
财经(37088)
中心(36628)
(34568)
(33803)
(33575)
(33302)
师范(33015)
(32796)
业大(32573)
研究所(30369)
经济学(30235)
北京(29864)
(27836)
财经大学(27778)
(27747)
经济学院(27358)
基金
项目(169615)
科学(135332)
研究(127105)
基金(124704)
(106937)
国家(106015)
科学基金(93178)
社会(82386)
社会科(78040)
社会科学(78022)
基金项目(67439)
(65790)
自然(59932)
教育(58823)
自然科(58534)
自然科学(58521)
自然科学基金(57470)
(55214)
编号(51883)
资助(49870)
成果(39950)
(37869)
重点(37509)
(36573)
(35816)
课题(34459)
国家社会(33942)
教育部(33470)
创新(33302)
人文(33300)
期刊
(105774)
经济(105774)
研究(66859)
中国(42031)
(35946)
管理(35374)
科学(32058)
学报(31383)
(29568)
大学(25739)
学学(24180)
教育(23871)
(21872)
金融(21872)
技术(21213)
农业(20536)
业经(19010)
财经(18311)
经济研究(15903)
(15761)
问题(14563)
资源(11579)
(11394)
(11347)
理论(11308)
商业(11210)
(11041)
(10712)
技术经济(10483)
图书(10479)
共检索到345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萌  
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洛阳旅游节庆的主打品牌产品,而丰厚的牡丹文化也为其打开韩国市场提供了条件。韩国作为洛阳的重要入境客源市场,并未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度开发。如何挖掘牡丹文化,基于亲疏景度打造针对韩国客源市场的节庆品牌是研究的重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朝晖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前身是始于1983年的洛阳牡丹花会,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节庆后,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文化节对洛阳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继往开来的城市公共空间、另辟蹊径的城市文化供给、俯拾仰取的城市旅游经济、因势利导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相得益彰的城乡协调发展,为公共服务和文化发展贡献较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朝晖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前身是始于1983年的洛阳牡丹花会,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节庆后,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文化节对洛阳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继往开来的城市公共空间、另辟蹊径的城市文化供给、俯拾仰取的城市旅游经济、因势利导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相得益彰的城乡协调发展,为公共服务和文化发展贡献较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庆余  
"旅游节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看似"老生常谈",但确是永恒的话题。2011年9月30日,《中国旅游报》曾推出"旅游节庆的国际化打造"高端对话栏目,其中,"旅游节庆越是有特色,越是民族的,越容易走向国际","旅游节庆的国际化,要实现视野国际化、思维国际化、心态国际化"等观点颇具启发。成功的旅游节庆要同时兼顾"文化底蕴"的本土化与"运作视野、服务标准和发展方向"的国际化。而节庆主题策划的好坏程度,是决定其举办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凡是已举办多年的旅游节庆,其承办方和主办方为了每一届都能够推陈出新,往往是绞尽脑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娇  吴小根  钟思琪  
旅游节庆品牌认知是衡量游客认识和理解节庆品牌内涵及价值的标准,城市旅游节庆的主题也体现了城市意象的相关元素。在分析台北市地理区位、社会文化和城市功能等属性后,明确了台北具有"生态、创意、旅游"三大城市意象。以台北101跨年晚会为例,研究旅游节庆品牌认知对游客支持意愿的影响,分析旅游节庆对推广城市意象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品牌信任、品牌忠诚度是影响游客支持意愿的六大驱动因素;节庆品牌认知对支持意愿的影响存在年龄、学历和居住地三方面的群体差异性;基于城市意象特征塑造旅游节庆品牌有利于推广城市意象,并延长节庆品牌的生命周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邱宏亮  
基于节庆依恋视角,文章引入节庆游客环境责任态度,以杭州西溪花朝节为例,构建了旅游节庆意象、节庆依恋、节庆游客环境责任态度及节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四者之间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花卉意象不仅直接影响节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节庆依恋间接影响;活动意象与配套意象则对节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存在完全的中介作用。(2)花卉意象是旅游节庆意象各要素中驱动节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相比旅游节庆意象各要素而言,节庆依恋是驱动节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更关键因素,节庆游客环境责任态度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建华  
旅游文化节的构建理念与营造,不仅关系到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与否,还关系到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否。本文以冼夫人文化节为例,指明旅游文化节的构建的四大要素,即文化节的规划理念;唤醒地方共同体意识;建立地方文化主体性格;实践参与式规划行动,以探讨旅游文化节的构建理念与营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晓霞  
近年来 ,韩国来华旅游者在我国外国人旅游客源中一直位居前列 ,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作为拥有与韩国密切相关的旅游资源的重庆直辖市 ,韩国旅游者在其接待的全部外国人旅游客源中所占份额却一直很低 ,如何有效地开拓韩国旅游客源市场 ,成为当前重庆市旅游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俊博  
我国古典诗词充满了大量的旅游信息,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蕴含着丰厚的诗词文化资源,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洛阳诗词文化旅游却存在着重视不足、开发不当、宣传欠缺等问题,需在政府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普及诗词文化知识、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创新旅游模式等措施,将诗都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成为洛阳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史铁华  何玲  
旅游节庆作为一种动态的文化旅游吸引物,应该作为独立的旅游产品来经营。规范化、市场化、产业化是旅游节庆必由之路。笔者认为以下问题是探索旅游节庆走向的关键:独一无二的城市特征是旅游节庆的灵魂;广泛的民众性是节庆赖以成功的魅力所在;活动内容的确定性和管理的严谨是旅游节庆成为“产品”基本条件;“成本与利润”理念的注入是节庆得以传承的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现红  
在政府主导下我国节事旅游发展迅猛,但是对市场需求特征的关注明显不足。在顾客价值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实证分析参加开封菊花文化节的旅游者的体验过程,结果发现:(1)现代节事旅游者感知价值可分为享乐价值(包括玩乐价值、美感价值)和实用价值(包括服务价值、便利价值和价格感知)2个层面,两者的功效类似于双因素理论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2)节事旅游者价值感知对旅游体验有显著影响作用,其中享乐价值对总体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用价值对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3)节事旅游举办地除了提升旅游者实用价值外,提升旅游者的享乐价值对旅游市场开发更有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传庆  邓一丁  
九华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是以地藏菩萨应化之地而声名彰隆的。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其客源的主要构成是国内的香客,近几年开始逐渐走进海外旅游市场。今年上半年,入境游客达4000人次,并且呈现出继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安徽旅游发展的格局中,目前已把九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永超  孙长平  
2011年以来,洛阳的牡丹产业已由旅游观赏向牡丹深加工发展。开发牡丹籽油是洛阳发展牡丹产业的一个新焦点。牡丹籽油富含α-亚麻酸、植物甾醇、角鲨烯等人体细胞发育所需的重要成分,其α-亚麻酸含量是"液体黄金"橄榄油的54倍多,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文章主要分析了牡丹籽油在洛阳市场的营销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市场发展提出了营销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靳诚  
以洛阳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对网络大数据和社会调研数据的融合、挖掘,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洛阳市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所得结论如下:①洛阳市旅游流网络空间上呈现出"单核线网状"分布形态,具体表现为主城区网络最为密集,南部伏牛山旅游区、北部黛眉山旅游区网络相对稀疏,而其它各县市旅游区网络联系极其微弱的空间分布格局。②洛阳市旅游流网络整体密度较低,结构非常松散而且分布不均衡,中心化趋势明显且对核心景区依赖性较高。洛阳市旅游流网络是典型的核心—边缘型网络,但是核心景区对边缘景区的"涓滴效应"有限。③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帮派"性较强,形成了内部联系紧密、外部松散的独立结构。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共得到24个派系,24个派系均呈现出以"龙门石窟、白马寺、丽景门"为中心的构造特征。④根据洛阳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可将洛阳市提炼为以洛阳市区为核心旅游区,北部黛眉山和南部伏牛山为次核心旅游区,其它县市为边缘旅游区的"一心两翼"空间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