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0)
2023(9639)
2022(8232)
2021(7729)
2020(6539)
2019(14989)
2018(14751)
2017(29335)
2016(15391)
2015(16906)
2014(16624)
2013(16305)
2012(14479)
2011(12840)
2010(12507)
2009(11256)
2008(10479)
2007(9044)
2006(7693)
2005(6187)
作者
(40834)
(34831)
(34142)
(32411)
(21253)
(16725)
(15497)
(13838)
(13112)
(11785)
(11696)
(11693)
(10441)
(10378)
(10369)
(10351)
(10200)
(10046)
(9874)
(9589)
(8367)
(8323)
(8279)
(8093)
(7816)
(7733)
(7488)
(7292)
(6982)
(6903)
学科
(68273)
经济(68214)
(51202)
(45943)
管理(40301)
方法(31615)
(30514)
企业(30514)
农业(30467)
数学(29257)
数学方法(28875)
业经(18134)
(15579)
中国(14610)
地方(12958)
(11562)
(10990)
技术(10454)
(10395)
贸易(10393)
环境(10284)
农业经济(10227)
(10163)
(10016)
(9754)
财务(9719)
财务管理(9695)
土地(9469)
(9354)
企业财务(9187)
机构
学院(209471)
大学(203328)
(90763)
经济(89168)
管理(88255)
理学(78124)
理学院(77460)
管理学(76206)
管理学院(75844)
研究(63391)
(52598)
中国(49185)
(40190)
农业(40184)
科学(38875)
业大(38482)
(36840)
中心(32500)
财经(30518)
(29743)
(29563)
(28150)
研究所(27372)
经济管理(27058)
经济学(26980)
农业大学(25265)
(25031)
师范(24802)
经济学院(24650)
北京(23412)
基金
项目(154094)
科学(123435)
基金(113880)
研究(113643)
(98522)
国家(97676)
科学基金(85812)
社会(74843)
社会科(70824)
社会科学(70799)
(61950)
基金项目(61571)
自然(55019)
自然科(53744)
自然科学(53734)
自然科学基金(52719)
教育(50659)
(50509)
编号(46546)
资助(44744)
(34959)
(34126)
重点(34095)
成果(33910)
(32758)
国家社会(31512)
(31509)
创新(30678)
人文(29903)
课题(29903)
期刊
(94996)
经济(94996)
(55976)
研究(51251)
农业(38512)
中国(36774)
学报(29979)
科学(29680)
(27566)
管理(26029)
大学(24251)
学学(23464)
业经(23185)
技术(19524)
(17880)
金融(17880)
(17870)
问题(14365)
教育(14188)
财经(13753)
农业经济(13499)
农村(13399)
(13399)
经济研究(12382)
资源(12149)
(11737)
(11460)
技术经济(11185)
统计(10934)
经济问题(10668)
共检索到285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铭坤  蒋贵国  周介铭  何伟  潘洪义  
以四川省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与评价成果和成都市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成都市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农用地利用效率总体较好,从空间分布上看,区域农用地利用效率差异较为明显,成都市中心城区、近郊的农用地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要高于远郊的农地利用效率,各农用地利用无效的区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规模报酬状态也有所不同,需要合理配置投入资源,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洪义  蒋贵国  何伟  周介铭  
本文以ERDAS9.2为遥感平台对1992和2002年遥感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将土地利用变化结果与产能核算成果统一转入ARCGIS10.0平台,得出两期不同层次农用地生产能力变化,并结合土地人口承载力运算模型得出两期不同层次下承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①从数量和质量上看,研究期间农用地数量大量减少,生产能力降低。②从空间上看,农用地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武侯区、锦江区、高新区,占总面积的66.27%。③基于产能核算的3个层次的农用地承载力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王洪波  王国强  张蕾娜  
研究目的:建立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农用地当前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农用地实际产能的技术方法,并且形成了通过三层次产能比较优化农用地利用的机制。研究结论:将农用地产能划分为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当前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三个层次并且分别核算,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农用地产能安全问题并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赛  蒲春玲  汪霖  闫志明  刘志有  刘超  张影  王艺洁  刘祥鑫  
文章结合乌什县农用地利用现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3个方面采用10个指标层构建农用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对各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熵值法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计算得出经济、社会、生态等3项指标的熵值及其对应的差异性系数,并测算各指标权重;以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降维,筛选核心影响因素,计算农用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指数,并进行评价结果分析,得出乌什县农用地利用效益总体上处于稳中有升的趋势。并从加大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调整农地种植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完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及推进农用地整理项目开展等方面提出提高乌什县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智  夏建国  张莉  李莎莎  王昌全  赵小波  王丹  田汶艳  
研究目的:为农用地抵押制度建立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在分析农用地抵押争议点的基础上,结合龙泉驿区农用地流转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法理分析法、中外比较法、实证研究法及收益还原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全面阐述了农用地抵押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农用地经营权抵押制度建设的问题,确定了农用地抵押的基准价格,提出了完善农用地抵押制度相关法规的建议及健全相关配套组织的设想。研究结论:在规范制约机制、明确抵押责任的前提下农用地抵押权可以实现,龙泉驿区试点对推广农用地抵押制度建设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斌  李翠珍  张凤荣  郧文聚  
研究农用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是破解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效应的关键。本文从农用地利用单元和农户土地利用单元特征分析入手,得出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需求和农用地的供给能力之间存在偏差是农户土地利用微观变化的根本诱因,基于此可以将农户分为粮食需求型、利润需求型、粮食和利润协调型三种类型。进而在探讨农户土地利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农用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框架,构建基于土地产权约束、农用地用途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单元和农地利用单元相互影响的概念框架,并基于农户收益最大化原则对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的分配进行经济学解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家强  张洋  郭宝荣  
通过建立以农用地面积、农业从业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水事务支出为投入因素、以粮食总产量、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为产出因素的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3年辽宁省县域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根据研究区农用地利用效率的DEA有效值、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效率方面分析了辽宁省县域农用地利用的DEA有效值以及差异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柳  
研究农用地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对推动农业稳定高效发展,提高我国农用地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5年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投入与产出数据,建立对应的DEA模型以测算分析不同城市农用地利用效率的特征及时空演变趋势,并进一步通过地理探测器工具探究其主要驱动因素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水平较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2011-2015年间,山东省不同地市的农用地利用效率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各地市差距明显,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第三,人均GDP、财政支农、农业机械总动力等驱动因素对农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农用地利用效率的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莹  胡银根  李坤  吴善发  吴伟鹏  
研究目的:探索县(包含县级市)域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新思路,拓展《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应用领域,加强集约利用研究与集约利用实践工作的衔接力度。研究方法:系数修正法,综合评分法,ArcGis 9.2软件中的Natural breaks分类法。研究结果:对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较为一致且以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区域进行耕地集约利用及其时空变异特征研究时,在具备特定资料基础(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前提下,采用系数修正的思路切实可行。研究结论:在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基础上,通过系数修正思路研究耕地集约利用,既可以减少集约利用研究的工作量,又不会降低集约利用工作质量,还可拓展《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的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莉  花盛  梁小军  
在江苏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的基础上,通过指定作物样本调查与统计分析,建立了各二级指标区内分等单元的理论单产与可实现单产模型。分析了江苏省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与实际产能的空间分布情况,并运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了农用地单产与产能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江苏省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与实际单产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农用地数量是影响农用地产能的最主要因素。该研究对基本农田划定和耕地质量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国军,彭艳坤  
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部分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利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DEA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得出在所研究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相等的结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慧敏  张莉琴  张凤荣  孔祥斌  安萍莉  
该文提出了农用地分等的土地利用系数"两步法"计算方法,该方法既能反映区域的土地利用实际水平和土地利用能力水平,又能反映土地利用中的经济关系。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土地利用能力系数与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的乘积;其中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土地利用能力系数等于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作物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产量。应用C D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两步法"土地利用系数统计模型。运用该统计模型对我国15个省(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估算的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土地利用实际水平最高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洪义  蒋贵国  何伟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区域范围内待整理农村居民点时序研究,对于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有序整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功能,将距居民点最近的农用地图斑进行属性传递,从而得到其整理潜力的大小,并作为进行时序划分的主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温江区农村居民点一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万春镇、寿安镇、和盛镇和永宁镇,面积为493.87 hm2;二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寿安镇、万春镇、和盛镇和永宁镇,面积为1138.75 hm2;三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寿安镇、万春镇、和盛镇、金马镇和公平街道办事,面积为842.34 hm2。农村居民点整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培东  赵丽  杨皓  赵文晖  朱永明  
该文以沧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沧州市及所辖县(市)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沧州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7.31%;所辖14个县(市)之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平均增长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吴桥县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沧州市始终最高,海兴县最低,集约度平均增长率黄骅市最高,为11.63%;任丘市最低,为4.41%;从空间分布来看,沧州市西南部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再次,东部最低;PSR模型子系统中响应系统贡献大,PSR模型系统协调度呈下降趋势,说明农用地集约度的提升是由单一子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艳华  王国强  王令超  
研究目的:研究产能核算基础数据的调查和处理方法。研究方法:区试产量替代法,分层抽样法,年鉴调查法,残差分析法和空间滑动平均法。研究结果:(1)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因样本本身特点不同,样本的调查方法也各不相同;(2)通过残差分析法和空间滑动平均法处理之后,数据的整体和局部异常值被剔除或修正,数据质量得以保证。研究结论:本文可为今后其他省份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